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畜牧有限公司沼液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南通市兴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2012-04-22前言XXXX畜牧有限公司沼液废水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由沼气工程产生的副产品,针对其所含的污染因子不能符合排放要求而进行深度处理。
南通市兴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多年致力于沼液废水处理的研究,在实验室进行了多次、多种小试实验,成功提出了对于多类型沼液废水处理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并将部分实验结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沼液废水的产生主要是在沼气工程中投加的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废弃物,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无机物等有害物质,如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相关的环保原则,需配套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
本方案在结合相关资料提出的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的合理处理工艺。
针对污水的水质水量,本方案需对沼液进行深度处理,主要采用压滤脱水及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的处理工艺,即:压滤脱水工艺,主要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物质,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去除废水中的COD、BOD及氨氮等有害物质,处理后的出水达标排放。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由于沼液废水不能满足排放要求,需新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使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排放要求,减轻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
工程规模:150m3/d。
处理工艺:污水处理采用压滤脱水及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后外运。
(深度处理工艺作为预留)污水出水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2 编制内容、原则、依据1.2.1 编制内容本设计方案的编制内容为该沼液废水处理项目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工程投资等。
1.2.2 编制原则(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根据业主建设现状及发展,污水处理规模和工艺既满足当前废水整治的要求,又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3)根据进站污水的特点和现状,选择行之有效的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效果稳定、管理简便、节约能耗的工艺处理流程;(4)平面布置要求分区明确,便于管理;高程布置上根据场地条件合理选择高程,既保证处理后污水方便而安全排放,又能降低污水提升能耗,并减少土方量,降低建设费用;(5)管理控制采用集中监测管理、分散控制的集散方式,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6)建筑设施设备及建设方式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
1.2.3 编制依据(1)《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2)《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4)已有的沼液废水治理项目经验;(5)已进行的相关实验成果。
1.2.4 相关规范、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水处理设备油漆、包装技术条件》(ZBJ98003-8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1-7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钢制焊制常压容器》(JB4735-199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C8J65-83)1.3 污水排放现状本工程主要对沼液废水进行处理,其水质、水量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污染因子的数据为海安县环境监测站水质报告单提供(HA-CX25JL22)。
第二章工程总体设计2.1 工程范围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沼液废水按照要求直接送入新建污水处理站区,废水排放量为150m3/d。
本设计范围为从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开始,到废水处理后满足排放要求进入管网为止的废水处理站范围内的土建工程、工艺设备及工艺管路、动力配电及照明、测量控制仪表、给排水、污泥脱水工程的设计。
主要包括:(1)废水处理工程:从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开始,至满足排放要求进入管网接口为止的废水处理工程范围内所需的土建、工艺、动力配电及仪表的设计、站区给水排水设计。
工程范围内与外界相连的管道计算到站界外1m。
(2)污泥脱水工程:包括污泥储池、污泥脱水机房的设计。
使工程排放的污泥经机械浓缩脱水后,泥饼外运或焚烧,。
(3)工程配套用房:包括药剂储库、操作控制、配电及污泥脱水房设计。
以及化验、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
(4)废水处理工程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管路的设计。
废水处理工程所需的动力及照明用电、自来水等由业主接至废水处理工程的指定位置。
生产所排废水由业主负责送至废水进水口处,处理满足排放要求后由业主接入总排水管网。
2.2 工程规模2.2.1 废水进水水质本工程主要对沼液废水进行处理,其水质、水量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污染因子的数据为海安县环境监测站水质报告单提供(HA-CX25JL22)。
2.2.2 废水出水水质出水水质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即:2.2.3 规模确定新建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按照150m3/d。
第三章工艺方案比选3.1 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废水处理站工艺方案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1)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
(2)有相似或相同沼液废水处理工程成功的工程实例及经验。
(3)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并可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运行方式和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4)选定工艺的技术及设备应因地制宜,便于养护、维修,运行可靠,有一定的先进性。
(5)便于实现工艺的自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费用。
(6)合理衡量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严格控制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7)重视环境,臭气防护,噪声控制,环境协调,清洁生产。
3.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2.1 污水处理基本流程根据业主提供的新建污水处理站的废水水量及排放要求,并根据沼液废水的处理工艺的理论实验研究、工程实践为依据,确定此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为:压滤脱水及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
本工艺通过压滤脱水的处理过程对废水进行相对应的预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颗粒物质,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过程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COD、BOD及氨氮等有害物质,处理后的出水达标排放。
3.2.2 预处理工艺污水主要来源于沼液,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很多,如果直接进入后续生化系统,会增加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甚至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转。
预处理主要是通过压滤系统及初沉系统去除污水中含量较大的悬浮物质。
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3.2.3水解酸化工艺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利用厌氧菌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水中较难被兼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非溶解态的有机物被截流逐步转化为溶解态的有机物,以改善后续好氧反应设施对COD的去除作用,减弱甚至消除某些有机化合物对好氧反应设施中硝化菌的抑制。
水中有机物为复杂结构时,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直链、环状结构成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中SS高时,水解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
3.2.4接触氧化工艺理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历史悠久,自1914年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运行以来,已经80多年了。
选择适宜的工艺应当根据处理规模、进出、水水质,用地条件、环境等条件作慎重考虑。
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优化,提出适合具体项目的工艺。
根据我们的经验与成功的实际应用工程,提出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为主的好氧处理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考虑到好氧系统需要有脱氮功能,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进行消化液的回流,并控制缺氧、好氧段,实现脱氮功能。
本次好氧曝气采用鼓风机曝气。
3.2.5 深度处理工艺流程深度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及砂滤进行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SS及COD,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出水经过消毒处理后,直接排放。
该处理工艺单元作为预留处理单元。
3.2.4 污泥脱水工艺本系统中产生的污泥主要为物化污泥及生化剩余污泥,通过压滤系统可以满足大幅度的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含泥废水通过叠片的作用,截留污泥,滤液由叠片渗出,进入原处理系统重新处理。
3.2.6 消毒方案的选择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出水中还含有大量病原体,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和公众健康,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是指通过消毒剂和其它消毒手段,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射、紫外、微波等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剂有氯及其化合物、各种卤素、臭氧和重金属等。
消毒工艺选择的主要原则为:1)杀菌能力强,具有渗入并破坏病原体微生物的能力2)安全可靠,便于才作、贮存、运输3)消毒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4)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结合本工程实际,考虑到常年运行费用和出水安全性,本工程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3.3 工艺流程简述3.3.1工艺流程图3.3.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分别为两部分,分别为废水处理、污泥处理。
沼液通过提升泵进入叠螺式压滤机,压滤后的滤后水进入集水池,沼渣作为农田堆肥。
集水池内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初沉池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悬浮颗粒物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及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利用厌氧菌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水中较难被兼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非溶解态的有机物被截流逐步转化为溶解态的有机物,以改善后续好氧反应设施对COD的去除作用,减弱甚至消除某些有机化合物对好氧反应设施中硝化菌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