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研究方法
目 的:训练学员在野外眼睛观察,快速捕捉运 动动物特征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12
观察动物
1 观察法
13
你看清楚了吗?
请不要讨论!
14
1 观察法
1.3 动物行为观察
1.3.1 动物行为分类 (1) 生存行为 取食、排泄、休息、奔跑等; (2) 繁殖行为 求偶、交配、分娩、育幼等; (3) 社会行为 对抗、争斗、通讯、聚群等。
一致。
样地为长条形。 将样地分成若干 等份,由抽样比 率决定距离或间 隔,然后按这一 相等的距离或间 隔抽取样方。
2 调查法
38
2 调查法
2.1.3 样方法
抽样方式
五点式 (正方五点式,线形五点式) 棋盘式 单对角线式 直行式 (完整平行线式,间隔平行线式) 双对角线式 “Z”形式
39
1.3.3 动物行为观察的大致流程
1 观察法
锁定 观察 目标
进一步观察
食性 活动规律 交往、繁殖
通讯
采用的方法
扫描取样法 目标取样法 随机取样法
17
1 观察法
1.4 行为观察方法
1.4.1 随机取样法
主要在预观察中较为常用,实际上是在研究 初期对动物的行为习性不太熟悉的情况下 所采用的一种记录方法。特点表现为:
8:45
1 3 5 3 3 4 3 41 3 5 34 3 3 1
8:50
3 4 1 3 5 3 3 41 3 2 43 3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0
3 1 1 3 5 3 2 12 4 3 35 1 3 5
规范记录数据,尽可能保持每次观察所获数据类型 保持一致。
19
1 观察法
1.4.1 随机取样法
表3 猕猴行为调查随机取样表
记录者 气温
柯言 27℃
日期 备注
2005. 3. 4.
地点
阴天,偶有小雨
昆明园通山动物园
行为发生时间 对象 行为类型 持续时间 行为描述
10:25:30 10:25:45 10:26:15 10:27:15 10:28:00
15
1 观察法
1.3 动物行为观察
1.3.2 预观察 行为研究之前需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有一个全面
了解,即预观察,其步骤如下: (1) 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全部行为类型 (2) 准确定义每一类行为 (3) 对已发生的行为作量化分析,包括行为发
生的频率、潜伏期、持续时间、强度等
16
1.3 动物行为观察
适用于难以观察到的种类
47
2 调查法
2.1.4 标志重捕法
例:对湖北大冶保安湖一湖叉内的二龄河蟹种 群数量调查 ,研究者与5月4日-6日,在一 围拦小湖叉中捕获的256只河蟹中选取199只 作为标志样本放入湖叉。5月7日-28日,每 天于8:00- 9:00 进行回捕,记数后将河 蟹放回。运用相应公式计算出湖汉内河蟹的 总数为7 013只 (金刚,1999) 。
2 调查法
动物学研究中,通常要对一个地区的生物 多样性、种群密度、种群所栖息的植被 类型和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计数法
访问法
32
2.1 计数法
2 调查法
2.1.1 直接计数法
在一定区域内直接点数统计动物的全部数量
➢ 一些栖息地范围有限的大型兽类 ➢ 小范围内的数量调查
特点
➢ 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 ➢ 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耗费较长的时间。
“百千万”科技教师培训
动物学研究方法
周伟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650224)
Tel: 0871-6450086 Email: weizhouyn@
1
主要内容
1 观察法 2 调查法 3 实验法 4 标本采集与制作
2
第一单元 观察法
3
1 观察法
1.1 观察与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客观地观察发生的事件
时间:9:00 - 12:00 行为类型:饮食、移动、休息、鸣叫
29
1 观察法
练习1-4 随机取样观察与记录
讨论形成授课者的一般行为分类定义 请分组派代表展示“练习1-3”的结果 下面的学员运用随机取样法记录各位展示者
的行为 比较各陈述人的行为差异
30
第二单元 调查法
31
2 调查法
对16只小狗作行为 扫描取样 (图7)
行为分别定义为 1取食、2行动、 3休息、4玩耍、 5争斗。
调查时间为2小 时,间隔时间为 5分钟。
扫描方向
1 观察法
视线
狗
观察者
观察场所
图7 扫描取样示例
23
1 观察法
1.4.2 扫描取样法
表4 野生动物行为调查扫描取样表
记录者 柯言
日期
2005. 3. 28.
