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1.(2019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4分)(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4分)(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2分)【考点】二里头文化【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

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

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答案】(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

考古活动:夏墟调查。

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

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2.(2018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

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他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

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

——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

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化石;二是非洲地域辽阔,地形多变,对猿类进化在外部条件方面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分子生物学最近的研究给达尔文的推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摘编自李春元等主编《世界文化史500疑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及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提出的重要理论。

(3分)(2)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学家从哪些学科的视角肯定达尔文的推论。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重要古人类化石。

(5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推论的影响。

(2分)【考点】人类起源之谜【解析】(1)第一小问推论,据材料一“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得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

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得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非洲;第三小问理论,结合所学得出生物进化论。

(2)第一小问学科,据材料二“人类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化石”“地域辽阔,地形多变”“分子生物学”得出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生物学;第二小问发现,结合所学得出露西猿人。

(3)影响,据材料一中“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得出形成人类起源的单一地区说,据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材料导语“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得出引发对人类起源地的长期争论。

【答案】(1)推论:人类起源于非洲。

理由: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非洲。

理论:生物进化论。

(2)学科: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生物学。

发现:露西猿人。

(3)影响:形成人类起源的单一地区说;引发对人类起源地的长期争论。

3.(2017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史著作,有着较重要的史学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

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

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

经过考虑之后,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

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

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

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稿》。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史稿》得以编成的原因。

(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撰上的得失。

(5分)【考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解析】(1)据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得出新政权坚持正史编撰传统,据材料“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

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得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得到社会支持,据材料“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

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

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

”得出编撰者的努力,纂修方法得当。

(2)据材料“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得是继承了纪传体的正史编撰体系,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革命者评价不公,史观保守,体例陈旧。

【答案】(1)原因:新政权坚持正史编纂传统;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得到社会支持;编撰者的努力;纂修方法得当。

(2)得:继承了纪传体的正史编撰体系;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

失:史观保守;对革命者评价不公;体例陈旧。

4.(2016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20世纪初,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途径……自从王国维最先揭破这一道理之后,不少人相信“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结合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如此,夏史也有这种可能。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里头文化遗存的主要类型,指出目前根据考古发现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技术手段。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夏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对夏文化研究的意义。

(6分)【考点】二里头文化【解析】(1)第一小问类型,据材料一图片中“祭祀遗存曲”,“铸铜作坊”得出遗迹,遗物,墓葬;第二小问手段,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手段和测定角度得出14C测定。

(2)第一小问新方法,据材料二“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得出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甲骨文的破译和运用;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夏史也有这种可能”和“弥补史料、纠正传统史学错误以及研究历史新发现”得出弥补了夏史研究中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了以往夏史研究中的错误,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答案】(1)类型:遗迹;遗物;墓葬。

手段:14C测定。

(2)新方法: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甲骨文的破译和运用。

意义:弥补了夏史研究中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了以往夏史研究中的错误;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5.(2015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中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

神话传说得到证实。

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

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

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

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

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否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

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宫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破解克里特文明之谜所涉及到的学科。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4分)(3)据上述材料,说明进一步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

(2分) 【考点】克里特文明【解析】(1)据材料一中“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得出考古学,据材料一中“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得出神话学,据材料一中“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

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破译”得出古文字学,据材料二“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得出经济学(统计学)。

(2)据材料二中“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得出农牧业相结合,据材料二“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小集市上的交易量”得出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据材料二“分发给居民的口粮”、“王宫再分配经济制度”得出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据材料二“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宫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得出王室垄断经济,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