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复习资料
考试形式:
从2013年开始,国家电网的校园招聘就采用“全国统考”的形式了,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是考试题都是客观题(选择和判断),预计未来也绝对不会有主观题了。
考试题型:
总共是155道题
其中专业部分:
单选50
多选25
判断25道题。
其他是55道是综合能力测试占35分。
考试题型基本就这样了,建议报考的同学做好复习准备,考试复习资料可以到资料网上面找一下,里面的资料还是非常齐全、详细的,比较有针对性!考试范围:
国家电网采取分专业统考的方式,所有专业都考行测+电网战略+企业文化+专业,其中其它专业类只考综合能力测试(行测+电网战略+企业文化),电网战略和企业文化是考试新加入的考点,各专业的重点科目如下(电网的大纲在官网上给出来了,所以我这里也就大致说下,不赘述);
1)电气专业: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研究生重点为:电路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网络分析、高等电力系统分析;本科、专科重点为:电路原理、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
2)计算机专业:重点科目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数据结构;
3)电信通信专业:重点科目为电磁、通信原理、信号、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现代交换、宽带接入、数字传输等;
4)财务会计专业:重点科目为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
5)管理专业:管理专业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今年的大纲并未给出具体的科
目,但是报名的时候还是给了2个方向,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是技术经济管理(工程管理),重点要看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统筹和现代管理等;
考试复习方法:
建议按照以下步骤复习:
1、走马观花看一遍知识点,了解大概的重点内容,让自己能大概蒙对题目;
2、做各知识点附带的练习题,把握出题的方向和方式;
3、认真细致的抠字眼式的看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知识;
4、做题海题库练习题,把握考试的重点知识分布;
5、对重点薄弱项目再看知识点;
考试大纲:
1.综合能力(35%)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历年考试真题精选:
【经典真题1】(2013)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面对外汇资产缩水风险、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和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中国需要考量应对,谋定而后动。
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货币和财政的、战略和战术的、经济和政治的“中国对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困境郑重迫在眉睫
B.考验审慎刻不容缓
C.局面仔细急如星火
D.局势认真十万火急
【解析】B。
文段主要讲的是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对此种情况的客观描述。
A项的“困境”“郑重”含有主观色彩,应排除。
第二空中,“审慎”意为谨慎、慎重,比“仔细”“认真”语义更重,用于此处更恰当,故排除C、D项。
再验证B项的第三空,“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故选B。
2.词义侧重
有些近义词因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表达的角度或意义方向会有些差异,辨析近义词还可以从词义侧重点入手进行仔细分析。
词义的侧重点辨析是省考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般情况下需要从侧重点辨析的两个词语具有相同的字,辨析这两个词语考生可以排除相同的汉字表述,重点观察不同的汉字表述,然后比较每个汉字的基本含义,从而判断二者之间的强调重点何在。
【考点示例1】唐朝中期以来,帝国再次陷入激烈的持续动荡,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成为唐帝国后叶的。
(主题/主调/主线/主流)
【分析】“主题”强调主要内容,可以指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个方面;“主调”特指主要观点;“主线”特指作品内容的主要线索;“主流”侧重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
与语境中的“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匹配的是“主题”。
【考点示例2】在慵懒的夕阳下,那乞丐穿戴齐整,神情自若地坐在马路旁,面前放着一个供路人扔硬币的碗。
他把书放在碗旁的地面上,低着头,用手指指着页面,一行一行地读着。
他读得那样认真,身边的车水马龙,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不复存在。
(喧嚣/喧闹/喧腾/喧哗)
【分析】四个词语都有声音杂乱的意思,“喧嚣”强调不清静;“喧闹”侧重吵闹;“喧
腾”侧重沸腾,语义较重;“喧哗”侧重声音大。
后三者都侧重主观上使杂乱吵闹,而“喧嚣”强调客观上的声音杂乱,与语境中的“车水马龙”更为匹配。
【经典真题2】(联考2013下)个性化车站有的以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用红黑相间的艺术壁画展示古国遗韵;有的则用瓷板山水画、菩提树雕塑墙和艺术山水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原形创造
B.原型营造
C.原型创造
D.原形营造
【解析】B。
第一空,根据文段语境“个性化车站有的以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用红黑相间的艺术壁画展示古国遗韵”可知,个性化的车站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图案的原始类型设计出来的。
“原形”指本来的状态,“原型”指原始的类型或形体构型,可见此处“原型”更符合文段的语意,排除A、D两项;第二空,“创造”侧重强调使一个没有的事物产生或出现,与“意境”搭配不当;“营造意境”为常用搭配。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经典真题3】(2013)“口感好”“有营养”“无污染”……随着这些理念的,有机产品迅速增长。
然而,一些问题也开始:有的生产或销售企业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以普通产品有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