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选择
1、异步无连接链路主要用于Best-effort数据传输服务,类似分组交换,大多数ACL分组使用分组重传,也可以使用CRC、FEC(1/3、2/3)、HEC。
2、从逻辑上看WLAN可分为:对等式、基础结构式和线型、星型、环型等结构。
对等式:没有AP,独立BSS(IBSS)、自组织网络、分布式、无中心;基础结构式:含有中心控制站AP。
IBSS结构简单,组网迅速,使用方便,抗毁性强,多用于临时组网和军事通信中。
3、蓝牙核心协议组成:无线电规范、基带规范、链路管理器协议、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服务发现协议。
4、从路由发现的角度而言,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机制可划分为主动路由和按需路由。
5、主设备是组网连接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的蓝牙设备,几个蓝牙设备连接成一个皮网(Piconet)时,其中只有一个主设备,其余的均为从设备。
6、MAC子层和PLCP子层通过物理层服务访问点(SAP)利用原语进行通信。
MAC发出指示后,PLCP就开始准备需要传输的媒体协议数据单元(MPDU)。
PLCP也从无线媒体向MAC层传递接收帧。
物理层汇聚过程子层(PLCP)为MPDU附加字段,形成一种合成帧,字段中包含物理层发送器和接收器所需的信息。
IEEE 802.11标准称这个合成帧为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
7、蓝牙标准采用全双工方式是:点对点、点对多点
8、蓝牙所采用的标准是IEEE 802.15.1
9、在WLAN的不同ESA中,STA1从ESA1移动到ESA2时,称该移动是越区切换或散步.
10、文件传输、LAN接入、三合一电话等应用属于蓝牙标准的概要规范。
11、IEEE 802.11标准物理层的主要功能载波监听(CS)功能;信号发送(TX)功能;信号接收(RX)功能。
12、瘦AP与胖AP的描述??
胖AP:能够独立配置、管理和工作的AP设备。
瘦AP:仅提供WLAN无线接入,无其它任何功能的AP。
故需配合无线接入控制器(AC或无线交换机)接入网络。
胖AP:成本低,部署快,适合小规模、安全要求不高的网络。
瘦AP:可管理性好,安全性好,适合大规模或运营性质的网络。
13、移动Ad Hoc网络节点结构除了具备主机功能以外,还具有那些功能。
14、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物理层协议建议了三种物理接口,除850~950nm IR外,其它两种分别是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频(FHSS)
15、对于2Mbit/s发送速率,IEEE 802.11标准PMD层使用差分四进制相移键控(DQPSK)调制方法。
16、IEEE 802.11标准中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以不同长度帧间时间间隔(IFS)形式定义了站对媒体进行访问多种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怎么排?DCF优先级帧间隔、PCF优先级帧间隔、Short优先级帧间隔
17、在IEEE 802.11标准DSSS物理层帧格式中,信号表明发送器/接收器用来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方法及数据速率
二、大题
1、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
对干扰来说,由于与伪随机码不相关,在接收端解扩时将被频谱扩展,使得落入信号频带内的干扰能量大大减
小,提高了相关接收器输出信噪比,达到抗干扰目的。
2、怎样判断循环冗余校验(CRC)出现差错?
收发双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 G(x)(其最高阶和最低
阶系数必须为1),发送方用位串及 G(x)进行某种运算
得到校验和,并在帧的末尾加上校验和,使带校验和的
帧的多项式能被 G(x) 整除; 接收方收到后,用 G(x)
除多项式,若有余数,则传输有错。
3、隐藏终端与暴漏终端定义及其问题出现该怎样解
决?
A向B发送数据,C处于A覆盖范围以外B的覆盖范围
以内,C 检测不到A向B发送无线信号时,以为C本身
可以发送数据,因而向 B 发送数据,结果发生碰撞。
这种未能检测出媒体上已存在的信号的问题叫做隐藏
终端问题
B 向A 发送数据,C处于B覆盖范围以内A覆盖范围以
外,而 C 又想和 D 通信。
C 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于
是就不敢向 D 发送数据,需延迟向D发送。
其实 B 向
A 发送数据并不影响 C 向 D 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终
端问题
RTS/CTS协议(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即请求
发送/清除发送协议是被802.11无线网络协议采用的一
种用来减少由隐藏节点问题所造成的冲突的机制。
相当
于一种握手协议,主要用来解决"隐藏终端"问题。
IEEE802.11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在参数配置中,若使
用RTS/CTS协议,同时设置传送上限字节数----一旦待
传送的数据大于此上限值时,即启动RTS/CTS握手协议:
首先,A向B发送RTS信号,表明A要向B发送若干数
据,B收到RTS后,向所有基站发出CTS信号,表明已
准备就绪,A可以发送,而其余欲向B发送数据的基站
则暂停发送;双方在成功交换RTS/CTS信号(即完成握
手)后才开始真正的数据传递,保证了多个互不可见的
发送站点同时向同一接收站点发送信号时,实际只能是
收到接收站点回应CTS的那个站点能够进行发送,避免
了冲突发生。
即使有冲突发生,也只是在发送RTS时,
这种情况下,由于收不到接收站点的CTS消息,大家再
回头用DCF提供的竞争机制,分配一个随机退守定时值,
等待下一次介质空闲DIFS后竞争发送RTS,直到成功为
止。
4、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组成?
1)路由发现:由一个想要向一个目的节点D发送数据的
信源S激活;此进程只在S需要发送数据并且不知道到
D的路由时才启动;
2)路由维护:节点S在给D发送数据时要能检测出由于
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导致源路由中断的情况;当前的源路
由不能用时S切换到另一条已知的路由或者重新发起
route discovery寻找新路由
5、DSR请求报文(RREQ)的组成?
1)源节点地址;2)目的节点地址;3)路由记录:记
录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由中的中间节点地址,当RREQ
到达目的节点时,该字段中所有节点地址构成了从源节
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4)请求ID:由源节点管理,中
间节点维护<源节点地址,请求ID>序列对列表,<源节
点地址,请求ID>序列对用于唯一标识RREQ,以防止收
到重复的RREQ
6、RREQ报文重复的判断依据?
1)如果接收到的RREQ消息中的<源节点地址、请求ID>
存在于本节点的序列对列表中;
2)如果接收到的RREQ消息中的路由记录中包含本节点
的地址
如果检测到重复,则中间节点丢弃该RREQ消息
7、然后根据图,画出路由流程
?
8、对称信道、非对称信道?
对称信道:目的节点到源节点的路由即为源节点到目的
节点的反向路由
非对称信道:如果目的节点的路由缓存中有到达源节点
的路由,则直接使用;否则目的节点需要发起到源节点
的路由请求过程,同时将RREP稍带在新的RREQ中
9、路由缓存?
每个节点缓存它通过任何方式获得的新路由
三、其他
1、假设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
()321
G x x x
=++
,10位的原始二进制信息序列为
1111010011,求编码后的CRC码。
3、为提高网络容量,蓝牙网络结构中Piconet可以转
换为Scatternet,该转换的必要条件??
14、描述DSR路由协议缓存优化策略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