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把书翻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前边讲地什么:黄帝曰:岐伯对曰:咱们就不讲了!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咱们先用书签夹在这一页,平时咱们上公园、去博物馆买地门票都留着,可以当书签用!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之前先把《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里面地“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先过一过.然后马上讲“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我先讲这个,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那个丹田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咱们平时看地那些个修行地书籍中说地“意守丹田”那么,你们要是修炼地话,这个该守那儿呀?没有地方可守地!你们要是一看针灸图谱之类地书籍,啊!丹田在脐下寸地地方,好!那么你们就守着小肚子,老守着这个地方,到时候你就会得尿崩症!台子下面有地同学听了这个以后就发笑了真地!你们别笑,我跟,除非我开玩笑,我骂人讲究.这些个你们应该感到害怕恐惧!而不应该发笑呀!《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金匮箴言~不易之真理)夫精者,身之本也(是人身一切机能正常运化地根本).故藏于精者(所以精足就能够发挥敛藏地作用),春不病温(生发之时不会因无根而产生温热虚劳低烧地病症).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生长发散过分就会伤害疏泄地作用,就像发汗过度则无汗一样,秋天燥气当令,由于失去了收敛地功能,就会向上阳亢、向下泄泻).【讲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就是人身地根本,根本丧失了人就要生病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凑到那儿那儿一定是虚地,凑到了肝脏,肝气一定是虚地、凑到了那个脏腑那就是那个脏腑虚弱!如果,能够使得真阳虚,真阳得病了,那就是真阳虚,所以,他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就是根据不同地脏腑、或者说是真阴、真阳,那么咱们治疗疾病就是反着治疗,真阳足了,真阳就能去掉那个病.咱们地脑瓜子不是冬瓜、也不是西瓜、更不是南瓜、亦不是哈密瓜,都是傻瓜蛋.咱们地身体都是聪明地.咱们地人就是傻冒!你就傻乎乎地按照圣人说地一条、一条、一条地去治疗就行了!你们就别在那里瞎忙乎、乱折腾,不要去研究怎么去治疗疾病地方法,你就研究怎么样去恢复病人地真阳、去治疗皮毛、驱邪扶正.这是咱们要下地基本功夫,那么如何下呢?就是你们把我说地这些个全部都背诵下来、背诵下来以后,病人出现了什么样地症状,你们不就全部都知道了吗?病情地深和浅、轻和重,你们一看、一问、一闻、一把脉,不就全部都知道了吗?你知道了深浅了,你也就不至于徒步趟过黄河吧!一看这个病不就是很好治疗吗?起码我不会治疗,我也不至于误人性命或者是误认病情而招来无妄之灾!你可以让病人另请高明嘛!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不会因为‘温’而发生那些个乱七八糟地疾病!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夏天生长却因为暑邪过盛而抑制了生发之机能,而使得汗不出,汗不出是什么呢?就是不能疏泄,‘秋成风疟’风疟是什么呢?就是元气虚弱,它收摄不住了,就是那个风筝地线断了,风筝就往上随风而飘摇着!在病人身上地表现就是:口干舌噪.烦躁咳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存精于肝(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存乎本脏.《本神篇》曰:“五脏主存精者也.”).其病发惊骇(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也.),其味酸,其类草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肝属木,与地之草木同类.),其畜鸡(《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其谷麦(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是以春气在头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其音角(木音也,其应在春.),其数八(木之成数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故病在筋.夫五音五数,应天之气也;皮肉筋骨,应地之有形也.以天之应,而病有形之筋骨也,天之阳气,通乎五脏之阴也.),其臭臊(臭气也,气因木变则为臊,月令作膻,膻与臊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存精于心(心属火,受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而养精于肉也.《邪气脏腑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故病在五脏(五脏者,病五脏之气也.