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头皮针简介

头皮针简介

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又称头针,是针刺头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病症的方法。

因头部肌肉浅薄,血管丰富,在临床上常采用沿皮刺透穴的方法,并结合捻转、提插等手法施术。

一、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于头面。

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

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

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

阳跷脉至项后合于足少阳胆经。

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皮部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

头皮针14条治疗线也隶属于上述经络之中。

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能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同时又能反映病候,传注病邪。

而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皮针治疗线,不仅可疏通气血,调理阴阳,治疗经脉病症,同时也可以治疗脏腑病症。

二、操作技术
(一)进针法
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根据治疗需要,常用1-1.5寸针,。

在进针前,首先要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以免刺入毛囊而引起疼痛。

在病人体位合适的前提下,取穴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1.快速进针法用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针体下端,针尖对准进针点,快速进针,使针尖快速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如此减少进针疼痛。

2.快速推针法进针后,一手拇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二)针刺手法
1.快速捻转手法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使针体快速旋转。

每分钟使毫针左右捻转达200次左右,持续2-3分钟。

2.抽添手法
(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以紧提慢插为主,是为泻法。

(2)进插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在缓慢向外退回原处,以紧插慢提为主,是为补法。

每次治疗留针时间采取长留针法,出针时,及时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三、适应症
头皮针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常见病症。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为头皮针主要适应症,包括中风引起的偏瘫、失语、假性延髓麻痹,小儿神经发育不全和脑性瘫痪,颅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等。

2.疼痛和感觉异常可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胆绞痛、胃痛、痛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

四、禁忌症
1.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皮针治疗。

2.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针刺。

3.头皮针刺入时要迅速,注意避开发囊,瘢痕。

4.有脑出血史者,用头皮针必须谨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