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答卷一、判断题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3、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4、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6、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7、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8、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
()9、 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10、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
()1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
()13、 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14、 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15、 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16、 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17、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测地震大小用的。
()18、 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19、 地震谣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20、 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21、 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22、 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他危险物品。
()23、 使用燃气时,人不得远离,以防溢水扑灭火焰而造成漏气,引发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1、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级。
A、2~3B、3~4.5 B、5~72、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倍。
A、10B、32C、100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4、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A、次生灾害B、直接灾害C、诱发灾害5、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拖出来进食C、尽快拖出来输氧6、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跑离。
A、沿逆风方向B、沿顺风方向C、不选择方向尽快7、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
A、尽快告诉亲戚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8、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 ____。
A、10~20秒B、1分钟左右C、几分钟左右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10、地球上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地震发生,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次左右。
A、10000B、5000C、100011、因为地震预报没有过关,所以()。
A、地震知识学不学都没有用B、要学习地震知识,做到有备无患12、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
A、窗口旁B、课桌边13、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
A、头部B、腹部C、胸部14、在公共场所避震,应不要慌乱,()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A、尽可能B、没必要15、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时遇到地震,要()扶手,降低重心,以免摔倒或碰伤。
A、离开 B、抓牢16、在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楼房边B、开阔地C、水塔下17、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A、2011年日本8.3级地震B、1556陕西华县8.0级地震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地震18、 1998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从1998年开始执行,至哪一年结束?()A 2008年B 2010年C 2018年19、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哪个部门?()A 民政部B 水利部C 中国气象局20、 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A 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B 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C 加强减灾科学研究21、 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A ①④⑥B ①②⑤C ②④⑥22、 目前我国共有几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A 10B 15C 2023、 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A 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B 离开海岸后沿着山涧跑C 寻求救援队的帮助24、 在办公室中如何避震?()A 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B 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C 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25、 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A 不停地呼救B 不顾一切的行动C 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26、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
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何地几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 四川松潘7.2级B 河北邢台6.8级C 辽宁海城7.3级27、 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A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 大洋中脊地震带C 环太平洋地震带28 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的习惯?()A 开气点火同时B 先开气、后点火C 先点火、后开气29、 发生火灾时报警应注意什么?()A 大声呼喊后,无人明白其意图B 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C 电话报警,说清位置及火情30 装饰材料中的什么物质对人体有危害?()A 甲醛、苯、甲苯等B 氢、氧、氮C 碳、硫、钠31 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A 110B 119C 12032 我国通用急救电话是:()A 110B 119C 12033 我国通用交警电话是:()A 122B 119C 12034 我国通用匪警电话是:()A 110B 119C 12035、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A 被大火直接烧死B 被烟气熏死C 跳楼或惊吓致死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 甲类、乙类B 甲类、乙类、丙类C A类、B类37、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多项选择题1、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A 灾害种类多B 发生频率高C 分布地域广D 造成损失大2、 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A 洪水B 干旱C 地震D 沙尘暴3、 开展“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公众减灾意识B 普及减灾知识C 加强国际交流D 推广科技成果4、 一个省区一次灾害过程出现如下哪些情况时,国家民政部将启动四级响应?()A 因灾死亡30人以上B 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C 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D 因灾受伤200人以上5、 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A 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B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C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D 敲击水管求救6、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是:()A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B 生产自救、互助互济C 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D 完全依靠中央政府7、 突发地震时,高层居民不应采取的逃生方法是什么?()A 乘坐或躲到电梯里B 就近躲在小开间的房间内C 跟随拥挤的人群沿楼梯逃生D 跳楼逃生8、 地震后被埋压住怎么办?()A 如果可以自救,则扒开掩埋物,使身体脱出,摆脱困境B 如果无法自行脱困,争取寻找或扩大可呼吸的空间C 若已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D 尽力向外抽拉身体9、 人埋在废墟中怎么才能躲避烟尘?()A 用电风扇吹开烟尘B 用衣服、毛巾等裹住头部C 奋力呼救D 用手帕等捂住口鼻、闭上眼睛10、 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怎么办?()A 如果是在楼房上,从低层向高层转移B 如果没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入水逃生C 注意水情的变化,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做逃离的准备D 争取主动,尽快入水逃生11、 洪水来临时,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救生?()A 盖紧盖的空油桶、水桶B 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C 空的带盖的饮料瓶捆扎在一起D 装在大麻袋里的书本、报纸12、 哪些部门可以接收救灾捐赠?()A 民政部门B 授权的慈善机构C 红十字会D 公安部门13、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A 南多北少B 东多西少C 夏季多D 冬春少14、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是:()A 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地质灾害比较频繁B 季风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C 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D 人口最多且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15、 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A 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B 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C 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D 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16、 在旷野遇到雷电时的正确做法是:()A 躲到大树底下B 躲到高压线铁塔下C 钻到汽车里D 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17、 我国西南地区的川、滇、黔交界地区易形成以地震、泥石流、滑坡为主的灾害系统。
造成该地区灾害系统的原因有:()A 该地区地震频发,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坏严重B 干湿季分明,多暴雨,促使滑坡、泥石流突发C 人类活动大肆砍伐森林是该地区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D 滑坡导致地壳产生强烈的振动,产生地震,加上多暴雨,进而形成泥石流18、 2002年12月,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建成后()A 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B 将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C 将减少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D 将改善北方地区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19、 地震预报包括:()A 长期预报B 中期预报C 短期预报D 临时预报20、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安全避险的地方有:()A 阳台B 桌子底下C 开间小的卫生间D 墙角四、问答题1、室内怎样避震?2、什么叫地震应急?3、企业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标准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14、√15、×16、×17、×18、√19、√20、√21、×22、√ 23、√二、单选题:1、B2、B3、A4、B5、A6、A7、C8、A9、A10、C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B 18、B19、A 20、A 21、B 22、A 23、A 24、C 25、C 26、C 27、C28、C 29、C 30、A 31、B 32、C 33、A 34、A 35、B 36、B 37、C三、多选题:1、ABCD2、ABC3、AB4、ABC5、BCD6、ABC7、ACD8、ABC9、BD 10、ABC 11、ABC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D 16、CD 17、AB18、AB 19、ABCD 20、BCD四、问答题1、室内怎样避震?答: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