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把书翻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前边讲的什么:黄帝曰:岐伯对曰:咱们就不讲了!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咱们先用书签夹在这一页,平时咱们上公园、去博物馆买的门票都留着,可以当书签用!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之前先把《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里面的“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先过一过。
然后马上讲“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我先讲这个,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那个丹田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咱们平时看的那些个修行的书籍中说的“意守丹田”那么,你们要是修炼的话,这个该守那儿呀?没有地方可守的!你们要是一看针灸图谱之类的书籍,啊!丹田在脐下1.5寸的地方,好!那么你们就守着小肚子,老守着这个地方,到时候你就会得尿崩症!台子下面有的同学听了这个以后就发笑了真的!你们别笑,我跟,除非我开玩笑,我骂人讲究。
这些个你们应该感到害怕恐惧!而不应该发笑呀!《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金匮箴言~不易之真理)夫精者,身之本也(是人身一切机能正常运化的根本)。
故藏于精者(所以精足就能够发挥敛藏的作用),春不病温(生发之时不会因无根而产生温热虚劳低烧的病症)。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生长发散过分就会伤害疏泄的作用,就像发汗过度则无汗一样,秋天燥气当令,由于失去了收敛的功能,就会向上阳亢、向下泄泻)。
【讲释】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就是人身的根本,根本丧失了人就要生病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凑到那儿那儿一定是虚的,凑到了肝脏,肝气一定是虚的、凑到了那个脏腑那就是那个脏腑虚弱!如果,能够使得真阳虚,真阳得病了,那就是真阳虚,所以,他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就是根据不同的脏腑、或者说是真阴、真阳,那么咱们治疗疾病就是反着治疗,真阳足了,真阳就能去掉那个病。
咱们的脑瓜子不是冬瓜、也不是西瓜、更不是南瓜、亦不是哈密瓜,都是傻瓜蛋。
咱们的身体都是聪明的。
咱们的人就是傻冒!你就傻乎乎的按照圣人说的一条、一条、一条地去治疗就行了!你们就别在那里瞎忙乎、乱折腾,不要去研究怎么去治疗疾病的方法,你就研究怎么样去恢复病人的真阳、去治疗皮毛、驱邪扶正。
这是咱们要下的基本功夫,那么如何下呢?就是你们把我说的这些个全部都背诵下来、背诵下来以后,病人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你们不就全部都知道了吗?病情的深和浅、轻和重,你们一看、一问、一闻、一把脉,不就全部都知道了吗?你知道了深浅了,你也就不至于徒步趟过黄河吧!一看这个病不就是很好治疗吗?起码我不会治疗,我也不至于误人性命或者是误认病情而招来无妄之灾!你可以让病人另请高明嘛!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不会因为‘温’而发生那些个乱七八糟的疾病!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夏天生长却因为暑邪过盛而抑制了生发之机能,而使得汗不出,汗不出是什么呢?就是不能疏泄,‘秋成风疟’风疟是什么呢?就是元气虚弱,它收摄不住了,就是那个风筝的线断了,风筝就往上随风而飘摇着!在病人身上的表现就是:口干舌噪。
烦躁咳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存精于肝(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
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
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存乎本脏。
《本神篇》曰:“五脏主存精者也。
”)。
其病发惊骇(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也。
),其味酸,其类草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肝属木,与地之草木同类。
),其畜鸡(《易》曰:“巽为鸡。
”东方木畜也。
),其谷麦(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
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
),是以春气在头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
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
),其音角(3木音也,其应在春。
),其数八(木之成数也。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故病在筋。
夫五音五数,应天之气也;皮肉筋骨,应地之有形也。
以天之应,而病有形之筋骨也,天之阳气,通乎五脏之阴也。
),其臭臊(臭气也,气因木变则为臊,月令作膻,膻与臊同。
)。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存精于心(心属火,受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而养精于肉也。
《邪气脏腑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别气者,心主之气也。
)。
故病在五脏(五脏者,病五脏之气也。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故心气病而及于五脏之气也。
),其味苦,其类火(炎上作苦,火之味也。
),其畜羊,其谷黍(《五常政论》曰:“其畜马。
”盖以午未皆属火也。
),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黍糯,小米也。
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
),是以知病之在脉也(荧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一周天。
),其音徵(5火音也,其应在夏.),其数七(火之成数也。
),其臭焦(气因火变则为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土脏。
其气相通。
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
)。
其病在舌本(《灵枢经》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是脾气之通于舌也”。
),其味甘,其类土(土爰稼穑se,稼穑作甘。
脾属土,故与五行之土同类。
),其畜牛(牛色黄而属土。
),其谷稷(色黄而味甘。
),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脾主肌肉,故病在肉。
),其音宫(1土音也,五音以宫为主。
),其数五(五,土之生数也,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其臭香(气因土变则为香。
)。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肺属金,故受西方之白色。
鼻者,肺之窍。
)。
故病在背(秋气者,病在肩背。
),其味辛,其类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其畜马(乾为马,肺属乾金而主火。
),其谷稻(稻色白而秋成,故为肺之谷。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故病在皮毛。
),其音商(2商主西方之音。
),其数九(金之成数也。
),其臭腥(气因金变则为腥。
)。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肾属水,故受北方之黑色;肾在下,故开窍于二阴。
)。
故病在溪(肉之大会曰谷,肉之小会曰溪。
《经》云:“溪谷属骨,皆有所起。
”溪乃小分之肉,连于筋骨之间,是肾主骨,而溪乃骨气所生之分肉也。
);其味咸,其类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其畜彘(zhi 彘,豕也,色黑而属亥。
),其谷豆(豆,黑色而性沉,故为水之谷。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晨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故以知病之在骨也(肾主骨,故病在骨。
),其音羽(6水之音也。
),其数六(水之成数也。
),其臭腐(气因水变则为腐。
)。
〖五音——宫1、商2、角3、徵5、羽6 。
为音调〗因为“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可以知道,丹田就是五脏。
【讲释】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东方青色,….. 其病发惊骇。
其味酸,一大堆…….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这句话的关键是‘藏精于肝’然后知道‘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这个就完了。
你们说这个丹田在那儿呢?不就是藏在五脏里面了吗?藏精嘛!元气就是‘精’,都藏在了那儿呢?藏精于‘心、肝、脾、肺、肾’!就完了!你们就把这四句背诵下来。
丹田就在这儿!所以,咱们拿这个就行了,这些个都是圣人写的东西,这个就应验了什么呢?就应验了《金刚经》写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上堂课讲的‘无所住’就是你不要注意在他们所谓的丹田的这个部位。
这个部位‘肾’就在这儿。
你就注意在这儿那就不行了。
不要著,你们要是老盯着这儿那就是‘有所住’!这就不行了,太专著了,你老是注意那一个地方的时候,你的那个‘魂’就老跟着你的思维走,那么你的魄的功能就丧失了。
那么,你就是养了‘魂’而伤了魄这就不对了,是不是呀!所以,真正的气功或者说是金丹,是不允许使用意念来引导的。
真正的大道就是《金刚经》写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那个道经里面呢?也没有具体的话!但是所有的道经都讲:玄关。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呢?这个玄关是在什么地方呢?有的人说这个“玄关”就在印堂、在人中、在喉咙、在这儿、或者在那儿。
这些个说法都不对!你在修炼的时候,就保持真意!真意是什么呢?你就数着数,数着、数着、数着、数着,它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