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重卡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重卡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重卡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卡升级大有可为 (4)
1、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制造升级,重卡高端化进程加快 (4)
(1)“制造强国”政策加码,重卡高端化进程加快 (4)
(2)油耗排放法规升级,推动重卡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5)
(3)“小马拉大车”模式存在弊端,重卡功率升级符合市场规律 (6)
2、公路运输高速化、运营主体法人化提升,刺激高端重卡需求 (7)
3、对标发达国家,我国重卡产品性能、售价提升有很大空间 (9)
二、重卡发动机功率上升提速,13升排量渗透率快速增长 (15)
1、功率升级已成为重卡发动机必然趋势 (15)
2、重卡发动机向大排量切换,13L排量渗透率快速增长 (19)
3、排量细分市场竞品分析 (21)
(1)9-10L细分市场:潍柴WP10份额较高,重汽D10份额快速提升 (22)
(2)10-11L细分市场:重汽MC11系列份额最高且提升较快 (23)
(3)11-12L细分市场:潍柴WP12份额稳居首位,且市占率持续提升 (24)
(4)12-13L细分市场:重汽MC13/MT13系列发动机份额持续提升 (25)
三、国内重卡发动机巨头:核心竞争力在产品 (26)
1、中国重汽:源自德国曼发动机技术,高端发力成效卓著 (27)
2、潍柴动力:WP13引领高端重卡发动机市场 (30)
四、2018年重卡市场稳定性或继续超预期 (32)
1、稳定性为什么能够超预期:保有量过剩的问题或基本出清 (32)
2、2018年可能超预期点之一在于环保带来的国三柴油车限行的效果 (34)
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国内重卡升级大有可为。

重卡属于生产资料,随着公路运输高速化、下游物流客户从个人向组织化、集约化物流公司集中及环保趋严,高性能环保重卡对客户的吸引力大增。

对标国外,美国8级卡车平均排量早已接近13升,500马力以上卡车已成为主流,而我国国内重卡目前发动机平均排量仍不到10L,平均功率大约350马力,售价仅越相当于国外高端重卡的22%-33%。

我们认为,受益于高端化进程和消费者剩余效应,国内重卡将由规模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性能提升的阶段,下游客户将从以往重视初始购置成本转为追求TCO 最优,重卡整车的排量、功率、售价都将有明显提升。

治超标准统一使得重卡功率加速上升,13L 排量渗透率爆发式增长。

03年-14年我国国内重卡平均功率每年提高约8-10个马力。

15-17年明显提速,平均每年提高25马力,9L 以上排量渗透率从53.0%快速提高到66.4%,其中12-13L 排量渗透率由0.9%提升至11.5%(9-11月单月超14%),我们认为这一趋势未来仍将维持。

由于大排量重卡及发动机进入壁垒更高,往往排量越大,集中度也越高,单价、净利润率也相对更高。

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寻找市占率、渗透率提升的公司。

重卡发动机产品周期远长于乘用车新车周期,中国重汽集团和潍柴动力是国内重卡两大巨头,两家公司9L 以上排量占自身重卡发动机销量均超过85%,将受益于大排量重卡渗透率提升。

中国重汽集团吸收德国曼技术后于13年推出的MC 系列发动机产品在国内市场技术领先,重汽集团在国内重卡9L 以上排量市占率15年为11.4%,17年提高至15.5%,
且未来5-8年仍将维持极强的竞争力,有望享受渗透率和市占率双升的红利。

潍柴动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重型柴油发动机企业,国内重卡发动机市占率近30%,有规模壁垒。

潍柴动力在自主研发且相对成熟的WP12基础上推出WP13,在13L 排量细分市场目前份额第一、35-40%市占率,16年13L 产品占其重卡发动机销量比重7.6%,17年前11月上升至14.4%。

大排量重卡渗透率的提升,将有助于潍柴动力提升总体的市占率和盈利能力。

18年重卡销量稳定性或超预期,治超标准统一使得保有量过剩问题出清、厂商+渠道库存绝对值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产能下降和集中度提升、未来销量依靠更新需求亦可维持较高景气度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卡升级大有可为
“制造强国”是十九大报告传递的产业升级最强音,加快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被列入政策框架,未来制造升级将进入实质性加速阶段,重卡升级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物流及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性能重卡优势愈加突出,重卡客户结构逐渐由离散式个人向价格承受能力强、性能要求高的规模化物流公司集中,推动重卡产品升级换代。

1、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制造升级,重卡高端化进程加快
(1)“制造强国”政策加码,重卡高端化进程加快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制造强国”等改革转型和产业升级方向,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