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品是以水泥为基材经过深加工制成的工业产品。
由于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耗能少,能按设计要求制成所要求的形状,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节省金属和木材等独特优点,在我国城乡、工矿企业、农田水利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工程建设中得到极为广泛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泥制品工业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部分,解放前,我国没有水泥制品工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泥制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在国家有关综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级建材主管部门领导下,经过水泥制品行业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使水泥制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钢筋混凝土制品研发时期。
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研制并生产了石棉水泥管、石棉水泥瓦、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钢筋混凝土电杆、钢筋混凝土轨枕、钢筋混凝土矿井支架、钢丝网水泥船等。
第二阶段是预应力混凝土制品研发时期。
我国六十年代研制并批量生产承插式三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一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等。
第三阶段是推广应用时期。
进入七十年代,国家极为重视推广应用水泥制品工作,如197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建委建材组(即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在西安召开了全国水泥管发展规划会议,会上专题讨论研究如何发展混凝土压力管问题。
会后,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物资总局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安排专项钢材和资金,扶持水泥压力管的生产发展,使水泥压力管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是大发展时期。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至今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也是水泥制品工业大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不仅大量生产各种钢筋混凝土制品和预应力混凝土制品,而且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积极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制管、制桩、制枕、制瓦、制板等工艺技术和装备。
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水泥制品生产装备的国产化。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形成中国特色工业体系—我国水泥制品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名誉会长 张树凯提 要: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生产使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泥制品工业体系。
水泥制品在我国城乡、工矿企业、农田水利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工程建设中得到极为广泛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
张树凯名誉会长在发言据统计,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制品行业企业1312个,占全国建材行业企业14185个的9.25%,全部职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9.8万人;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销售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在建材行业32个行业中排名第三位。
到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制品行业企业数为3523个,较2003年增长168.5%,占全国建材行业企业的11.90%;全部职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41.47万人,比2003年增长109.4%;水泥制品行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在建材行业中排名第二位。
另外,随着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一批专业科研、设计院(所) 及专用设备制造厂的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泥制品工业体系。
一、水泥制品工业发展现状(一)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生产使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每年生产的水泥制品(含纤维水泥制品)不仅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销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
水泥制品在我国城乡、工矿企业、农田水利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工程建设中得到极为广泛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产品。
到2007年底,全国已累计生产各种口径的自应力混凝土管材约112000千米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材约51000千米,这些管材不仅在城市、村镇建设、工矿企业建设的输水管道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也被大量用于引水上山管道、倒虹吸管道、喷灌管道、排涝管道、小水电站水轮机的引水管道等;累计生产了6 ~15米长各种规格水泥电杆约19400万根,用于架设输电、照明、通讯、广播等线路,节约木材7760万立方米;累计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约30500万根,节约木材3660万立方米,这些轨枕已经在铁路干线和专用线上使用。
例如,已建成的京九铁路,全长2372千米,需要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500多万根(单线计算);累计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15000万米;累计生产石棉水泥瓦267000万张,作为轻质屋面材料和维护材料,用于建设轻工业厂房、仓库等工程建设中。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约30000多千米(约450万吨)、自应力混凝土管约1000千米,预应力混凝土管约2500~3000千米(其中PCCP约1000千米)、混凝土电杆约600~800万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5000万米、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约1000万根、石棉水泥瓦约16000万张、硅钙板约16000万平方米。
