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张慧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8期
【摘; 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儿童性格塑造、道德意识萌芽的重要时期,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阶段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启蒙地位。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不仅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及良好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对幼儿进行高尚情操及品格方面的渗透教育,以此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教学;品格教育;渗透策略
幼儿时期是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因此他们在行为、意识方面常会出现一些偏差。
同时现阶段大部分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下进行成长,这就很容易养成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这对其今后的学习、成长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接触到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应仅对幼儿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传授与培养,更应在幼儿性格形成、道德品质提高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教育。
因此教师应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格的滲透教育。
一、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品格渗透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
幼儿时期是幼儿良好性格、学习、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虽然幼儿的性格特征会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学前教育在幼儿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渗透,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进而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二)有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后最先接触到的成长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启蒙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中,幼儿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或事物,如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教师只有在此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幼儿正确地处理与他人的交往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其今后更加宽广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