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谈小说-课件
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作品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为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服务?
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练一练:从文中找找有哪些细节具有上述作用。
茅盾在第三段中说“这闲闲的两 笔,前后呼应”,在最后一段说 “它是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 篇小说”这两处是不是前后矛盾?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 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 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 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 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 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 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 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 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 请问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线索人物
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的一 个人呢?
腼腆、纯朴、勇敢、热爱生活、 善解人意
“我”对小通讯员的感情,是否发 生变化?从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明确:
1、生起气来; 2、发生了兴趣; 3、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同乡; 4、怀着崇敬的心情怀想他。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3、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 为什么?
4、说说小说中哪些细节使你难以忘怀?
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 全篇中有这么几处: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 头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4)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 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 加战斗的乐观情绪,热爱生活的情趣。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 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 去反映时代本质。代表作《百合花》、《静静的产院》 等。
宽恕( shù ) 点缀(zhuì) 害臊(sào ) 撂(liào ) 木讷(nè ) 憨(hān)厚
挪( nuó)步
讪(shàn )笑
尴尬( gān gà ) 掂( diān )量
(4)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 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 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 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 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 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 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 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 头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 馒头,说是给我开饭:对同志的关心、体 贴;
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 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 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 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 人痛心疾首。
鹿砦( zhài)
颤( chàn )动
虔( qián )诚
忸怩(niǔ ní )
跌宕( dàng )
执拗( niù )
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 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1、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6、探讨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 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 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 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 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 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 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请在文中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并分析它的作用。
比如第四节:“早上下过一阵小 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 香1、味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了一派生计勃勃的
和平景象;
2、巧妙地烘托了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 ;
3、表现了战士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烘托小说主题、表现人物性格;
5、也突出了“我”是文工团员的身份;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她擅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表现战争题材的, 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深情和厚意;反映社 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 妇女的心灵世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 淑。进入新时期后,她的视野更宽广深邃了,作品 “从微笑到沉思”,温柔中透出辛辣,热情了蕴涵冷 峻。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 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 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 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 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 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 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 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 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 这位年轻的战士。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不矛盾,前一处的“闲闲” 是指自然巧妙,不露痕迹, 后一句的“闲笔”,是指 与人物、主题无关的描写 或叙述。
《小说家谈小说》的主题思想探究
• 本文通过对《百合花》的深入 细致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故 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 印象”,以及细节描写需要 “自然和巧妙”的观点,对文 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具有很强
2、请你谈谈这篇小说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 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 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 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 军民鱼水情。
百合花象征了什么?
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 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 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 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 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 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 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 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 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 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 者对《百合花》风格概括是 什么?
• 主要观点是文章的题目 “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 节”风格是清新、俊逸!
第一部分(1、2)
专 概括叙述作品的情节和主题,明确 评论的重点。
家 第二部分(3—5)
分析作品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为情节 评 安排和人物塑造服务的特点。
第三部分(6)
新媳妇的形象特点: 腼腆、羞涩、拘谨;
热爱战士、心灵纯洁美好;
6、探讨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 “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 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 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 “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 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 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 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 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 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 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的指导意义。
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 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 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 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
平。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4:48:08 PM
比如:第48节的环境描写。
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烘托人物害怕在这样的环境下 进攻会有巨大牺牲的痛惜之情, 表现对战争环境的担忧之情;
比如:小说第50节对家乡中秋 环境的描写。
作用:1、舒缓紧张的气氛, 调节读者的阅读情绪;
2、表现了战士对和平幸福生 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谈谈你的心得:如何写小说评论?
1、有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如 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 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 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 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 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