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板书

最新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板书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

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

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哦;我明白了;太好了。

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真高呀;还有谁读?高不高?还有想读的吗?有点矮了。

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

个别读;再评。

过渡: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

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教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教师:咱们也来摘摘。

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

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

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个别再读;再评。

要求读得高兴。

)教师:启发读得高兴。

(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

这次高兴了。


学生自由读。

过渡: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

然后齐读。

过渡: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

教师: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

过渡: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真是好极了。

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小声读。

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

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

(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个别读:
⑴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⑵想表演这首古诗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

(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画好后播乐;介绍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五、背诵古诗。

(1)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辰寺诗尺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

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

“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

“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


教师范写。

独立写一个。

展示、评议。

再独立写一个。

教学反思: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

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夸张手法的运用时;做的不是很到位;在教学”恐惊天上人“时;学生质疑:天上没有神仙;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我直接告诉学生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但是显然;孩子们对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并不是很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我去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深刻地理解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呢?诗歌学习结束;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背诵诗歌;并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检查;扩大了检查面;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这一做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使用。

因为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篇章需要学生去背诵;如何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前阵子看高老师的教学反思中提到;可
以采用多种背诵方式;小组竞赛背;开火车背;快背;慢背等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这个给我一定的启示;让我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