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中成药分析
积水潭医院作为一个以骨科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多年的使用经验,对我院骨科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进行分析如下: 1、骨折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等。
这四种药组成中都含有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
都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
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含朱砂,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骨折后兼烦躁不眠者;回生第一丹中的麝香辛芳走窜,入十二经,引药力直达病所,接骨效果最好;另外麝香开窍散
回生第一丹
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麝香、朱砂。
伤科接骨片 三七、
土鳖虫、自然铜、红花、
乳香、没药、甜瓜子、冰片、朱砂、海星、鸡骨、马钱子 接骨七厘片
土鳖虫、
骨碎补、当归、血竭、乳香、没药、煅自然铜、酒大
黄、硼砂。
骨折挫伤胶囊
猪骨胶、土鳖虫、自然铜、血竭、红花、乳香、没药、炒黄瓜子、当归、大黄。
活血
化瘀,接
骨
止痛
瘀强,对外伤等引起的神志昏迷有较好的醒脑回苏效果,对骨折初期和中期都有较好的疗效;伤科接骨片中含三七、马钱子,又有较强的活血止痛效果,止痛力强。
与回生第一丹相比,伤科接骨片多了海星、鸡骨,接骨七厘片多了骨碎补,骨折挫伤胶囊多了猪骨胶,都可用于接骨续筋,所以更适用于骨折中期。
而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组成中的大黄兼能通便,对于骨科手术后有便秘者能起到一定作用。
2、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七厘散、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三七胶囊等等。
这四种药都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外
伤瘀血,青肿疼痛等。
七厘散和三七胶囊还可用于外伤出血的止血。
七厘散中有血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竭,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外用止血敛疮生肌,另有麝香、冰片芳香走窜,通气化瘀,内服、外敷均可发挥很好的疗效,是跌打损伤以及闪腰岔气首选药。
三七胶囊中只有三七一味药组成,三七有较好地止血作用,还可用于内科出血症。
活血止痛胶囊中有土鳖虫、自然铜,三七伤药片中有骨碎补、接骨木,能接骨疗伤,对骨折初期也可使用。
另外三七伤药片中的制草乌和雪上一枝蒿能祛风除湿,对慢性软组织挫伤有较好作用,故急、慢性软组织挫伤都适用。
3、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养血荣筋丸、舒筋活血片等等。
对这两味药进行分析,养血荣筋丸、舒筋活血片都以活血养
血,舒筋活络的鸡血藤为君药,配伍一些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辅助,用于跌打损伤日久引起的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陈旧性疾患。
但养血荣筋丸还配伍了党参、白术、何首乌补气养血,木香、陈皮健脾调中,对于气血不足,邪阻经络,筋脉失养
养血荣筋丸
当归、鸡血藤、赤芍、何首乌、
川续断、桑寄生、木香、铁丝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陈皮、补骨脂、油松节、赤小豆、党参、白术。
养血荣筋,祛风通络。
用于跌打损伤日久引起的筋骨疼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不利,肿胀等陈旧性疾患。
对于气血不足,邪阻经络,筋脉失养更具针对性
舒筋活血片
鸡血藤、红花、香附、狗脊、香加皮、络石藤、伸筋草、泽兰、槲寄生、自然铜。
舒筋通络,活血散瘀。
用于血瘀经络不通之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等症。
慢性软组织挫伤
更具针对性。
4、颈肩痛用药:
中成药治疗可选用颈复康颗粒、颈痛灵、根痛平、骨仙片等。
这四种药都是通过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止痛达到治疗颈肩
痛的目的。
颈复康、根痛平中用乳香、没药、红花、桃仁活血化瘀、葛根解肌止颈项强痛,都偏于活血止痛。
颈复康比根痛平又多了丹参、王不留行、川芎、花蕊石、土鳖虫等活血药,偏重于活血通络,长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头晕,颈项僵硬,肩背
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止痛
酸痛,手臂麻木。
根痛平中的牛膝能够引药下行,对腰腿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肾主骨”,颈痛灵和骨仙片是通过补肾而达到强筋壮骨,标本兼治的作用。
颈痛灵中又含麝香,通络止痛作用极强,长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疼痛,但麝香芳香走窜,不适宜长期服用。
骨仙片中补肾药居多,总共八味药中六味有补肾的功能(骨碎补、熟地、女贞子、牛膝、仙茅、菟丝子、枸杞子),偏于治本,通过补肾益精而壮骨,长于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疾患,适合长期服用。
5、腰腿痛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腰痛宁胶囊、独活寄生合剂、腰痹通胶囊、关节痛丸、小活络丸等等。
中药房
许保海
2011.7.5
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中都用牛膝健腰膝、利血脉。
腰痹
通胶囊用三七、川芎、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腰痛宁胶囊用乳香、没药、土鳖虫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两药均以活血止痛见长。
腰痛宁胶囊又有马钱子、全蝎、僵蚕通络散结止痛,麻黄、苍术散外邪止痹痛。
通络散结、止痛作用更为明显,偏重治标。
独活寄生合剂除用独活、秦艽祛风除湿,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桂枝、细辛发散风寒外,配桑寄生、熟地、杜仲补肾强筋,川牛膝补肾活血,白芍敛阴柔肝,党参、茯苓健脾祛湿,全方补肝肾、强筋骨、益气养血荣筋,偏重治本。
使用时可与腰痛宁相
腰
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症、
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
须为用。
关节痛丸和小活络丸以祛风除湿为主,主要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痛丸用于风湿痹阻以及骨性关节炎导致腰膝酸痛有非常好的疗效。
小活络丸以性味辛热的川乌、草乌为君药,善于治疗风湿兼寒痹导致的肢体、腰腿冷痛,麻木拘挛。
6、骨质疏松用药:
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病,常用药有补肾壮骨丸、仙灵骨葆胶囊、肾骨胶囊、强骨胶囊等等。
虽然这四种药都可治疗骨质疏松,但作用机理是不同的。
“肾主骨”,故补肾以壮骨生髓。
补肾壮骨丸、仙灵骨葆胶囊、通过组方中配伍淫羊藿、补骨脂温肾助阳,地黄补肾滋阴,达到补阴益阳、强筋壮骨的作用。
补肾壮骨丸中还有骨碎补、鹿角霜、龟甲、熟地、枸杞子、菟丝子、狗脊、牛膝,补肾作用更强,另
外还配伍了三七、土鳖、乳香、没药,有较好的活血止痛的功效。
强骨胶囊则是根据对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续伤”功效的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证明:骨碎补能够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并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细胞退行性变的作用),提取出骨碎补总黄酮制成的。
肾骨胶囊中只用一味牡蛎,是因为牡蛎中含有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主要机理是通过补钙治疗骨质疏松。
7、外用药:
骨科临床还经常使用药物对患病部位局部进行洗、敷、帖等“外治法”。
骨科常用的外用中成药基本分为两大类:
一类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用于跌打损伤,局部瘀血肿胀,筋骨疼痛等症,如正骨洗药、正骨水、红药气雾剂、跌打镇痛膏、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等。
一类以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为主,用于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引起的四肢麻木,关节、肌肉疼痛,筋脉拘挛等症,如腾药、狗皮膏、消痛贴膏、麝香壮骨膏、骨通贴膏、骨友灵擦剂、关节止痛膏、伤湿祛痛膏等。
参考文献:
1、金世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岑泽波主编《中医伤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潘学田主编《中国药品使用手册》中国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医》2006年7月第25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