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七年级上《第4章+直线与角》2013年单元测试卷(1)

沪科版七年级上《第4章+直线与角》2013年单元测试卷(1)

沪科版七年级上《第4章直线与角》2013年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4分)(2010•庆阳)小杰从正面(图示“主视方向”)观察左边的热水瓶时,得到的俯视图是()A.B.C.D.2.(4分)(2009•呼和浩特)如图,哪一个是左边正方体的展开图()A.B.C.D.3.(4分)(2010秋•呼伦贝尔校级期末)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式子是()A.AD﹣CD=AB+BC B.AC﹣BC=AD﹣BD C.AC﹣BC=AC+BD D.AD﹣AC=BD﹣BC 4.(4分)(2010秋•西盟县期末)下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4分)时钟5点整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A.210°B.30°C.150°D.60°6.(4分)(2015秋•金乡县期末)如图,∠1=15°,∠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A.75°B.15°C.105°D.165°7.(4分)(2012秋•历下区期末)如图,点A位于点O的()方向上.A.南偏东35°B.北偏西65°C.南偏东65°D.南偏西65°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5分)有下列语句①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②线段AB是点A与点B的距离③取直线AB的中点④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其中正确的是.9.(5分)(2013秋•太原期末)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cm.10.(5分)(2012•瑞安市模拟)已知∠A=70°,则∠A的余角是.11.(5分)(2007•湘潭)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度.12.(5分)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6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47分)13.(11分)(2012秋•松桃县期末)如图,已知A、B、C三点.(1)画直线AC;(2)画射线BC;(3)画线段AB;(4)找出线段AB的中点D,连结CD;(5)画出∠ABC的平分线BE与AC相交于E,BE与CD相交于点F.14.(12分)如图,∠AOD=∠BOC=90°,∠COD=42°,求∠AOC、∠AOB的度数.15.(12分)已知:如图,∠AOB=75°,∠AOC=15°,OD是∠BOC的平分线,求∠BOD 的度数.16.(12分)(2015秋•祁阳县期末)如图,AD=DB,E是BC的中点,BE=AC=2cm,求线段DE的长.沪科版七年级上《第4章直线与角》2013年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4分)(2010•庆阳)小杰从正面(图示“主视方向”)观察左边的热水瓶时,得到的俯视图是()A.B.C.D.【分析】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解答】解:从上面看可得到图形的左边是一个小矩形,右边是一个同心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2.(4分)(2009•呼和浩特)如图,哪一个是左边正方体的展开图()A.B.C.D.【分析】本题考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在验证立方体的展开图式,要细心观察每一个标志的位置是否一致,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有图案的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展开图是D.故选D.【点评】易错易混点:学生对相关图的位置想象不准确,从而错选,解决这类问题时,不妨动手实际操作一下,即可解决问题.3.(4分)(2010秋•呼伦贝尔校级期末)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式子是()A.AD﹣CD=AB+BC B.AC﹣BC=AD﹣BD C.AC﹣BC=AC+BD D.AD﹣AC=BD﹣BC 【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依次进行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AD﹣CD=AB+BC,正确,B、AC﹣BC=AD﹣BD,正确;C、AC﹣BC=AB,而AC+BD≠AB,故本选项错误;D、AD﹣AC=BD﹣B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一点.4.(4分)(2010秋•西盟县期末)下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逐个进行判断.角要有顶点和边,还要注意表示角的字母的排列顺序.【解答】解:∵平角是由处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构成的角,不能将直线和射线混为一谈,∴图(1)中∠AOB是平角的说法正确;图(2)中,点A为顶点,可表示为∠CAB,∴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2个,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不仅要明确平角的定义,还要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当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顶点应置于中间位置.5.(4分)时钟5点整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A.210°B.30°C.150°D.60°【分析】时钟5点整时,钟表的时针指向数字5,分针指向12,根据钟面上每一大格的度数为30°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5点整时,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12,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因此5点整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5×30°=150°.故选C.【点评】考查了钟面角,本题是一个钟表问题,解题时经常用到每两个数字之间的度数是30度.借助图形,更容易解决.6.(4分)(2015秋•金乡县期末)如图,∠1=15°,∠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A.75°B.15°C.105°D.165°【分析】由图示可得,∠1与∠BOC互余,结合已知可求∠BOC,又因为∠2与∠COB互补,即可求出∠2.【解答】解:∵∠1=15°,∠AOC=90°,∴∠BOC=75°,∵∠2+∠BOC=180°,∴∠2=105°.故选:C.【点评】利用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来计算,本题较简单.7.(4分)(2012秋•历下区期末)如图,点A位于点O的()方向上.A.南偏东35°B.北偏西65°C.南偏东65°D.南偏西65°【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结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进行判断.