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
(2016·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D)
A.600米B.650米
C.700米D.800米
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C)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等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约为700~800米。
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约为0~100米,所以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接近800米,D对。
第2题,根据山区修路原则,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是方案3,穿越等高线条数最少,坡度最小,C对。
方案1、方案4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度陡,A、D错。
方案2在甲处坡度大,B错。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 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从图中的萨尔瓦多看开普敦,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的是(C)
A.西南,6 000千米 B.西北,10 000千米
C.东南,6 000千米 D.东南,10 000千米
4.“大洋一号”航行期间(D)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解析:第3题,本题东西方向的判断,即以二者之间的劣弧方向为准,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萨尔瓦多和开普敦都位于南半球,而且开普敦纬度更高,同时图中萨尔瓦多和开普敦之间经度为优弧,所以开普敦位于萨尔瓦多东南方向。
萨尔瓦多和开普敦之间经度差大约为60°。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
萨尔瓦多和开普敦之间不位于赤道,但其二者之间为斜线,与赤道上60°经线差距离相差不多,所以萨尔瓦多和开普敦之间距离大约为6 000千米,C正确。
第4题,1月1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开普敦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所以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D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1∶10 000),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河谷是当地耕地主要分布区,为保证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在①②③④四个备选地点中,最适宜的是(A)
A.①B.②
C.③D.④
6.图示地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第5题,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据图可知:①符合选址条件,A项正确。
第6题,一般聚落多分布在地势低平、水源
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的地区。
据图可知:乙村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平缓,有几条河流在此交汇,具有多个方向的水运条件,水运便利,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B项正确。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读下图,回答7~8题。
7.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该飞机飞行方向是(B)
A.一路正西B.先西北,后西南
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南,后西北
8.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70°≈0.342)(C)
A.1 800 km B.13 500 km
C.5 000 km D.3 330 km
解析:第7题,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即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所做的大圆的劣弧,在北半球的两点凸向北极附近弧为劣弧,图中甲、乙两点同位于北半球,所以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选B。
第8题,同一纬度上两点间距离L=两点间的经度差×111×cos φ千米(φ为该纬线的纬度),图示西北通道大致沿纬线延伸,所跨经度大约为130°,所以估算其长度为130×111×cos70°=4 935千米。
9.(2016·北京海淀区检测)下图甲、乙、丙分别为北京市部分地区公路干线分布图。
下图中(B)
A.甲的比例尺大于乙
B.道路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C.所示地区乙位于丙的西北方向
D.路网密度主要受地形影响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甲的比例尺小于乙,道路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所示地区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路网密度主要受人口影响,所以B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A)
A.2∶N1∶2N B.1∶2N2∶N
C.2∶N4∶N D.1∶2N1∶4N
11.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B)
A.1∶3 000 000 B.1∶30 000 000
C.1∶300 000 D.1∶30 000
解析:第10题,两图面积比等于比例尺之比的平方,据此计算知①图、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2∶N、1∶2N。
第11题,结合图示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55 km,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12.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2)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中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3)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
(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陡崖在图中的左下角,两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是100米,根据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d是等高距,x是重叠的等高线条数),得出相对高度取值范围为100 m≤H<300 m。
第(2)题,通视问题要两点之间没有遮挡物,A和D点的小船之间有山脊的遮挡,只有B能看到。
第(3)题,乙处有山脊,不会发育河流。
第(4)题,建大坝要在工程量小、库容量大的“口袋形”出口处,坝高100米,因此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
第(5)题,河水引入疗养院,一要节省能源,自流最好;另外取水口要在上游,水质好,因此两条规划路线中,①较合理。
答案:(1) A(2)B(3)乙
(4)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图略)
(5)①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且上游水质好。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甲国(吉尔吉斯斯坦,见下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人口576万,其西部邻近国家油气资源丰富。
境内河湖广布,Y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东岸积雪时间长。
(1)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
(2)分析Y湖东岸积雪时间长的原因。
(3)说明甲国人均水资源居全球前列的原因。
2014年9月13日,多国合作建设的由中亚通往中国的第4条跨国天然气管道正式开工。
该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
(4)评价该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地理条件。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描述地形特征。
第(2)题,积雪时间长,与气温低、降雪丰富、西风迎风坡有关。
第(3)题,甲国人均水资源丰富,与人口较少,水资源丰富有关。
第(4)题,天然气管道建设需要考虑天然气资源、消费市场、地形地质、气候、政策等影响因素。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总体海拔高(大部分海拔在1 000米以上);南北高、中部低;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走向)。
(2)Y湖水温较高,蒸发量大;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水);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3)人口较少;多高山,山地降水较多;高山冰雪融水较多;境内河湖广布,水量大;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4)有利: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大;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中国与中亚国家交往历史悠久(联系密切);国家政策支持;可充分利用(我国)新疆现有的管道设施,建设线路较短。
不利: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气候条件恶劣(干旱,温差大,多风沙);现有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