每年生产的水泥制品和纤维水泥制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建设需要,而且已销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
如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1999年生产的口径DN1600毫米PCCP及其管件1.5千米出口到新加坡,在PULAUSAKRA联合电厂循环水工程中使用。
2000年生产的口径DN900毫米、DN1200毫米PCCP及管件(各种弯管、三通、短管)10千米,在毛里求斯污水管道工程上使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到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的称赞;深圳太阳管道有限公司1999年为亚洲开发银行项目越南胡志明市供水管道工程生产了口径DN2400毫米,工作压力为0.4~0.72Mpa PCCP10.6千米,该工程已于2001年10月通水使用;交通部上海三航局混凝土制品公司1994年向澳门销售了φ800毫米,组装成31~55米长桩2441根用于国际机场联络桥,1998年向缅甸出口了φ600毫米,组装成30~34米的长管桩70根和φ800毫米,组装成33米长管桩464根用于波昂桥码头和五星轮船公司;江苏爱富希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轻质、高强、防水、防火,大规格(2980毫米×1220毫米×4~40毫米)低收缩纤维水泥板材,低收缩高、中、低密度纤维水泥板材,无石棉纤维水泥加压板,无石棉纤维增强硅钙板等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苏里南、巴巴多斯、乍得、刚比亚等国及台湾、香港地区。
目前每年出口量100多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量1/3。
(二)新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行业开发了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水泥制品新品种,并得到迅速发展。
1. 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开发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水泥制品新产品—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 桩)、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彩色水泥瓦、新型纤维水泥制品等。
现分述如下:(1)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生产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七十年代研制后张法预应力离心振动辊压混凝土管桩(雷蒙特桩)。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生产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1987年交通部上海三航局从日本引进全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设备,生产φ400~1000毫米PHC桩。
与此同时,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广东省桥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番禺水泥制品厂合作,开发研制利用国产装备生产PHC管桩,获得成功,并于1992年通过部级鉴定,随后该成果被建设部(93)178号文确定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成果。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桩需求量越来越大,使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地基较软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浙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全国生产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企业约400家,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福建、云南、天津、北京、湖北、广西、海南等省市区。
2008年全国管桩产量约25000万米,管桩直径为φ300~1000毫米,长度为5~15米。
上海三航局生产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最大直径达到1200毫米,单根长度达到30米;广东江门裕大管桩有限公司生产了直径1000毫米、长50米的PHC桩,创国内领先纪录。
(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 )我国开发研制、生产PCCP起步较晚,20 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制,1984年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与辽宁省营口市自来水公司管厂合作采用简易法研制了DN600毫米的PCCPL,并在输水管线上试用;1985年江苏省南京市水泥管厂与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所合作,采用自应力混凝土试制了DN600毫米和DN1200毫米的PCCPL,并分别安装在福建建阳水电站工程和南京市供水管线上试用。
尽管这些用简易方法制作的管材数量不多,管径也较小,但成功地探索了研制PCCP的可能性。
在此之后,山东省电力管道工程公司于1989年从美国阿麦隆公司(Ameren)引进PCCP制管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钢筒螺旋焊机、制作承插口钢卷设备、管模、振动器等)和国内配套设备(缠丝机和辊射机等)建立生产线,使用专用的制管设备组织生产,才拉开了我国生产PCCP的序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得到快速发展。
1992年深圳太阳管道有限公司从美国普莱斯兄弟公司(Price Brothers )引进全套PCCP制管工艺技术和设备;1995年江苏省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也从美国阿美隆公司(Ameren)公司引进PCCP 制管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组建生产线。
国家电力公司杭州和达混凝土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开发研制了生产PCCP专用的立式缠丝机和辊射机等设备,并在钢筒螺旋焊机方面的研发与生产上也取得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PCCP设备的历史,为我国PCCP行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设计制造了立式缠丝机30套,辊射机24套,钢筒螺旋焊机21套。
尽管我国生产使用PCCP的历史仅有20年,但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管材需求量日益增多,以及PCCP 适于铺设高工压、大口径管道的优点,深受生产企业、设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青睐,呈快速发展的势头。
现在全国已有近50个企业建成了PCCP生产线,到2007年底,已累计生产口径DN600毫米~DN4000毫米管材约5300千米。
2006年生产PCCP 718千米,2007年生产PCCP 1200千米。
(3) 彩色水泥瓦彩色水泥瓦是近10年来水泥制品产品中发展最快的又一新品种,虽然我国生产“秦砖汉瓦”已有3000年历史,但生产彩色水泥瓦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1987年,湖北荆州市建材总厂引进美国哥伦比亚和瑞典ABECE联合公司的SKANDIA60全自动生产线(年设计能力1000 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