【解答】解:点A位于点O的北偏西65°的方向上.故选B.【点评】结合图形,正确认识方位角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5分)有下列语句①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②线段AB是点A与点B的距离③取直线AB的中点④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其中正确的是④.【分析】根据线段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直线,线段的延长线等知识点判断即可.【解答】解:∵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①错误;∵线段AB的长是点A与点B的距离,∴②错误;∵直线没有长度,∴说取直线AB的中点错误,∴③错误;∵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正确,∴④正确;故答案为: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线段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直线,线段的延长线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9.(5分)(2013秋•太原期末)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6cm.【分析】理解线段的中点这一概念,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解答】解:CD=DB﹣BC=7﹣4=3cm,AC=2CD=2×3=6cm.故答案为:6.【点评】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一点.10.(5分)(2012•瑞安市模拟)已知∠A=70°,则∠A的余角是20°.【分析】根据互余的定义得出.【解答】解:根据定义∠A=70°的余角度数是90°﹣70°=20°.【点评】若两个角的度数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11.(5分)(2007•湘潭)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120度.【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及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2=30°,∠3=90°,∴∠1=∠2+∠3=90°+30°=120°.【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三角形外角的知识,由图可知,∠1=90°+30°=120°,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图.12.(5分)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6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72°.【分析】利用题中的关系“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6倍”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补角为(180°﹣x)余角为(90°﹣x),由题意得:180°﹣x=6(90°﹣x),180°﹣x=540°﹣6x,6x﹣x=540°﹣180°,5x=360°,x=72°.答:这个角的度数为72°.故答案为:72°.【点评】主要考查了利用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的从题中找出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从而计算出结果.互为余角的两角的和为9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度.三、解答题(共47分)13.(11分)(2012秋•松桃县期末)如图,已知A、B、C三点.(1)画直线AC;(2)画射线BC;(3)画线段AB;(4)找出线段AB的中点D,连结CD;(5)画出∠ABC的平分线BE与AC相交于E,BE与CD相交于点F.【分析】(1)根据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长画出直线AC即可;(2)根据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长的画出射线即可;(3)根据线段不是无限延长的画出线段即可;(4)找出AB的中点,画出线段CD即可;(5)画出∠ABC的平分线BE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14.(12分)如图,∠AOD=∠BOC=90°,∠COD=42°,求∠AOC、∠AOB的度数.【分析】(1)根据∠AOC=∠AOD+∠CO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2)根据∠AOD、∠COD、∠BOC、∠AOB四个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的度数360°解答.【解答】解:如图,(1)∵∠AOD=90°,∠COD=42°,∴∠AOC=∠AOD+∠COD=90°+42°=132°;(2)∵∠AOD+∠COD+∠BOC+∠AOB=360°,∴∠AOB=360°﹣∠AOD﹣∠COD﹣∠BOC,=360°﹣90°﹣42°﹣90°,=138°.故答案为132°、138°.【点评】本题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和圆周角等于360°求解,是基础题,关键在于读懂图象.15.(12分)已知:如图,∠AOB=75°,∠AOC=15°,OD是∠BOC的平分线,求∠BOD 的度数.【分析】利用角与角的和差关系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解答】解:∵∠AOB=75°,∠AOC=15°,∴∠BOC=∠AOB﹣∠AOC=75°﹣15°=60°,∵OD是∠BOC的平分线,∴∠BOD=∠BOC=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知识点,比较简单.16.(12分)(2015秋•祁阳县期末)如图,AD=DB,E是BC的中点,BE=AC=2cm,求线段DE的长.【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可知,要求DE的长可以用AC长减去AD长再减去EC 长或者用DB长加上BE长.【解答】解:由于BE=AC=2cm,则AC=10cm,∵E是BC的中点,∴BE=EC=2cm,BC=2BE=2×2=4cm,则AB=AC﹣BC=10﹣4=6cm,又∵AD=DB,则AB=AD+DB=AD+2AD=3AD=6cm,AD=2cm,DB=4cm,所以,DE=AC﹣AD﹣EC=10﹣2﹣2=6cm,或DE=DB+BE=4+2=6cm.故答案为6cm.【点评】本题考查求线段及线段中点的知识,解这列题要结合图形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寻找所求与已知线段之间的关系,最后求解.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anchong;lf2-9;wdxwwzy;lbz;CJX;HJJ;mmll852;wdxwzk;zjx111;feng;郝老师;HLing;sd2011;星期八;Linaliu(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6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