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评价

先因后果的先后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关系,而因果 关系必须有先后关系。
整理ppt
11
SFDA推荐—— ADR因果关系评价 (推理法)原则
是否具有联系的一贯性:
与现有资料(或生物学上的合理性)是否一致,即 从其它相关文献中已知的观点看因果关系的合理性, 如动物试验的数据、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其它有关 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另外以往是否已有对该药反 应的报道和评述,即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 “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22
整理ppt
23
整理ppt
12
SFDA推荐—— ADR因果关系评价 (推理法)原则
联系强度:
即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和再用药的后果,相当 于报表不良反应栏中“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 减轻,及再次用药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即激 发试验是否阳性。
整理ppt
13
SFDA推荐—— ADR因果关系评价 (推理法)原则
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
整理ppt
15
➢ 肯 定:
用药以来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来合理解释。
整理ppt
16
➢ 很可能:
时间顺序合理;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没有重复用药;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合理解释。
药品不良反应的 基本知识和评价
整理ppt
1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
整理ppt
2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ADE)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 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整理ppt
19
➢ 待评价:现有资料无法进行评价,需进一步补充 资料。
➢ 无法评价:现有资料无法进行评价,且补充资料 无法获得。
整理ppt
20
例:美国1名39岁妇女,因皮肤过敏服用特非那 定10mg qd,连续数天后,因真菌性阴道炎,自 行服用酮康唑,3天后出现晕厥,心电图检查QT 间期延长至655μsec而住院,入院后10小时,心 电图显示“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停用上述药 物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 该药品是否已经在特定患者身上发生了不良 反应
整理ppt
9
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方法
(我国SFDA,ADR中心推荐的关联性评价)
1.开始用药的时间与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有无合理的 先后关系?(是/否)
2.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不良反应的 类型? (是/否)
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减轻或消失?(是/否)
整理ppt
3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整理ppt
4
(一) 副作用 (Side effect):
治疗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产生原因: 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 时所用一个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不同,副作用也可以转为治疗 作用。如沙利度胺、阿托品、苯海拉明等。
整理ppt
5
(二) 毒性作用 (Toxic effect):
治疗量下出现的毒性反应。 可由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 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出现毒性,如因用量过 大而产生的毒性作用,则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
整理ppt
6
(三)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四) 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 (五) 后效应 (After effect)
有否其它原因或混杂因素:
如并用药物、原患疾病及其它治疗的影响 或特殊敏感体质等。
整理ppt
14
1
2
3
4
5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 关 待评价
无法评 价
+ + + -/?
+ +/+/-/?

+ + +/-/? -/?
+ -/+ -/? -/?
- - +/? +
现有资料无法进行评价,需进一步补充资料 现有资料无法进行评价,且补充资料无法获得
整理ppt
17
➢ 或:
时间顺序合理; 该反应不是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来合理解释
整理ppt
18
➢ 可 能:
时间顺序合理; 与己知药品不良反应符合/不明;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消失/没有消失/不明;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反应未再出现/不明; 患者疾病或其它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 生物效应存在。如镇静催眠药。
(六)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又称特异质遗传素质反应。
(七) 其它:
致癌作用、致突变、致畸作用
整理ppt
7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和评价
整理ppt
8
ADR报告分析评价的目标
➢ 该药品是否会发生这种不良反应
4.再次接触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 (是/ 否)
5.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病人的 临床状态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是/否)
整理ppt
10
SFDA推荐—— ADR因果关系评价 (推理法)原则
时间方面的联系是否密切:
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 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除了先因后果这个先决 条件外,原因与结果的间隔时间也应符合已知的 规律。
2.特非那定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6例健康志愿 者服10mg特非那定后Cmax可达25~80mg/ml, 其体内代谢酶为cyp3A4。
3.酮康唑、红霉素等为cyp3A4抑制剂,与特非 那定联合应用后,使特非那定的代谢减慢,血药 浓度升高从而产生QT间隔延长,严重者可产生 “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整理ppt
分析:发病前曾用特非那定及酮康唑二药,该不 良事件是否与药物有关。按五项标准分析:
1
2
3
4
5
+



+/?
结论:可能为特非那定或酮康唑所致不良反应。
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
整理ppt
21
试验研究结果度上升,血中特非那定浓度与QT间期延长呈明显 正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