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事实:那些对接受主体而言有价值的事件,或者指能受到大众重视或者为大众喜闻乐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事件。
2.新闻评论:属于言论的范畴,是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对有关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实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表达的意见性信息。
是言论的重要形式。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追求意见表达与传播效率。
3.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时事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权威而慎重的言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言论形式。
4.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往往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文章作者的身份。
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
6.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
特点是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开门见山、一事一议。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的场合。
8,专栏评论: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12.:述评:是新闻与新闻评论的结合体,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13.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14.立意:是作者对所选的论题做出的判断,包括一篇评论的中心思想和基调。
15.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16.论点:是评论者要告知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或主张。
17.论据:是用来阐述、支持论点的依据,也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形成判断、推理的依据。
18.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说文体,他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19.事实论据:就是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
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因此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包括个别事例和概括性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等等。
20.理论论据:就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已经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
21、直接推理:是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
22.演绎推理:又叫三段论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3.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24.类比推理:是由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26.事实判断: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作为结论的事实,是判断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27.价值判断:以一定的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是判断事实与人之间的关系。
28.普遍性判断:就事论理,对一般规律进行判断。
29.具体判断:就是就事论事,适用于对具体对象的原因、性质、发展做出判断。
简答一,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是新闻传播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两种信息传播形式,构成新闻工作的完整过程;2、在某个媒体中,总是在一个总的报道思想指导下(一致的目标),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完成一定的传播任务。
不同点:1,从总体上: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突发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以报道新闻事实,传递事实信息为主要任务;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报道所阐述的道理,它直接面对新闻事实发言,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评判,表明评论者的鲜明态度和明确观点,传递意见性信息。
2,从表达内容上: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寓观点于客观的、准确的事实中:新闻评论则是对事实进行直接了当的理论分析和判断。
3,从表达手法上新闻报道采用叙述和描写的手法,寓理于事,以事感人;评论采用论说式的说理手法,就事论理,以理服人。
二.新闻评论与报刊理论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是言论的重要形式,都属于论说文不同点:1,时效性不同:评论追求时效,报刊理论追求理论价值的长久性2,针对性不同:评论针对新闻事实,理论针对的是普通问题3,现实性不同三、.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有哪些?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众性。
四、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1,日常生活作者的发现。
2.政策文件的学习研究;3.对新闻事实的实地考察4,受众提供(来信来电)5,媒体策划6,长期的思考或偶然的获得7,新闻报道五.好的论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触及现实,富有新意;面向全局,准而有当;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六,选题有哪些标准?重要性,争议性,必要性,可行性,可能性七,立意的前提1,了解论题所涉及的事实及背景2,掌握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3,收集相关的意见或观点4,具备相关的知识和修养。
