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三、亲系
亲系就是以婚姻和血缘联系为基础的亲属 系统,也称亲属间的联络系统。 除配偶外,一切亲属都有一定的亲系可循。 按不同的联系标准,亲属可以分为不同系 列。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一)直系亲
1、直系血亲 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
括己身所从出和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 包括自然直系血亲和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 2、直系姻亲 包括己身直系血亲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血
配偶的旁系血亲,如妻的兄弟姐妹和伯叔、夫的兄弟姐妹和 伯叔等。
配偶的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妯娌、连襟、夫的伯母和婶母、 妻的伯母和婶母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三)父系亲与母系亲
1、父系亲 指通过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介联系的亲属。 如祖父母、伯、叔姑、堂兄弟姐妹等。 2、母系亲 指通过母亲的血缘关系为中介联系的亲属。 如外祖父母、舅、姨、舅表兄弟姐妹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姻亲
(1)血亲的配偶 如子女与父或母的再婚配 偶的关系;其他如儿媳,女婿、嫂、弟媳、 伯母、舅母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2)配偶的血亲 包括公婆、岳父母以及妻子或者丈夫的其他
血亲,如妻或者夫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侄、甥 等等。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是配偶的血亲。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如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俗称妯娌),妻子的 姐妹的丈夫(俗称连襟)等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三)我国法律对亲属关系的调整
我国《婚姻法》对调整的亲属范围未作总体 性概括规定,是采分别限定的立法模式。 调整的亲属范围是近亲属:主要是配偶、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姻 亲一定程度受到法律的调整(在抚养和继 承方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 近亲属仅是指夫、妻、父、母、子、女、 同胞兄弟姊妹”。显然缩小了近亲属的范围。
以“代”来表明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代”, 即指世辈,以一辈为一代。 “代”数小的比代数大的亲属关系亲近。
1、直系血亲的计算
从己身开始,己身为一代,往上或往 下数“代”数。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3、妻亲:是指因婚姻而发生的妻方亲属。有 权利义务的仅仅限于妻之父母(岳父母)。
中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的特点: 1、重宗亲,轻妻亲和外亲; 2、女子结婚以后亲等要减等计算;既一律
“降服”,因已经成为男家的宗亲。 3、配偶不单独分类。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二)现代国家对亲属的分类
第四章 亲属制度
一、亲属的含义 (一)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学意义上
的亲属 泛指一切由血缘和婚姻联结起来的
人际关系。 (二)法律意义上的亲属 是指由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
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特定主 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二、亲属的种类
(一)中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
以宗法制为基础,将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三大类。
1、长辈亲(旧称尊亲属)是指高于己身辈分的亲属。即父母 辈及父母辈以上的亲属。如父母、伯叔父母、姑父母、祖父 母、外祖父母等。
2、同辈亲(又称平辈亲)是指与己身辈分相同的亲属。如兄 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及子女辈以下的亲属。如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女、外孙 子女等。
1、宗亲:就是依据父系宗族血缘关系而发生的亲属(也叫 源于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属于宗亲的包括五世之内的男 性,也包括未出嫁的、已出嫁而被出归宗的女性以及嫁入本 宗的妇女。
2、外亲:是母方宗族的亲属。有权利义务关系的,最广泛 的时候也只包括母之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外曾祖父 母),母之兄弟姐妹(舅、从母)和母之兄弟姐妹的子女 (表兄弟姐妹)。
亲,前者如儿媳、女婿、孙媳、孙女婿、 养儿媳、养女婿以及无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等;后者如公婆、岳父母,以及无扶养关 系的继子女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二)旁系亲
(1)旁系血亲
是指彼此之间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外, 与己身同出一源的血亲。
(2)旁系姻亲 包括:
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嫂、弟媳、侄媳、侄女婿、伯母、姑父、 姨父、舅母、婶母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血亲(2)拟制血亲
法律拟制的血亲,也称作“准血亲”,是指本 无该种血亲具有的血缘联系,而由法律确 认他们之间具有与这种自然血亲相同的权 利和义务的亲属。
法律拟制血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依法创 设,因而可依法解除。
现行婚姻法确认的拟制血亲有两类:一是养 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关系;二是 在事实上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 继子女的关系。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四)男系亲与女系亲
1、男系亲 是指通过男子的血缘关系为中介联系的亲 属。如我国古代的宗亲即属男系亲(同时 也属父系亲)。 2、女系亲 是指通过女子的血缘关系为中介联系的亲 属。如我国古代的外亲、妻亲均属女系亲。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五)长辈亲、同辈亲与晚辈亲
辈分又称行辈,是指亲属间的世代第次。辈分按世代来划分, 以一世代为一辈分。
以亲属的发生根据为标准,分三类: 1、配偶:配偶指结为夫妻的男女双方。
夫妻关系是一切亲属关系的本源。 2、血亲:指的是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3、姻亲:姻亲指除配偶以外的以婚姻
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血亲(1)自然血亲:
是基于人的出生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属。 注意: 第一、凡是自然血亲,都有共同的血统来源(可以简 称“同源”)。在属于同一代人的亲属之间,这种血统 上的联系,可以分为“完全血缘”和“不完全血缘”两大 类。 第二、自然血亲关系注重血缘联系的事实,不受生育 子女的当事双方是否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影响。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四、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 单位。
亲等数小的,表示亲属关系亲近,亲等 数大的,表示亲属关系疏远。
计算亲等的客观依据是血缘联系,因此, 亲等的计算是以血亲为基准,而准用于姻 亲,以配偶为中介换算。配偶则自为配偶, 不计亲等。
婚姻法第四章亲属制度(下)
(一)当代中国内地婚姻法中亲等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