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按照市局“关于报送纳税评估优秀案例及评估模型的通知”要求,为有效解决纺纱行业税源监控工作中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提升税源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税源控管,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调查、研究、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该模型。
一、行业特点:纺纱企业以纯棉、化纤为主要原材料,电为主要动力,经过清理、前纺、后纺、细纱等工序生产出筒子纱、筒子线。
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分环锭纺和气流放两种类型,主要生产品种有10支、17支、21支、24支、32支、40支等。
该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对生产条件有一定要求(如车间的温度、湿度、工人的熟练程度等);既可连续生产,也可单环节生产,产出物既可做产成品出售,也可作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各环节生产工艺均有所差异;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投入与产出有较为固定的数量关系,部分废料可以再利用或者出售。
二、生产工艺流程(一)环锭纺生产工序:1、清花。
即清除棉花或化纤中的杂质,并开松成卷。
2、梳棉。
即在清花的基础上,二次清除杂质,将原料梳理成条。
3、并条。
就是将棉条牵伸并合,成条卷绕。
4、粗纱。
就是将卷绕的棉条初次牵伸成形。
5、细纱。
就是将粗纱再次牵伸成细纱。
6、落筒。
就是将细纱圈绕于塔形的纸筒上,即可成品入库或用于织布。
主要工艺流程:(二)气流纺生产工序:与环锭纺相比,则是简并了粗纱和细纱两道工序。
气流纺一般生产纱的支数在10支以下,由于产品市场需求不大,使用该工艺者较少。
主要工艺流程为:三、税收监控重点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企业作为我县的龙头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纺纱行业实现税收占税收收入的42。
76%,成为拉动我县财税增收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我县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纺纱企业的盲目上马,以及个别的地方保护主义,使税源管理难度加大,税收管理漏洞日益显现,从而导致有的经营者利用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不记收入等手段偷逃税款。
因此,对纺织行业的税收征管中应该重点监控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能力。
利用机器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测定产量,纺织业企业一般不停产,并且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投入与产出有较为固定的数量关系,及时、准确把握企业机器的生产时间,单车生产量和机器的停开数量,确定企业的生产产品数量。
(二)存货情况。
税收管理员应不定期盘存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查看企业的实际存货与“原材料”、“产成品”明细帐是否相符,以控制其进项和销售情况。
(三)发票取得和开具。
通过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对比,防止虚开发票、取得虚假进项发票,监控企业销售收入是否全部开具发票。
农购发票是纺织企业偷税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大对农购发票的管理,监控企业开具农购发票收购原材料的对象,监控企业开具农购发票的价格和当期市场价格是否相符,监控企业开具农购发票是否存在汇总填开的现象,从源头上控制企业虚开农购发票,取得虚假进项的行为。
(四)物耗情况。
棉纺产品耗用皮棉与成品的产出有相对固定的数量比例关系,例如棉纺21支吨纱耗棉1.12吨,耗用纸管600个、内包装袋600个、外包装袋40个。
税收管理员应参照测定的投入产出比例监控企业的实际物耗比,防止利用农副产品收购单自行提高收购价格,虚开收购数量,虚抵进项税额。
(五)能耗情况。
棉纺产品耗用电量与成品的产出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特别是一般纳税人,每月的生产用电全部申请抵扣进项,一般用电抵扣的进项不可能小于实际耗用,监控其电费使用情况,以控制其产量。
(六)下脚料销售情况。
企业是否存在销售破籽棉、斩刀棉、落地面、包皮、废铁丝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否与产品的成品率相匹配。
(七)产品的支数,即纺织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规格。
纺织企业生产产品灵活性较大,产品的支数不同,销售价格差异较大,所以要对企业进行严密监控,防止企业申报销售价格与实际销售的产品价格不符。
四、涉税税收收入方面的特点从行业特点和税收收入的关系角度分析,影响纺织企业收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纺纱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受原料(如皮棉的品质、水分大小、衣分高低、纤维长短等)、设备、技术和工艺等因素影响,投入产出比的浮动有一定的幅度。
(二)吨纱耗用电量较为固定,吨纱用电量与所用原料基本无关,但与纱的支数即纱的粗细有很大关系,不同支数纱的用电量可以21支纱为基准进行换算。
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对用电量有一定影响,机器越新,吨纱的耗用量越小。
不同原料的纱,进行普梳或精梳,吨用电量有一定关系。
(三)由于原材料、包装物、辅助材料和包装物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产品生产成本也不相同。
(四)纺纱企业的原材料价格直接受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市场的影响,价格的高低对销售收入、企业货币资金周转速率产生重要影响,原材料价格同时又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宏观调整政策的影响,纺织企业的销售收入随之波动,税收收入也就产生起伏变化。
