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
账务处理; 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6)其他情况。
2020/3/21
50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2、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
(1)预算管理情况
(2)收支管理情况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4)资产管理情况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6)合同管理情况
(7)其他情况
7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六、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
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要求
BACK
2020/3/21
8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什么是单位内部控制 二、内控范围 三、内控目标 四、制定单位内控规范的依据 五、制定内控规范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BACK
2020/3/21
9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 要负责人。”
2020/3/21
3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2020/3/21
3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三)其他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BACK
2020/3/21
34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四、经济活动风险评估 (一)什么是风险 (二)什么是风险评估 (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四)风险评估程序 (五)风险评估的范围 BACK
一、什么是单位内部控制 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
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2020/3/21
10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制衡性 相互制衡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所谓制
衡,就是在单位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 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设计。
3、风险分析 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进
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目标实现的影 响程度,以便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应对措施 提供依据。
2020/3/21
45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4、风险应对 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单位所存在的风
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 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
BACK
2020/3/21
19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如何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二、建立和实施单位内控的原则 三、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控中的职责 四、经济活动风险评估 五、单位内控的方法
BACK
2020/3/21
20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如何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七个步骤) 具体工作包括:
2020/3/21
35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什么是风险 风险通常是指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
响。
BACK
2020/3/21
36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及其造成
的后果。
BACK
2020/3/21
37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且由单位领导亲自
项收支指标,这就使各单位的财务行为通过预算的
法制化管理被置于监督之下。 BACK
2020/3/21
17பைடு நூலகம்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五、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要处理好的几个关 系 一是单位内控规范与企业内控规范的关系
2020/3/21
18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是单位内控规范与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关系 三是单位内控规范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关系
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抽调关键工作人员或技术专 家作为工作小组的成员
2020/3/21
39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2)机构设置 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是跨部门的,也可以设置在
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牵头部门内。 工作小组下还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类型设置若干个风
险测评小组,仔细梳理每一类经济活动的流程,按 流程排查风险点。
BACK
2020/3/21
46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五)风险评估的范围 1、单位层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是否确定了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 是否建立了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
联动机制。
2020/3/21
47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 权责是否对等; 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
2020/3/21
40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3)评估周期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一次风险评估应当尽可能全面、细化,特别是业务层面的 风险评估完成后,最好形成业务流程图,确定关键风险点, 剖析风险存在原因及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后续的可以定期进行,主要侧重于经济活动变化部分。 但如果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则
2020/3/21
21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2020/3/21
2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明确业务环节
2020/3/21
2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
2020/3/21
24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四)确定风险点
2020/3/21
25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五)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BACK
2020/3/21
14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四、制定单位内控规范的依据 (一)会计法 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
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 布。”
2020/3/21
15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54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第3种方法: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管控事项性质和管
理要求、结合单位职责、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下, 明确单位内部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责任单位的控制 方法。
督等机制。
2020/3/21
48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执行是否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 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 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2020/3/21
49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 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
docin/sundae_meng
2020/3/21
1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第一、为什么要建立内控体系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含义 第三、如何建设内控体系 第四、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2020/3/21
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一、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2020/3/21
设项目、合同
BACK
2020/3/21
1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三、内控目标 (一)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最基本目标) (二)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重要目标) (三)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重要目标) (四)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重要目标) (五)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最高目标)
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
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2020/3/21
29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
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2020/3/21
30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
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 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 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 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 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四)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适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2019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9]5号)提出: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 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 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稳步推进。
2020/3/21
2020/3/21
26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 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2020/3/21
27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七)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BACK
2020/3/21
28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二、建立和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
BACK
2020/3/21
51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五、单位内控的方法 (一)什么是单位内控的控制方法 就是内部控制的机制,是指为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
在可承诺的范围之内,根据内部控制的原理,并结 合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风险点选择的措施和程序。
2020/3/21
5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
第1种方法: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