9
练习1-1 听声练习
1 观察法
根据声音特征辨别动物。请说出下列4种不 同的鸟叫声各属于哪种鸟类:
A 野鸽 B 麻雀 C 家燕 D 布谷鸟
1
2
3
4
答案:1-C ;2-B;3-D; 4-A
10
练习1-2 特征描述
1 观察法
请根据主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等,参考 下图和生活经验,描述麻雀的主要特征。
依次将一群动物的各个个体观察一遍 循环往复
26
1 观察法
1.4.3 目标取样法
假设对一群猕猴行为作目标取样 需预先观察猕猴发生的所有行为,定义各行为 对每一观察者编号 若从早晨开始观察
➢ 先选定观察1号猕猴,观察时间10分钟,间隔5分钟 ➢ 第二次观察2号动物,观察时间仍是10分钟,间隔5分钟 ➢ …… ➢ 直至该群每个个体均被观察一遍后再重复一次观察,使所
有的观察对象在一天不同的时间内都有行为记录
27
1 观察法
1.4.3 目标取样法
例:对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食物选择 的调查研究,采 用目标取样法记录白眉长臂猿取食的种类、取食部分、取食 地点,以及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等 (张兴勇,2008) 。
28
1 观察法
练习1-3 制作动物行为记录表
假设用扫描取样法观察昆明动物园猕 猴的行为,请设计行为记录表。
21
1.4 行为观察方法
1 观察法
1.4.2 扫描取样法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以观察者自身为圆心,顺固定的方
向扫视某群动物,并记录下全部个体的活动状态。 应用:记录动物某个时间段内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活动。
对研究个体编号
观察取样期
记录行为
预观察及行为编码
间隔期
22
1.4 行为观察方法
1.4.2 扫描取样法
A 挑衅 A 打斗 A 驱赶 A 打斗 A 返回
15秒 30秒 60秒 45秒 60秒
B与C在打闹中开始撕咬,A制止,并对C挑衅 A开始撞击C,并撕咬对方 C开始逃跑,A追赶,并不定嘶叫 再次缠斗在一起 缠斗结束,A获胜,返回B所在地休息
20
1 观察法
1.4.1 随机取样法
例:对半圈养条件下东北虎繁殖期的行为 时间分配 研究,研究者采取随机取样 法对东北虎的行为和活动规律进行预 观察,只要东北虎发生某种行为,就 记录下行为的类型和时间 (滕丽微, 2003) 。
地点
昆明园通山动物园
调查时间 8:30-10:30
间隔时间
预观察中发现各行为的持续时间在3-6分钟,故间隔时间 定为5分钟扫描一次
对象
时间点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8:35
1 2 3 4 1 3 5 32 1 2 43 1 2 4
8:40
3 1 4 3 4 1 3 53 4 1 35 3 4 1
参考答案:麻雀主要栖息于居 民点和田野附近。体型较小, 羽毛为褐色,脸颊部左右各 一块黑色大斑,嘴短呈圆锥 型。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 前进,不耐远飞,鸣声法
练习1-3 快速捕捉动物的识别特征
活 动:看电脑或幻灯里的某种动物图像5秒钟, 关掉图像,休息10分钟后。根据刚才的观察,用 草图和文字记录所见动物的形态特征。然后再与 图片进行对比,检查记录正误情况。主讲人总结 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途径: 自身感官
直接观察法
借助仪器
间接观察法
应用: 动物的习性和行为研究
优点: 观察结果真实自然
缺点: 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只反映“是什么”, 不能说明“为什 么”.
4
1.2 研究对象锁定
1 观察法
野外少有机会能近距离仔细观察动物的全部外型特征, 稍瞬即逝,因此必须尽快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
活动的生境或具体场所
2.1.2 样线 (带) 法
样线法 (带) 指在一定区域内取直线 (带) (用测 绳、卷尺等),沿线记录此线 (带) 所遇到的 动物的方法。
例:对广西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 调查者在一定区域内设置88条长 7km,单侧 宽为 80m 的样带,用一定的速度沿样带行 走,一路记录在样带中出现的黑颈长尾雉的 数量 (周天福,2005) 。
2 调查法
2.1.3 样方法
例: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采用等 距法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 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 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40
2 调查法
2.1.3 样方法
例:对白眉长臂猿春季栖息地的植被调查,采 用5点取样法搜集白眉长臂猿生境的植被数 据(白冰,2008) 。
33
2.1 计数法
2.1.1 直接计数法
例:对海南坡鹿的数量调查 先了解哪些地段生活着坡鹿 抽调一定的人力逐块计数 最后得到坡鹿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