五、信息采集(一)信息内容:1、静态信息包括:企业的成立时间、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地址、全部银行账号、投资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台数、主要生产工艺和流程、产品品种、生产纱支类型、生产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吨纱所耗原材料吨数、生产吨纱所耗耗电度数、生产吨纱机物料消耗以及支付工人的工资数等。
2、动态信息包括:生产人员的数量、固定费用支出、设备台数变动、设备正常生产台数、当期生产产品品种(棉纺、混纺、化纺、气流纺等)、当期生产的纱支类型(21支、24支、32支、40支、60支等类型)、产成品库存以及成品纱不同时期的销售价格、生产纱锭数量及销量、销售渠道,产成品库存量、销售价格、销售收入、销项税额,原材料的购进数量及价格、进项税额等。
3、不同类型停产的信息采集和确认。
信息采集人员在企业停产报告上,必须署明停产类型及详细数据(停业期间、停业台数等)。
(1)完全停产的:是指企业前纺、后纺设备全部停止生产,设备上不存有原材料和半成品,视为正常停产。
(2)部分设备停产的:是指企业部分设备停止生产,在申请期内不再启动。
(3)循环停产的:是指企业由于产品滞销、价格下降、或前后纺设备不配套,轮流循环开启设备。
(4)班次停产的:是指企业由于产品滞销、设备损怀、停电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班次停产,按正常生产征税。
(5)对设备年底平车的说明具体情况。
(6)企业后纺设备(指细纱机)安装完毕,前纺设备虽未安装,但启动新安装细纱机的。
4、凡委托加工产品符合委托加工条件的,应提供以下条件:(1)委托方需出示所在地税务机关外出委托加工证明;(2)委托加工业务合同必须公证。
六、指标分析(一)主要分析方法1、单位产品耗能测算法:是指根据纳税人从事工业生产耗用的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标准,来计算产品产量,测算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税额的一种方法。
2、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法:是根据纳税人拥有的机器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测定产品产量,测算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税额的一种方法。
3、单位产品耗能测算法:是指根据纳税人从事工业生产耗用的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标准,来计算产品产量,测算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税额的一种方法。
4、盘存测算法:是指通过对产品、商品、原材料库存的盘点,核查产品、商品库存帐及明细账,测算销售数量从而测算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税额的一种方法。
(二)监控指标分析1、当期生产产量的分析:平均日产量=纱锭数×定量(百米纱克数)×前罗转速×纺纱系数×平均日工作时间×运转效率×时间效率当期生产产量=纱锭数×定量(百米纱克数)×前罗转速×纺纱系数×平均日工作时间×运转效率×时间效率×当期实际生产时间通过测算企业的平均日产量较为固定,如果分析期分析产量大于企业申报的产量,有可能企业存在虚假停产的情况。
2、按吨纱计算税收负担率的分析:纺棉纱税收负担率=[当期吨纱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17%-生产吨纱实际耗用的购进原材料价格(不含税)×13%+运费×7%+电费价格(不含税)×17%]÷当期吨纱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100%如果分析期的吨纱税收负担率高于企业测算的吨纱税收负担率,企业有可能存在少报当期吨纱平均销售价格、虚报原材料购进、运费进项税额的情况。
纺化纤税收负担率=[当期吨纱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17%-生产吨纱实际耗用的购进原材料价格(不含税)×17%+运费×7%+电费价格(不含税)×17%]÷当期吨纱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100%3、应税销售收入分析:(1)按用电定额的分析: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成品数量+本期生产用电量/用电定额-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分析期产品销售单价(2)按投入产出比分析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成品数量+本期领用原料数量/原料消耗定额-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分析期产品销售单价(3)按吨纱耗用包装物、辅助材料分析分析期产量=当期编织袋耗用量÷40条或50条分析期产量=当期纸管耗用量÷600个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成品数量+评估期产量-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4)按废棉产量分析:分析期废棉产量=分析期皮棉投入量×废棉率(8%-12%)分析期应税其它业务收入=分析期废棉产量×废棉再利用率(50-70%)×评估期废棉销售单价如果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大于分析期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企业有可能存在销售产品,少记应税收入行为;企业有可能将购进或生产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多抵进项税额或少记应税其它业务收入;企业有可能转让购进货物,少记应税其它业务收入。
如果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分析期期企业实际申报销售收入,则企业核算比较正常,应做无问题处理。
如果分析期应税销售收入小于分析期企业实际申报销售收入,企业有可能存在购进或生产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原材料实际购买数量少于发票注明数量等行为;有可能存在为他人代开发票或其它发票违章行为。
(三)指标参数1、纺纱行业品种及类型参数:纺纱行业,包括棉纺、混纺、化纤、汽流纺四种。
(1)棉纺:主要包括21支、25支、32支、45支和60支纱。
(2)混纺:一般包括1:9、2:8、3:7、4:6、5:5混纺,而60%以上混纺由于成本较高,生产的相对较少,一般根据需求方的要求和合同进行生产,主要规格为21支、25支、32支、45支纱。
(3)化纺:分为大化纺和小化纺两种,生产大化纤的企业纱锭一般在5000锭以上,否则各项消耗、费用指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