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班级及课堂

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班级及课堂

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班级及课堂
刘畅
课堂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场所,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学习效率高的课堂。

为营造高效课堂,我努力在我的课堂中做到一下几方面:
1、努力营造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同时吸引四十多名同学的注意力,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起点不同。

开学初,有的同学连一到十这十个汉字都认不全,而有的同学可以独立阅读《荷塘月色》。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语文课,让所有同学都注意力集中地听课,我想出以下办法。

①引入相关资料补充课文内容。

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引入有关汉字起源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讲汉字演变的故事,所有同学都边听故事,边学生字,既提丰富了有基础的同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帮助零基础的同学理解汉字记住汉字。

在品读课文时,如为帮助学生理解《夏至季节》中讲到的风俗习惯,我便引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②将简单的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如识字环节,常举行识字比赛,看哪组读得准;举行开火车比赛,计时,看哪组火车开得快。

2、及时关注走神的学生,确保同学不掉队。

心理学老师常说,小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的时长为20分钟,所以学生走神是一种正常现象。

面对学生走神问题,我提醒,不指责。

①在上课时,我保持随时环视班级同学的习惯,随时提问走神同学,如果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回答,再让走神同学重复答案。

②通过强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中我和学生打成默契,遇到易错字,易错笔画等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我会敲击黑板,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上时也常会变化音调,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无规律地提问,让学生有意识的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去年从赵老师那里学习了接龙读课文的办法。

在同学读课文时,我随时叫停,也会无规律地叫同学解读课文。

走神的同学被叫的几率会更大。

3、增加学生活动。

让同学整节课都处在主动思考的状态中,尽量减少老师讲解的环节。

提问时要时刻提问不主动思考的同学,尽量避免有同学滥竽充数。

如造句、概括段意这用开放性问题,部分同学会逃避思考。

这就要在提问时,先请爱思考的同学回答,再叫不举手的不爱思考的同学,并要求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后才能坐下,迫使他们动脑。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时刻关注孩子的眼睛,他们的眼神会告诉我他是心无旁骛,还是心猿意马。

4、不打扰同学写笔头作业。

课堂中如需同学完成笔头作业,我尽量做到,在学生写前先明确要求,在同学写时不打扰同学,在检查批改时,按事先明确的要求检查,没达到要求的作业要及时改错。

5、树立榜样,加强正强化,弱化负强化。

强化有两种,一种是表扬好同学好行为,加以奖励。

如坐姿好,握笔姿势正确等。

即让表现好的同学坚持做好,又给其他同学起到示范作用。

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会在校范围内悄悄解决,如学生在写作业时东张西望,没按时按时完成任务。

我会走到他身边提醒他,不改,放学后留下他谈话,并告知家长孩子今天没在学校完成作业的原因。

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帮助了孩子改掉不良行为。

关于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为了要维持一个班的秩序,要让四十几个孩子都尽量避免受到伤害,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做到彬彬有礼,行为得体,我常采用以下办法。

1、打造一个温馨的班级,让班级成为学生最安全的港湾。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常常跟学生生气,那时高校长跟我说:“学生爱其师,则信其道。

”学生爱我,才会信我,信我,才会听从我。

从那时我开始,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

慢慢地我发现,爱就是一面镜子,我爱学生,学生就爱我。

在班级我会尽我一切能力帮助学生,忘带水杯可以找我借一次性水杯,笔尖断了,可以找我借转笔刀……走进班级就像走进家里,没有什么事能让孩子发愁。

2、班规简单,易遵守。

人都有畏难情绪,规则一多就会让人反感。

就拿做菜来说,有人教我做南瓜羹:去皮,切片,蒸熟,加奶并用搅拌机搅碎,加糖熬制成糊状。

听着我都不想做,觉得复杂。

另一人教给我的做法则是:去皮切块,与奶和糖,同时放入豆浆机中就好了。

我听后常常做。

可见规则简单更易被人接受。

所以我的班规尽量简单:①进了教学楼就是学习的地方,要做与学习有关的事,保持安静,不叨扰同学。

②到教学楼外尽情玩耍,课放声聊天、欢笑。

③保护好自己免受伤害:楼里慢步右行,楼外不私自爬高,游戏时与同学保持安全距离。

④讲卫生。

少制造垃圾,不乱认垃圾,不存放垃圾。

⑤多喝水,吃饱饭,不浪费。

⑥认真做眼操和间操,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仅六条规则,每一条都是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学生自然会心悦诚服地遵守。

3、小惩大诫。

班规虽简单易守,但也有小淘气会违反规则,对于违反规则的同学,要进教室自学《弟子规》,学后找老师汇报。

不认真做间操和眼操的同学,要放学后补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弟子规》里对学生的要求很详细的,如对走路的要求:宽转弯,勿触棱。

对读书的要求: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对饮食的要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等等,所以当我发现学生做出格的事情时,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弟子规》,结合书中的教诲,反思自己的行为,深入思考:《弟子规》里为什么这样教我们,你这样做有什么弊端。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花样年华是一去不复返的,所以我选择的小惩方式,也是让学生留在教室里安静读书,多读历史故事,多读圣贤故事,让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接受洗礼。

4、组织集体活动,帮助性格孤僻的同学融入集体生活。

期时每次带班都会遇到几个性格孤僻的学生,不爱与同学合作,也不会与同学交流,而当他发现同学不能理解他时还会和同学发脾气,有时甚至会伤到同学,同学也就更加不喜欢他。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心理学也指出,人都有积极,向善的一面。

所以我会尽量寻找机会帮助这些性格孤僻的同学融入集体。

去年,借学校每年都展开跳绳比赛的机会,我约上两名班级中的孤僻同学一起为班级的跳绳队摇绳。

为什么是我约上他们俩呢?最初我尝试让他们俩为同学摇绳,可没摇几下他们就试图打乱节奏,以给同学捣乱为乐。

即使让他们和善于合作的同学合作,他们也常常无耐心,摇一会烦了,就不坚持了。

最后我这个权威人士就出场了。

这个烦了就换另一个和我合作,看着人家摇得久,下一次,他也会表现好一些。

慢慢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集体利益相关,自己和同学合作就会被认可,同学对自己也更友好,也就形成的良性循环。

几个月后,这两位同学也就习惯了和同学配合,最后他们合作,为集体赢得了荣誉。

在得奖的那一天,他们比其他选手更兴奋,更骄傲。

5、针对同学的集体问题及时开微班会。

在去年的班主任培训中,我们的一个培训项目就是怎么开微班会,微班会就是及时开
10-15分钟的班会,来讨论解决班级里近期出现的集体问题。

在某个学期中,我发现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常常会扫出文具,我的失物招领合理堆着满满的文具就没人认领,后来就利用一个中午自习的时间以《橡皮伤心了》为主题开了一节微班会,班会后同学们不管理文具的现象就少多了。

6、培养班干部。

有些同学学有余力,行为端正,不但不用老师操心,还常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事务,此时我会尽量多放一些,尽量让孩子发挥他的管理才能,我会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们管理同学,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教他们用张贴表格、颁发奖章等颁发激励表现好的同学,警示还有待提高的同学。

通过管理跳绳、记录缺勤生名单、检查值日生工作情况等,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尽量做到只要学生愿意为集体服务,就为他设定一个岗位,让他在工作中慢慢体会,做事要尽心尽力,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要不计回报,要有一颗为人服务的心。

总之,我本着教室是学习的场所为准则,努力把我班级打造成一个适合学习的温馨的学习场所,在这里让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的同学都有收获,都能成长,成长为一个为人正直,做事磊落,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小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