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地震的基本知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行为方面:当地震来临时,懂得自救和救人。

三、教学难点: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四、教学重点: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五、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光盘
六、参加人员: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

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使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地
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校开展相应的防震减灾的综合实践活动,普及地震知识的,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关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二)第一部分――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光盘)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1)、(2)、(3)、(4)
8.恐怖的地震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三)第二部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
1.地震前兆(1)、(2)、(3)、(4)
2.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四)第三部分-――地震应急措施和常识
1.地震自救奇迹
2.恐怖的地震
3.避震要点
4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五)第五部分――震后怎么办?
1.震后自救(1)、(2)
2.大震后如何自救?
3.积极参加互救活动
4.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六)第六部分――怎样识地震遥言和平时要做好哪些地震准备?
(七)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