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内容简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从总体上说,“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15年,我国中药贸易克服了外需低迷、价格下跌、要素成本持续快速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表现较为突出。
2015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47.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其中,出口额37.7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高于同期整体医药出口增幅2.25个百分点。
2015年5月,《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正式发布。
规划涵盖了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等细分领域,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国家层面第一次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列为国家战略具体体现,战略规划以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主题,提出7个方面重点任务。
未来,我国中医药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药产业在主管部门、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下,将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布局,具体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以及中药产业区域发展。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药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中药市场的主力军,使中药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三章。
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区域市场、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中药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
此报告是您跟踪中药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写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一、全球中药市场发展格局 (4)二、我国中药行业产业链介绍 (5)三、我国中药细分行业规模分析 (5)四、2014年中药行业运行状况 (7)五、2015年中药材市场发展分析 (9)六、2015年中药进出口状况 (12)七、中药产业外贸竞争能力分析 (14)八、中投顾问对2016-2020年中国中成药生产行业规模预测 (16)附:报告详细目录 (19)一、全球中药市场发展格局世界范围内的中草药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近年来,欧盟植物药市场发展快于化学药。
自1987年以来,英国植物药销售上升了70%,法国上升了50%,而美国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目前全球中药市场每年销售额在300亿美元左右,而且不断上升。
美国大约有1/3的人在服用中药和按摩针灸治疗,每年用于草药和针灸按摩的费用高达270亿美元。
目前,中药已出口至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由于地缘关系,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多,既是中药出口的传统市场,也是主要市常2013年,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占比达到63.4%。
前十市场中,亚洲占据7席。
尤其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22.4%,继续成为中药出口的桥头堡。
环顾全球,承认中药药品身份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分布在亚洲,比如香港、新加坡、越南和阿联酋等,这些市场对中药的需求增长较快,值得我们深入开发。
另外,较为发达的美国、德国等中药出口市场,则是出于对植物药以及提取物的需求,同样成为中药出口的传统市场,并且也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3年,这两个市场占据中药出口前五中的两席。
我国一直倡导中药“走向世界”,行业中更是涌现出同仁堂、天士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在海外设立连锁店、形象店,用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把中药保健品带到世界各地。
2012年,成都地奥叩开了欧盟传统药注册的大门,兰州佛慈的“浓缩当归丸”已经叩响了瑞典国家药品署的大门,另外佛慈的“元胡止痛片”、广州奇星的“鼻炎片”、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和记黄埔的“穿心莲片”等多个品种都已经分别在欧洲不同国家进入注册程序。
2014年6月医保商会将组织国内有关中成药企业到瑞典进行欧盟传统药注册培训,并拜访瑞典药品署和欧洲医药流通企业及医院,探讨产品注册以及如何以实际业绩进入欧盟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贴近市场打通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的通道。
二、我国中药行业产业链介绍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关系着国民身体的健康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
中药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以及为中药行业提供相关生产设备的行业等,例如中药材培育基地,中药材加工研发基地等。
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健康和保险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
它们共同组成中药行业产业链。
图表中药行业产业链图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全民医保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享受基本医疗。
这将极大地扩展对中药产品的需求,给中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三、我国中药细分行业规模分析中药产业包括中草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产业。
中草药材指中医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部分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可直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草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制成中药饮片,其中,中药饮片颗粒是将中药材进一步提取和浓缩而成的单位颗粒,具有不需煎煮、卫生方便等优点;单味或多味的中药饮片精制后即为中成药,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和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在三种加工药品中,中药配方颗粒毛利最高,达到70左右,其次为中成药50%,传统饮片的毛利最低,约为30%;中成药在中药产业的份额最大,2014年其行业规模占比为77%,其次是中药材和中药配方颗粒,占比分别为21%和2%。
图表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行业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图表中药产业链价值解析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图表2014年中药细分行业规模占比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四、2014年中药行业运行状况1、行业市场规模2014年,我国中药行业增速放缓,全年工业总产值约为640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
从中药企业数量来看,同比增幅也创历年新低。
图表2006-2014年中药企业数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近十年来我国中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其中2011年中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9.27%,达到历年来增速最大值。
随后,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下行,中药行业内部积累的问题,如中药标准体系不健全,缺乏质量评价技术标准,研发投入不足、获批新药占比逐年下滑、难以满足大众的多样健康需求等日益突出,在此内忧外患下,企业数量增长幅度逐年下滑,直至2014年,增速下降为6.12%。
我国中药行业发展从高速增长期进入调整周期。
2、企业发展情况2014年中国中药行业人员规模50人以下的企业超九成。
图表中药行业人员规模分布占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虽然云南白药、白云山、康美药业等上市企业收入都在百亿以上,但我国中药行业仍有九成以上的企业收入都在千万以下。
图表中药行业企业收入分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中药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收入偏低,多为中小微企业。
值得说明的是,我国中药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存在很大差异。
数据显示,2014年,中成药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低,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为28.7%。
中药饮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近七成。
图表中药行业不同领域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中药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呈金字塔形分布,中、小型企业约占整个中药行业的四分之三。
从对企业技术要求来看,中药材种植及原材料加工技术成熟,该类企业所占比例较高,而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中成药生产和植物提取企业则占比很低。
另外,由于中药生产统一标准一直未能建立,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产能分散,中药行业呈现多、小、散的现象。
五、2015年中药材市场发展分析1、综合200价格指数运行情况国内综合200指数是从1200多个中药材品种里,根据流通量选取200个代表性品种进入指数样本,并以全国五大区域性市场和网上交易记录为基础进行样本采集,最终加权综合处理后生成指数运行图。
诞生6年多后,准确反馈和预测了中药材行业的整体动态和走向,已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和“温度计”。
2015年的国内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图如下图。
图表2015年国内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200指数运行图准确地反映了22015年国内中药材市场行情变化,从指数曲线走势看,整体年度下跌幅度达5.01%。
最高点位只比开盘点位高了30点,所以将2015年的行情定义为下行是合理的。
但行情在9月2日跌入低谷后,又开始振荡反弹,这反映出随着批量产新开始,市场行情在第四季度有回温态势。
同时,对比2014年指数运行发现:因为2015年综合200指数下跌的原因和2014年相同,都是来自于产量爆发、库存累积和操作面离场,所以两年的指数图在8月之前有一定的类似性,年初平稳,6月份开始下滑,到第四季度跌入低谷后开始反弹。
2、具体品种情况2015年度共有887个中药材品规纳入监测预警,所有大宗品种和常用小品种都包含在监测范围之中。
图表国内中药材品种行情变化比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价格出现上涨品种仅占19%;而走平和下跌品种则占比81%,同样反馈出整体行情小幅度下滑的基本面。
根据影响力和价格波动情况,统计出涨价前10名的药材。
图表2015年影响力较大的涨价品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影响力和价格波动情况,统计出跌价前10名的药材。
图表2015年影响力较大的跌价品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上交易影响力前十品种情况:图表2015年网上交易量排名前10品种数据来源:中药材诚实通平台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是2015年中药材网上交易量已成规模,交易量排名第一的三七成交接近76万笔;二是滋补保健药材成为网上交易的主力军;三是玛卡进入网上交易前三名位置,反映出近些年“泊来品”药材和新资源食品的强势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