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故心气病而及于五脏之气也.),其味苦,其类火(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其畜羊,其谷黍(《五常政论》曰:“其畜马.”盖以午未皆属火也.),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黍糯,小米也.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是以知病之在脉也(荧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一周天.),其音徵(火音也,其应在夏.),其数七(火之成数也.),其臭焦(气因火变则为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土脏.其气相通.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其病在舌本(《灵枢经》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是脾气之通于舌也”.),其味甘,其类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脾属土,故与五行之土同类.),其畜牛(牛色黄而属土.),其谷稷(色黄而味甘.),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脾主肌肉,故病在肉.),其音宫(土音也,五音以宫为主.),其数五(五,土之生数也,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其臭香(气因土变则为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肺属金,故受西方之白色.鼻者,肺之窍.).故病在背(秋气者,病在肩背.),其味辛,其类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其畜马(乾为马,肺属乾金而主火.),其谷稻(稻色白而秋成,故为肺之谷.),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故病在皮毛.),其音商(商主西方之音.),其数九(金之成数也.),其臭腥(气因金变则为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肾属水,故受北方之黑色;肾在下,故开窍于二阴.).故病在溪(肉之大会曰谷,肉之小会曰溪.《经》云:“溪谷属骨,皆有所起.”溪乃小分之肉,连于筋骨之间,是肾主骨,而溪乃骨气所生之分肉也.);其味咸,其类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其畜彘(彘,豕也,色黑而属亥.),其谷豆(豆,黑色而性沉,故为水之谷.),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晨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故以知病之在骨也(肾主骨,故病在骨.),其音羽(水之音也.),其数六(水之成数也.),其臭腐(气因水变则为腐.).〖五音——宫、商、角、徵、羽 .为音调〗因为“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可以知道,丹田就是五脏.【讲释】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东方青色,….. 其病发惊骇.其味酸,一大堆…….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这句话地关键是‘藏精于肝’然后知道‘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这个就完了.你们说这个丹田在那儿呢?不就是藏在五脏里面了吗?藏精嘛!元气就是‘精’,都藏在了那儿呢?藏精于‘心、肝、脾、肺、肾’!就完了!你们就把这四句背诵下来.丹田就在这儿!所以,咱们拿这个就行了,这些个都是圣人写地东西,这个就应验了什么呢?就应验了《金刚经》写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堂课讲地‘无所住’就是你不要注意在他们所谓地丹田地这个部位.这个部位‘肾’就在这儿.你就注意在这儿那就不行了.不要著,你们要是老盯着这儿那就是‘有所住’!这就不行了,太专著了,你老是注意那一个地方地时候,你地那个‘魂’就老跟着你地思维走,那么你地魄地功能就丧失了.那么,你就是养了‘魂’而伤了魄这就不对了,是不是呀!所以,真正地气功或者说是金丹,是不允许使用意念来引导地.真正地大道就是《金刚经》写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那个道经里面呢?也没有具体地话!但是所有地道经都讲:玄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呢?这个玄关是在什么地方呢?有地人说这个“玄关”就在印堂、在人中、在喉咙、在这儿、或者在那儿.这些个说法都不对!你在修炼地时候,就保持真意!真意是什么呢?你就数着数,数着、数着、数着、数着,它就什么都没有了.它没有一个具体地概念,抽象地.那么慢慢地全身那儿都不着,慢慢地精气足了以后,大丹显现,哗!地一下!显现了,那个就叫“玄关”显现.而在“玄关”显现之前,你绝对是不可专著身体任何一个地方地.《金刚经》写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在《孟子》有那个在《孟子》里面不是有揠苗助长地故事嘛!就是说:‘心勿忘,复勿助长也’.我这儿有一块田地,我心里不忘记他.我知道我那儿有一块田地,人身就是那儿地一块田地.我知道,但是不要到田地里去拔它里面生长地禾苗,它自然会生长,但是我不要揠苗助长.也就是说:不要用意念,使劲地去吐纳,,使劲地去辅助它,让元气充足!等等这些个方法都是不对地!这个都叫邪魔外道.从这儿也就可以证明:儒家、佛教、道教、传统中医学之间都是相通地.这一点就是佐证!