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学1

投资学1

INVESTMENT
Introduction
陈小凡
1
一、学科背景

1、什么是金融?

金融是资金的融通 导致圈钱的概念 金融是货币和信用的管理 宏观调控的概念

金融:研究在不确定(uncertainty)的环境下, 对资源进行跨期地(intertemporally)最优配 置(allocation)的市场解决方案。



Arbitrage: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 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 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收益。 老式机械表 无风险,无净投入;只要对财富不满足,套利行为会在更 大规模上进行 套利力量使得套利机会消失,市场重回均衡 休莫机制用套利力量的存在解释了:同一商品的地区差价, 不会高于在不同地区间运输这些商品的费用——一物一价法 则(law of one price) 一物一价法则在金融领域内的体现就是无风险套利机制
9
5、供求分析和无套利分析: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分野

5.1金融学的无套利分析(no arbitrage analysis)方法:

⑴、什么是无风险套利?——不花钱就能挣 到钱
①无风险;②自融资(self-financing)

10
金融学的无套利分析方法

⑵、特点: 市场的均衡是建立在消除套利机会的基础之上— —无套利均衡 均衡所确定的价格与个人的风险偏好无关(风险 中性定价)
23

4.债券投资与国债期货合约

讨论: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
24
17
反按揭

18
反按揭
19
基本原则
1.比较原则(Comparison principle)
投资者通过与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可用的投资机会来 评价一项投资,金融市场给出了机会成本。
20
基本原则
2.无套利原则(No arbitrage principle) 利用同质证券之间的定价不一致进行资金转移,从 中赚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称为套利。


刚刚得到2000元, A:肯定损失1000元 B: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 50%的可能性什么都不损失
22
三、课程主要内容



1.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野 讨论:举例阐述已学金融学理论中无套利思想的体现 2.资产组合理论和CAPM模型 讨论:CAPM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是否应该对非系统 性风险定价 3.期货定价和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设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套利的三个基本特征:零投资、无风险、正收益。

无套利原则说明证券之间的价格可以从技术角度予以确定。 金融工程的基本思路!
21
基本原则
3.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原则
例如:A:100%的可能性赢1000元 B:有50%的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一分 钱也拿不到 假设两项投资成本相同,预期回报相同,投资者将选择风 险小的投资项目。

5.2供需分析和无套利分析:主要差异


⑴、供需分析法属于“绝对定价法”;无套利分 析法属于“相对定价法”。 ⑵、推动市场重建均衡的力度和速度不同。
13
二、投资学及其基本原则
投资学: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证券投资 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其核心 内容是各种证券的价格决定或定价理论、投 资的资产组合理论及投资各种金融工具时面 临的风险收益情况的分析。
11
金融学的无套利分析方法

⑶、基本思路:将市场价格作为输入变量, 以“相对价格”为核心,寻求各种近似替代 品之间的合理联系。
不关心市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是受 什么因素影响的,他们只关心特定的 资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相对水 平,最终以获得与市场一致、不存在 套利空间的合理相对价格而结束。
12
5、供求分析和无套利分析: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分野
6
4、金融学的基本结构框架
7
5、供求分析和无套利分析: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分野
经济学 供给、需 求分析 均衡分析 (仅从需求方) 无套利分析(no arbitrage analysis) 数量-价 格机制 风险-收 益机制 相对定 价法 绝对定 价法
金融学
研究对象的特点
8
Free lunch, arbitrage opportunity, law of one price
Hale Waihona Puke 14投资学投资(Investment):为了获得可能但并不确 定的未来值(Future value)而作出牺牲确 定的现值(Present value)的行为(William F.Sharpe,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制定现金流
15
16
反按揭

老年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个人储蓄 达到峰值,而每月社保收入是按照最低 生活保障发放的,因此每月收入不足以 满足老年人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为了 解决这一问题,一项新的金融工具应运 而生——反按揭。

——Bodie&Merton《Finance》
3
2、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发展脉络: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革命” 现代宏观经济学 (国家干预) 20世纪50年代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 论” 宏观金融学 (国家干预)
从1870年
边际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市场完善,无为而治)

目的:寻找使 得资源最优配 置的合理的价 格体系。 主要任务:资 产定价
金融学发展脉络:
微观金融学 (价格理论)
4
2、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上面对金融学下的定义是新古典意义上的, 它同时也适用于微观金融学。 宏观金融学是资源非有效配置情况下(即自 由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失灵),对微观金 融学的一种现实扩展。
5
3、微观金融学

总结:


微观金融针对不确定环境,其关键在于如何为资产定价。 该学科的基本要素:时间(跨期)和风险(不确定性)。 目标:通过确定合理的资产价格,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 和市场均衡。 微观金融实现了从单期到跨期、从个体决策到市场动态 一般均衡的拓展,形成独特的无套利分析方法,初步建 立独立的学科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