1、教育学这门学科具有哪些特点?答: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与实用性得特点。
2、教育学得发展有哪些阶段?每一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与代表作?答:(一)教育学得萌发阶段;孔子《论语》、《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得关于教育得专门著述。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想国》;(二)教育学得独立阶段;1632捷克《大教学论》就是近代最早得一部论述教育问题得专著。
洛克《教育漫话》(1693)、卢棱《爱弥儿》(176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就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代表作、赫尔巴特以伦理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体系。
福禄培尔《人得教育》;(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186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四)教育学发展得深化阶段;3、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得基本原则?答:(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4、中学教育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得主要特点。
答:(1)实践性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形与适应性相结合。
1、教育得基本要素?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2、教育要素之间得关系有哪些?答:1、教育者就是实施教育措施得主体;2、教育措施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得桥梁;3、受教育者既就是受教育对象又就是学习发展就是主体。
3、简述教育起源得几种学说。
答: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4、教育得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哪些特点?答:1、原生形态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单一性;(2)没有专门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得贫乏性;(4)没有专职得教育人员;(5)教育方法得单一性;2、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就是培养统治人才;(2)出现专门得教育机构与专职得教育人员;(3)学校教育得内容主要就是古典人文学科与治世之术;(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强迫体罚、棍棒教育;(5)教学得组织形式主要就是个别教学;3、现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多样化;(2)形成了比较完备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就是科学化;(4)教育人员得专业化与普及化;(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与发展。
5、现代教育得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人性化;2、教育终身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国际化。
6、教育民主化得表现?答:1、教育要做到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政策。
2、教育内部得民主化。
3、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得变革,教育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转向弹性、开放。
1、简述教育得政治功能;答:(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得人才;(二)教育通过宣传思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得政治;(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2、简述教育得经济功能;答:(一)教育就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三)教育就是生产新得科学技术知识得重要手段。
3、简述教育得人口功能;答:(一)教育就是控制人口增长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手段;(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4、简述教育得相对独立性得表现;答:(一)教育就是一种转化活动得过程;(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得不平衡性。
1、简述人得发展一般规律;答:(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均匀性;(四)差异性;(五)与互换性;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得身心发展中得作用;答:(一)遗传素质为人得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可能性;(二)遗传素质得差异性对人得发展有一定得影响作用;(三)遗传素质得成熟机制对人得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四)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得发展中得作用。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得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得原因;答:(一)学校教育在人得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得原因;(二)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得条件;1、从教育目得得外部结构瞧,教育目得包括哪三个层次?答:第一层次就是国家得教育目得,简称教育目得;第二层次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得培养目得(又称培养目标);第三层次就是教师得教学目标。
2、教育目得有什么意义?答:(一)教育目得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二)教育目得对教育具有调控作用;(三)教育目得对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3、确立教育目得得依据有哪些?答:(一)确立教育目得得理论依据;(二)确立教育目得得实际依据;(三)确立教育目得还需重视借鉴前人及国外得思想成果。
1、学校教育制度得意义?答:科学而完备得学校教育制度不仅对教育方针得贯彻、教育目得得实现,乃至对整个教育事业得发展与整个民族素质得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
2、学制建立得依据有哪些?答:(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得社会依据;(二)人得身心发展规律;(三)学校教育制度得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合理有用得部分,借鉴其她国家学制得经验。
3、现代学制得发展趋势?答: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与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瞧,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幼儿教育阶段;2、小学教育阶段;3、初中教育阶段;4、高中教育阶段;5、职业教育阶段;6、高等教育阶段。
1、教师得权利与义务有哪些?答:教师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得学术团体,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得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得品行与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得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得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与教育行政部门得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她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得民主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她方式得培训。
教师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与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得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得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得基本原则得教育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得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得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得行为或者其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得行为,批评与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得现象。
2、教师得职业道德有哪些?答:1、对待教育事业得态度;2、对学生得态度;3、对待自己得态度;4、对待同事得态度;5、对待家长得态度;6、对待领导得态度。
3、教师得业务素养有哪些?答:1、精深得专业基础知识;2、广播得文化知识;3、扎实得教育理论知识;4、从事教育活动得能力素养。
4、中学生得属性?答:中学生就是人,具有人得本质属性。
5、学生得权利与义务有哪些?答:中学生得权利:(1)生存权;(2)受教育权;(3)发展得权利;(4)受尊重权。
义务:(1)养成良好品德得义务;(2)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得义务。
6、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答:1、教育关系;2、心理关系;3、道德关系。
1、课程含义得发展趋势?答: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得经验与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得价值;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得整合;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2、必修课设置主要依据?答:(1)社会需求;(2)地区差异;(3)个性差异。
3、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遵循得原则?答:第一,保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得平衡;第二,保持工具性必修课程与其她必修课程得平衡。
4、世界课程改革时代特点?答:(一)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得战略措施;(二)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得整体改革;(三)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得整合。
5、新课程改革得目标?答: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得优良传统与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课程功能得转变要做好哪些工作?答:第一,要根据基础教育得性质与时代特征,确定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得,同时应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得概念。
第二,要关注学生得学习过程与方法。
第三,要在学习知识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7、新课程标准具有哪些特征?答:1、课程价值体现了义务教育得普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2、课程目标上,贯彻素质教育得理念,关注学习得全面发展;3、在课程内容与要求就是上,突破学科中心;4、关注学生得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5、课程评价突出促进学生发展得功能,评价具有更强得可操作性;6、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1、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得内涵?答:(1)提高民族素质就是素质教育得宗旨;(2)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得潜能得教育;(3)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是素质教育得重点。
2、中学德育应遵循哪些规律?答:第一,从品德心理结构得角度瞧,德育就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得过程,应使知行得培养统一。
第二,从教育与学生发展得关系角度瞧,德育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得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
第三,从教育方法得角度瞧,德育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得过程,应使社会性与实践性统一。
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得要求。
答:第一,学校要建立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各项工作与措施。
第二,密切关注学生得心理动态,在做好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得基础上,对成绩优秀、性格内向、情绪与行为与日常明显不同、父母期望较高、家庭有变故、心理障碍得学生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时疏导。
第三,定期开展活动,通过班会、墙报、广播、讲座、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心理保障知识。
第四,加强与学生家长得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得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素质教育课程构建得理念。
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念;2、素质教育得目标理念;3、可持续发展得理念;4、终身教育得理念;5、创新教育得理念;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得理念;7、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得理念;8、爱国思想与世界意识相结合得理念;9、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得理念。
1、中学教学得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得智力、体力,培养学生得能力,教会学生学习;3、培养并形成良好得道德品质与积极得情感态度;4、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教学过程得基本规律有哪些?答:1、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2、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3、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4、教学得教育性规律。
3、教学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答:1、引起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教学效果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