八,论据的种类1,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数字论据;故事、典故论据九,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演绎论证(演绎法,引证法,归谬法)归纳论证(归纳法,例证法,反证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对比法,比喻法)分析、综合论证十,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1,以新闻事实为缘由2,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文章论点3,提出问题,用设问点明论题4,交代写作动机5,摆出驳论的对象6,用引语、典故、比喻、故事或经典著作中引用一段话开头(常用时效性不强的文章)十一.社论有什么特色1,常态化并加大社论的数量2,报道性、时评化的写作3,贴近受众的生活4,形式更加多样化5,强化舆论的监督功能十二,如何提高论点的鲜明性或明确性呢1,尽可能直接把论点表达出来,而不是暗示出来2,表达论点的句子本身应当简洁、概括、凝练3,避免评论中的其他因素,尤其是不同论点的观点干扰论点,可用单独成段、提示语等语言突出论点的地位4,如果可能,在标题中表达论点十三,“社论时评化”的历史进程1,我国早期的报纸上的议论性文章,基本上是古代论说文的形态,它本身不具有新闻评论的特点,也不能实现广泛的传播与大众阅读;2,1899年在《清议报》上创设“国闻短评”,出现了与我国早期报刊盛行的长篇“论说”截然不同的言论体裁;3,1903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批评门”中正式创设“时评”栏目,4,1904年在国内主持创办《时报》,以“时评”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逐渐确定下来。
十四,“社论时评化”的意义。
1,它使题材更加丰富,更有新闻性,2,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符合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全世界报纸遵循的普遍规范;3,它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这一方面固然使社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受到了动摇,但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群众批评社论,与报纸平等交流提供了空间;4,它使得社论有可能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的议论,而更多地触及地方的社会生活。
十五,我们能从中美社论的差异中获得什么?1,美国报纸中一些题材较轻的社论,不仅使“代表报社观点”的言论比我们用得更为普遍,而且比我们更接近市民生活;2,在整个社论栏中轻重不同(文风也不同)的搭配,也可以产生一种平衡感,改变读者心中社论过于沉重的接受定势。
十六言论版的对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贡献1,言论版是对言论单一主体,单向传播格局的突破,它实现了多个不同言论主体共时态的交流;言论版体现了言论的聚合效应,促进了言论传播与接受的民主化,言论版为公众“接近媒体”,实现对公共事物更普遍、更及时的表达提供了条件。
创作新闻评论时对于文章的论点有哪些要求?首先,新闻评论的论点一定要科学准确;其次,新闻评论的论点要作到鲜明、有力;再次,新闻评论的论点要尽量新颖,不落俗套。
十七,国内言论版意见整合的三种形态1,没有评论作为版面的主打言论,但言论间的内在思想组合暗示了言论的特性;2,模仿西方评论版形式上的某种元素,更加注重思想、观点的整合;3,版面形式上靠近西方言论版。
十八,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类型1、外层结构:开头与结尾(1)从新闻由头说开去(2)先摆情况(3)先把问题摆出来(4)先把要批驳的论点摆出来(5)把结论摆在前头(6)从经典著作中引出一段话来说开去。
“总起来讲,我们建议论者把最强的论证或者放在开头,或者放在结尾。
2、内层结构:并列与递进(1)并列的结构,反映着的是认识的广度,事物的多个侧面。
并列的论证单元各自通向结论,相互支撑,共同得出观点。
(2)递进式结构反映的是事物本身的深度或人的认识的深度。
第一种,按着主体(即写文章的人)的认识过程,一层层地重演认识问题的全面思考过程,并且最终达到结论。
第二种,按照事物本身的层次或发展进程,一层层进行评论。
7.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在运用时各有什么好处?理论性论据是来源于实践,并且业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能够用以阐明观点,作为判断是非的有力证据具有高屋建瓴的论辩威力;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能够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8.社论写作主要有哪些基本要求?一、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二、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说得既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三、要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得短而精粹、质朴感人。
9.社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提出任务。
二、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与方向性的事物加以评述,表明编辑部对此的认识和看法,帮助受众认清这类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有时并阐明对我们当前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三、以重大节日为依托,就全局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或为重要外事活动发表礼节性评论。
10.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一、写好由头,巧用背景;一般情况下,以述为由,以述为主,以评点睛,利用背景材料作为主要论据。
二、夹叙夹议、虚实结合。
就事论理,就实论虚,以虚带实。
14.常用的逻辑推理形式有哪些?直接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15、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要求主要有哪些?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22.新闻评论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比较论证结构、归纳论证结构、递进论证结构、证明论证结构、类比论证结构、正反论证结构。
论述题注:①黑色宋体字部分为参考答案,黑色楷体字部分是结合实例的说明,绿色楷体字部分为答题指导。
②分析论述题可以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写作经验,答案仅供参考。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与原因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1. 选择事实的标准不同: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记者应该按照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事实,以《人民日报》 5月23日的人物通讯《稻香万里济众生―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以下简称《稻》)为例,文章选取的袁隆平生活、科研、休闲等各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事实,都具有真实性、鲜为人知性等新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