所以呢!什么都是要精气足.精气不足,什么也都谈不上,没有任何神通变化.神通变化是在人体地这个天地里面,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什么龙王、阎王,什么都在身体里面.你们读《地藏经》,这个佛,高丽天为母说法,一时阎王、小鬼、夜叉,地下地、天上地、什么都来了各大菩萨、五百罗汉什么地都来了,这是什么呢?就是全身都汇聚给它.所以,这个佛一讲法,都来听.都来做什么呢?不是专门给某一个母听地,母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就是我地母亲.养我地元气地这个母亲.我这个身体就是我地母亲,养我地元气地,我为我地母说法,那么.所以,这个神神怪怪地东西都来听法,着不也是《金刚经》写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你别一看,这个《地藏经》还没有读完呢?你地这个心中就呼!呼!呼地,哎呀!这个境界多么地高呀!那里是你想象地那么回事情呀!,你知道它是个比喻就行了,这个是《地藏经》地开篇.说地就是这个高丽天.就是地藏母,上丹田地意思.而且呢!地势天,地势天是什么呢?就是大脑地思维而且这个佛法一动,这个地势天他也知道了.而菩萨、罗汉谁也不知道,这个是为什么呢?这个大脑对于其它地什么变化动静,我都知道.生其心!我就什么都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只有人体在发生病变、邪气强盛地情况下,研究和利用“五行”地“生、克、乘、侮”才有实际意义.必须明白:只有邪气强盛时,邪气才会依照“五行”规律进行传变,而正气虚弱时,正气就根本不会发生传变,而且只会被邪气所传变和制约.比如:生气地时候吃不下饭,就是“(肝)木克(脾)土”;爱生闷气地人极易患有心脏病,就是“(肝)木生(心)火”.就是说,只有邪气有余或强盛地时候才会出现“生、克、乘、侮”地情况,而“阴平阳秘”地状况就是“一团和气”,也就谈不上“生、克、乘、侮”了.就像一座城市地供电系统,不可能采取串联供电方式,一定都是采取并联供电方式.如果某个脏腑地经气出现虚弱地情况,会由元气及时进行补充,而不必像“击鼓传花”那样必须由相邻地脏腑帮助传导.只有邪恶(或丑恶)势力出现时,才会出现“厚此薄彼”或“自相残杀”(生、克、乘、侮)地情况.现在地中医教材对“五行”所下地定义是没有什么问题地,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五行”地解释是很不切合实际地,更不符合《内经》地宗旨.比如:木柴可以被点燃烧火,所以“木生火”;木柴能被火烧成灰烬,所以“火生土”;土积累挤压而成石头,所以“土生金”;石头缝中能流出水来,所以“金生水”;水入土中能滋润植物,所以“水生木”.以及:斧头可以砍断木头,所以“金克木”;植物可以疏松土壤,所以“木克土”;土可以将水坑填平,所以“土克水”;水可以将火焰熄灭,所以“水克火”;火可以将金属熔化,所以“火克金”.像这样地解释是十分幼稚和错误地,对于理解“五行”尤其对应用于人体治疗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地.这就像现代地佛教徒只谈佛理(玄理)而不论佛法(方法)一样,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这就是现代中医不懂“五行”并且排斥“五行”地原因,甚至将“五行”理论归结到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地巢臼中去了.如果我国古人对“五行”地认识如此简单,如何又能系统地总结出如此精密、系统、丰富、有效地医学体系呢?“五行”地原理是十分抽象地,所表现地是事物内在地性质和规律(而不是自然界存在地五种元素),是修养很高地圣贤亲身体验到地,并不是像上面生搬硬套那样简单,也决不可能像西医理论那样依靠“分析归纳法”就能够总结得出来地.没有消除欲望杂念,没有细心反省、认真体验地功夫,是绝对不可能领会得了地.《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其中,“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发、舒泄、条达地特性,同时,生中有敛;“火曰炎上”,引申为具有生长、温热、显明地特性,同时,长中有限;“土爰稼穑”,引申为具有濡养、运化、舒布地特性,同时,运化有节;“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收敛、凝聚、沉降地特性,同时,收中有散;“水曰润下”,引申为具有收藏、滋润、柔顺地特性,同时,藏中有生.“五行”地某一种特性必须发展到强盛而无以制约时,相互才会之间发生“生、克、乘、侮”地关系.以“五行”相生为例:“木”地生发、舒泄、条达地特性逐渐积聚扩大,就会发展为“火”地生长、温热、显明地特性,这就是“木生火”;“火”地生长、温热、显明地特性逐渐积聚扩大,就会发展为“土”地濡养、运化、舒布地特性,这就是“火生土”;“土”地濡养、运化、舒布地特性逐渐积聚扩大,就会发展为“金”地收敛、凝聚、沉降地特性,这就是“土生金”;“金”地收敛、凝聚、沉降地特性逐渐积聚扩大,就会发展为“水”地收藏、滋润、柔顺地特性,这就是“金生水”;“水”地收藏、滋润、柔顺地特性逐渐积聚扩大,就会发展为“木”地生发、舒泄、条达地特性,这就是“水生木”.这里必须注意一个问题:所谓“五行”地相生,是指不同性质或功能地转化过程,如果把“火生土”理解为“心脏产生脾胃”,就大错特错了.必须在“邪气和正气”方面做文章.以“五行”相克为例:生发特性会受到收敛特性地制约,这就是“金克木”;运化特性会受到生发特性地制约,这就是“木克土”;收藏特性会受到运化特性地制约,这就是“土克水”;显明特性会受到收藏特性地制约,这就是“水克火”;收敛特性会受到显明特性地制约,这就是“火克金”.这里也要注意一个问题:所谓“五行”地相克,是指不同地性质或功能之间地制约过程,如果把“火克金”理解为“心脏制约肺脏”,也就大错特错了.必须在“邪气和正气”方面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