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4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田晓菲大约在五、六岁时,就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

B.“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C.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雄奇的山岭,是浩瀚的江海。

D.“这头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华裔球星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篮球观众。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2分)①差之毫厘,。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④,自将磨洗认前朝。

⑤,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⑥《次北固山下》用“归雁”道出了思乡情切,请写出含有“雁”的诗句:,。

(写上下句,含一个“雁”即可)⑦古诗中,四季风光无限,请用两句诗描摹你眼中的“夏”:,。

(写上下句)⑧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分)我们初一年级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爱文学”的课外语文活动,表达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名人名言】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彰显文学的魅力或读书的重要。

你张贴的名人名言是。

(作者:)(3分)(2)【流芳诗苑】仿照下面的示例,歌咏一物,要求引用一处古诗文。

(4分)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仿写:,——“,。

”(3)【文学小报】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两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3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二)阅读《农夫杀牛》,完成下列各题。

(20分)华州村,往岁有耕田者,日晡①疲甚,乃枕犁而卧。

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

屡前,牛辄以身立其人之体上,左右以角抵②虎甚力。

虎不得近,垂涎至地而去。

其人则熟寝,未之知也。

虎行已远,耕者觉,见牛跨立其上,恶之,以为妖,因杖牛。

牛不能言而奔,逐③之,愈觉其怪。

归而杀之,解④其体,食其肉,而不悔。

选自(《陶朱新录》)【注释】①日晡:太阳落山时。

②抵:触。

③逐:追赶。

④解:分解。

7.解释下列加点字。

(6分)(1)欲啖之.()(2)虎不得近.()(3)恶.之()(4)归而.杀之()(5)往岁有耕田者.()(6)食其.肉()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2分)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屡前,牛辄以身立其人之体上,左右以角抵虎甚力。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0.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3分)(三)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完成11一14题。

(15 分)掌心化雪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

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

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

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

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

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

”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

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

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

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

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

”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

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

”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

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

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

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

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

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

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

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

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

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

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

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

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1.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

(3分)12.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4分)13.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分)14.文题“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

(3分)(四)阅读李丹崖的《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一文,完成15—18题(17分)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①小时候,我曾在墙角的空地上种过一棵玉米,从它冒出嫩黄嫩黄的玉米芽儿开始,我就给它浇水、施肥,许多人都说,单棵的玉米是长不高的,就像孩子吃饭,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争着吃,饭是不香的。

我不信,依然坚持给它浇水施肥。

②一个月后,一条凌霄的藤蔓,水蛇一般攀上了玉米棵,不久就和玉米一样高了。

再过一个月,玉米长得比我高出了半头,还开花了,懂农事...的大人们又说,还是赶紧拔掉这棵玉米吧,单独的一棵,不能授粉,就不能结玉米,只能当柴烧。

③我还是坚持把玉米留了下来,几天后,凌霄开花了,整棵玉米如穿上了火红的裙子,非常喜人,破天荒地将蜂蝶招到了墙角,嘤嘤嗡嗡地飞舞其间。

④那个秋天,玉米棵上结出了四个大个头的玉米棒子,个个籽粒饱满,玉米棵上的凌霄也开了整整两个多月,成了墙角的动人风景。

⑤大人们自己也觉得纳闷,这样的玉米怎么会结果呢?⑥后来,他们悟出了道理,原来是凌霄和玉米互相帮助,孤零零的一棵玉米,本来是没有劲头往上长的,突然凌霄为它增加了重量,它若不往上长,势必会被凌霄缠死,于是,玉米为了免于灭亡,拼命地积聚能量使自己强大。

玉米在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中,赢得了这场胜利。

凌霄开花,又帮玉米招来了蜂蝶,那些蜂蝶有些来自田间的玉米丛里,尾部沾上了田间玉米的花粉,无意中竟给墙角的这棵玉米授了粉。

⑦跟自己较量,和别人共用能量,原来这就是玉米和凌霄实现共赢的奥秘啊!把这一道理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⑧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擅长走别人很少走过的路,无边的孤寂摧垮不了他,漆黑的夜幕吓退不了他,他们永不停步地赶路,最终,他们成功了。

你若问他,你是怎么扛过来的?他会说,我一直觉得路的前方,还有一个更光明的“我”在等着我,我要迎头赶上去。

你若再问他,在追赶前面那个“我”的时候,就没有遇见一丁点儿“路障”吗?他会说,我在追赶自己的那个“我”的时候,别人也在追赶属于他们的“我”啊,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扫清了“路障”!⑨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是生命道路上的两条铁轨,沿着它们,我们奔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选文有改动)15.如果将第②段中加点的“懂农事的”删去,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4分)16.请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4分)17.请从结构上说说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4分)18.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5分)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纸上。

兴化市安丰中学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7.【短文翻译】有一个叫华州的村子里,以前有耕田的人傍晚很疲劳,就枕着犁具睡觉。

老虎从树林里跑出来,瞪着眼睛看着种田的人,想要吃他。

几次上前,牛拖着犁跨立在农夫身上,用左右的角抵抗老虎,老虎不能靠近,流着口水到地上离开了。

那个人睡得熟,一点都不知道。

老虎已经走远了,种田的人醒来后,看见牛跨立在自己身上,感到十分厌恶,认为牛是妖怪,就用棒打牛。

牛不会说话就跑,然后主人就追它,对于这件事越想越觉得奇怪,回去就杀了牛,解剖了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没一点后悔之意。

7.(1)之.(耕田人)(2)近.(靠近)(3)恶.(厌恶)(4)而.(表承接,就)(5)者.(……的人)(6)其.(它的,指牛的)8. 虎自林间出 / 眈眈相向 / 欲啖之。

9. 几次上前,牛拖着犁跨立在农夫身上,用左右的角抵抗老虎。

10. 启示:好心无好报,世上被冤枉的又何止这头牛。

但愿人们多一点调查,多一点冷静,多一点反省,少一点冤枉。

(三)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完成11一14题。

(15 分)11.“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

12.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她”的自身感受,文字质朴、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

⑵因为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怀和爱护鼓励。

13.关怀爱护学生;教育方法科学、巧妙。

14.“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

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四)阅读李丹崖的《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一文,完成15—18题(17分)15.“懂农事的”是指整天在地里侍弄庄稼的大人,他们熟悉玉米等庄稼的习性和生长规律,因此他们的意见有权威性。

如果将这几个字删去,“大人们”所说的话就少了那种特有的权威性,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16.该句采用比喻,将墙角那整棵玉米比作“如同穿了火红的裙子”,从色彩、外形等方面将凌霄缠绕在玉米上开花的情状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让人如见其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