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一)教学时间:
9、15教学内容:
1、复习一年级上册诗歌《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悯农》
(一)
2、补充诗歌谜语《风》
3、补充《悯农》
(一)学情分析:本课这几首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

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

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

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

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挂图、朗读录音带、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

悯:哀怜。

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渔歌子”。

因为,这《渔歌子》是词牌,所以这个“子”在这里不能读轻声,应该读第三声。

3、师领读
4、学习生字词
5、生自由读
6、齐读
7、结合画面、词义读,感受词的意象之美
四、学习《绝句》
(一)
(二)
1、师范读,感受诗的音韵之美
2、简单介绍诗:古体诗如《长歌行》《敕勒歌》,近体诗如《绝句》
(一)
(二)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两种,还有《草》似的八句律师。

3、小组轮流读
4、自由读、背反思:精彩之处:渗透写法,品读词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词的理解过程,把应用学法和总结学法有机结合起来。

在生字词教学时我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参考注释是一种学习古诗词的好办法。

品读
一、二句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感受景色优美,并在学完一二句后总结出展开想象这一学法,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在学完词句后,我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提示启发,让学生明白张志和不归的又一原因。

总结出应用资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学生在体会了诗人的人生志趣,体会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时,也学到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遗憾之处: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这一课也有一些遗憾:
1、课堂张力不够。

在想象画面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拓展一些诗句。

2、自身经验不足,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3、把学生放在主体,但还可以更加放手,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

4、生生对话较少。

整改措施: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池上》《小儿垂钓》《所见》教学时间:
11、24教学内容:
1、背诵《池上》《小儿垂钓》《所见》
2、感受诗歌中的童真童趣
3、请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回忆你的童年趣事,并把它记录下来。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古诗,对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感知诗歌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

3、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4、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池上》《小儿垂钓》《所见》三首古诗的朗读背诵
三、重点重点是《池上》和《小儿垂钓》《所见》的背诵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伴随着古色古香,婉转悠长的古筝曲,一起来上一节古诗欣赏课……
二、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两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两首古诗词的意思。

三、学习古诗
1、学习《池上》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2、学习《小儿垂钓》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2、反馈。

手:停。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评:不错,三个生字全读正确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课件出示三个生字)还有谁再来读。

3、有不理解的词吗?
让学生一一列出。

谁能帮帮忙。

让学生说,教师一一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