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新属于精神领域,更确切地说,创新就是一种精神,那么什么是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陈规,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本和权威质疑,……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狭义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美国学者熊彼特在1912 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曾进入);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很显然,狭义的创新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因而狭义的创新一般即指企业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通常来讲,企业创新主要包括:、思维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前提思维的结果是产生新的东西。
人类思维如果从性质上区分, 不外乎两种,就是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再现性思维不产生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东西。
具体他说,创造性思维要求敢于怀疑前人的普遍认识或常规认识,冲破旧规范的束缚,产生对事物的新观念、新认识、新理论、新构想或新方法、新见解、新的艺术形象、新的产品……等等,一句话,关键在于“新”。
可见,创造性思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创新”。
但又必须说明, 创新并非限于发明新的东西,凡是以新的方法来解决旧问题而有成效者,都属创造性工作,也就是创新,这些都是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的。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创造性思维是企业能否开展创新的前提条件。
创造性思维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曾开办过“创造性工程课程”训练班逾十五年,使参加受训员工的创造力平均提高三倍。
其他如美国铝业公司、波音飞机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制钢公司等均普遍推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成效显著。
决定企业发展的将不是资本、信息,更不是石油、钢铁,而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横向思维的开创者德博诺指出,点子、产品和服务的创造力及内在价值在商业运作中将比事实和信息更加重要。
人类即将进入价值时代,未来流行的职业将是“价值设计师”。
这些“价值设计师”将受雇于有远见的公司,来明确分析任何领域、任何项目的价值,真正集中考虑价值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企业看清行业的未来趋势,从而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跨越性发展。
诺基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看清行业大势、抓住机遇是何其重要。
诺基亚最初的主要业务是造纸,后来又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发展,诺基亚发展的前几十年,基本和手机没有半点关系,直到1902 年,其管理者米其林才突发奇想,说服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增加了一个电信部门,这个部门后来发展成了鼎鼎大名的诺基亚手机公司。
在1960 年时,时任诺基亚总裁的威斯特伦德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他进一步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到1980年时,诺基亚已经是欧洲数一数二的电信巨头了,当时的诺基亚就像是今天的苹果,已经有实力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
那时的诺基亚,是手机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从1996年开始到2010 年,连续14 年销量世界第一,它的全球销量甚至比三星和苹果的销量加起来还多,可见当时诺基亚有多牛。
但是,由于过分自信和盲目自大,诺基亚没有看到当时手机已经从硬件设备过渡到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时代,在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兴起时,诺基亚拒绝使用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从而错过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诺基亚衰败之快,简直匪夷所思,2013 年,诺基亚将手机业务打包以54.4 亿欧元的价格卖给微软,象征着诺基亚彻底退出手机市场。
这个手机行业曾被认为无敌的王者,几乎是一夜之间猝死在全世界消费者的面前。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是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对于企业生产而言,技术创新尤其重要。
技术创新是企业谋求生存的灵魂,是企业充满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创新的过程,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八程,是企业优化自身行为的过程,是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过程。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其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武器。
近几年来,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现乏善可陈,但美国经济整体表现却十分抢眼。
根据报道,2017年,美国的GDP虽劲增长、通胀率和失业率双双走低、企业利润和实际工资持续增长,又一次出现平衡的经济增长期。
这次美国经济进入一个增长周期,正是因为对科技创新的长期重视,直接在美国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能源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大潮,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创新型公司,各自引领着本行业的发展潮流:软件方面,大名鼎鼎的微软、谷歌等,硬件方面,英IBM、特尔、AMD高通等,软件和硬件兼具的企业,比如苹果、思科等等。
除信息技术领域外,其它行业,比如生物和制药领域,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说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尽管中国制造业有少数企业在某项具体的技术领域上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一般,附加值不高,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技术缺失。
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底层技术的“黑匣子”尚未突破,一些关键产品也很难通过逆向工程实现自主设计、研发和创新。
此外,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很多技术仍需要引进和模仿,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工艺、产业技术等基础能力依然薄弱,严重制约了整机和系统的集成能力。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 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2018 年5 月,中兴通讯董事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诚,受拒绝令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作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美国商务部的一纸出口禁令竟然让中兴濒临停业甚至破产的边缘。
中兴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和源头技术方面的创新严重不够。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目前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企业相对较少,想些关键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
总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制造强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对核心技术的追求、对产品质量的倚重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因此,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自己的高端、核心技术,才能使我国企业真正立于不足之地,在中高端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手管理创新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反馈等手段,对系统所拥有的生物、非生物、资本、信息、能量等资源要素进行再优化配置,并实现人们新诉求的生物流、非生物流、资本流、信息流、能量流目标的活动。
根据创新内容的不同,管理创新可分为观念创新、手段创新和技巧创新,其中,手段创新又可细分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管理创新贯穿全过程。
根据一个完整的管理创新过程中创新重点的不同,可将管理创新划分为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和管理技巧创新。
与近二、三十年发生的巨大的技术变革、生活方式的变革相比,企业的管理依然像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
那些20 世纪60 年代出生的首席执行官尽管惊叹当今实时供应链的灵活性、全天候的服务能力,但他们也感觉到其所在的组织鲜有变动。
不少组织不断变得扁平化,但是并没有削减官僚习气。
一线的员工比以往更聪明、更训练有素,但在组织内仍要循章办事。
高一层的经理们按惯例指挥着基层经理;公司的战略由高层领导制定。
公司的重大决策由公司里那些拿着高薪的大人物作出;中层经理的薪水一直未获增加,只是重复地做着制订预算、分配任务、评估绩效、指导下属等工作。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企业与社会密切关联,俨然成为一张无缝之网;此外,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八零后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流,他们在职业选择方面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仅仅是为了薪水的高低,而更多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因此,今天的企业管理在注重行政效率的同时,更应兼具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思想和原则。
人性化的管理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育员工的创造性激活和培思维,从而为企业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谷歌是当今全球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特别是在培育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谷歌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个人、强调个性,发掘员工的创造潜能。
在后勤保障方面,谷歌总部办公楼随处散落着健身设施、按摩椅、台球桌、帐篷等有趣的东西,整个办公空间采用了不同的色调搭配,明亮鲜活。
这些都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为了让员工舒心、把爱好变成创造力,从创立之初,谷歌就规定管理层不能限制员工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员工可以自由到一个新的部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此外,谷歌公司人人平等,管理职位更多是强调服务,工程师们受到更多尊敬,人人不仅可公平享受办公空间,更具备零距离接触高层反馈意见的机会。
最为与众不同的是,谷歌允许每位工程师拥有20%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
可见,谷歌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其结果自然是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创造出最顶尖的技术,从而获得最高价值收益,持续成为互联网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四、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注入“信息为王”的互联网思维,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就我国企业而言,要依托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无论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等等,所做的工作分享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
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
在线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