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诗经
• 《诗经》约成书于 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 孔子 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2]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
•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 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4]
•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 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 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 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 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 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 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 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 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 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 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 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 朱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 各言其情者也。”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 说;二是淫诗说。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 九都是淫诗。 •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 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 鲁迅:“(《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 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 这首诗让人想到了现在许多的青年男女, 当情侣约会之时,男生迟到或者是爽约, 总会迎来女友的抱怨。当情侣分离,男友 一天不和自己联系,思念之情就无法遮掩, 女生总会这样抱怨。
• 这首诗所写的女子等待的那种焦急的心情 描绘得淋漓尽致。所以钱钟书先生说这是 后来小说心理描写的祖师
总评
• 诗经纯美,辞赋铺采,乐府高古,六朝诗 妩丽,唐诗绚烂,宋词华彩,正所谓一代 又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的绝世风华。 此种风华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所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跳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这首诗主要写女子思念她的恋人,表现了女子对恋 人不来相会的抱怨以及她渴望爱人来看她的焦急的 心情。 • 青青的是你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情。即使我不 去,你难道就不让我知道你的音信? • 青青的是你的衣佩,悠悠的是我的思绪。即使我不 去,你难道不能主动来? • 我在城楼上来回踱步,一日不见,就像隔了三个月。 • 用恋人的衣服来借代恋人,可见他对爱人的相思和 望穿秋水。她对爱情是那么爽朗,丝毫不掩饰,来 埋怨自己的情郎。诗经· 郑风· 子衿
中 国 音 乐 史 与 欣 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 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 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 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1]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 为 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 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 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 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 乐,又分《 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 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 周颂》、《 鲁 颂》和《 商颂》。
•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 就称作“ 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 汉 武帝以《 诗》《 书》《 礼》《 易》《 春秋》为 五经 的缘故。
•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 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 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 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 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 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 共311篇),分《风》、《雅》、《颂》三 部分。
•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 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 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 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 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 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 《雅》分《 大雅》、《 小雅》,多为贵族 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 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 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 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谢谢观赏!
•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 诗经 • 诗经 •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 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 秋》。” • 董仲舒:“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 一以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