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18(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学科门类:艺术学代码:13专业类别:设计类代码:1305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代码:130502统稿审定:刘琳前言及统稿:付凌云第一章执笔:李洪胡伟第二章执笔:陈勤学陈欣王璐赵岩第三章执笔:陈勤学廖娟前言为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对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构建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指导思想以当代广告的要求,将实践教学体系列为本专业教学体系的独立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

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为中心,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既注重单项技能的培养,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采用实验实训、社会调研、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手段,调动和挖掘教与学各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美术学人才。

具体是:1、思想认识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了解国内外设计传达设计发展动向,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的各项工作,并对本专业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业务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

3、道德品质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理念,形成立足本职、心系公众、关心社会、献身国家的价值取向。

三、实践教学体系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实践技能环节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中,课程总学分 180 ;课程总学时 2880。

其中:1、基础实践: 160 学时。

2、专业实践: 172 学时。

3、综合实践: 256 学时。

第一章基础实践教学大纲一、军事训练课大纲(一)课程名称: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与班、排、连队列动作训练(二)课程编码:02(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1、目的: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和《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军事技能训练为重点,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2、要求:军事训练是大学生的一门必训课。

因此,全体学生必须学会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姿态端正,仪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报告并以允许。

(四)课程总学时:32学时(五)课程总学分:2学分(六)训练项目汇总表:(七)大纲内容:01:立正、跨立、稍息[训练目的和要求]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院旗、奏国歌和军队之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立正。

跨步站立。

它主要用于军人体操和执勤等场合。

跨立与立正可以互换。

稍息是在队列中站立时间较长时采用的一种队列动作。

[训练内容]1、立正。

2、跨立。

3、稍息。

02:停止间转法[训练目的和要求]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右(左)转,向后转,必要时也可半面向右(左)转。

[训练内容]1、向右(左)转。

2、向后转。

3、半面向右(左)转。

03:行进与立停[训练目的和要求]齐步是军人常用的步法,一般用于队列整齐行进,是队列训练的重点。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是队列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与整齐。

[训练内容]1、齐步-立定。

2、正步-立定。

3、跑步-立定。

4、踏步-立定。

04:步法交换[训练目的和要求]步法交换,分齐步、正步互换;齐步、跑步互换;踏步、齐步互换。

步法变换,均从右脚开始。

[训练内容]1、齐步、正步互换。

2、齐步、跑步互换。

3、踏步换齐步,齐步换踏步。

05:行进间转法[训练目的和要求]行进间转法是行进间交换方向的方法,分向右(左)转法,半面向右(左)转下和向后转下。

[训练内容]1、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2、齐步、跑步向后转。

06:脱帽、戴帽[训练目的和要求]脱帽、戴帽是军人在日常工作、训练,生活中最常用的动作,在队列和生活中主要用于集合、军容风纪检查、礼仪等场合。

[训练内容]脱帽、戴帽。

07:敬礼、礼毕[训练目的和要求]敬礼体现军人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一种队列动作。

敬礼可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

[训练内容]1、举手礼。

2、注目礼。

3、单个军人敬礼。

4、停止、行进间礼。

08:坐下、蹲下、起立[训练目的和要求]坐下、蹲下与起立是军人在日常生活、工作、训练中常用的一种队列动作。

[训练内容]1、坐下与起立。

2、蹲下与起立。

09:基本队形[训练目的和要求]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

需要是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训练内容]1、横队。

2、纵队。

3、并列纵队。

10:集合、离散[训练目的和要求]集合,是使单个、区队、分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区队、分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离散分离开和解散,班通常只进行解散。

[训练内容]1、集合。

2、解散。

11:整齐、报数[训练目的和要求]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和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

整齐分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齐。

听到“报数”的口令,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训练内容]1、向右看齐、报数。

2、向左看齐、报数。

3、向中看齐。

12:出列、入列[训练目的和要求]单个和区队出、入列。

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训练内容]1、出列。

2、入列。

13:行进与停止[训练目的和要求]横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当听到指挥员下达“立定”,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

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训练内容]1、行进。

2、停止。

14:方向变换[训练目的和要求]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

通常分为横队方向变换和纵队方向变换。

[训练内容]1、横队方向变换:停止间方向变换、行进间方向变换。

2、纵队方向变换:停止间方向变换、行进间方向变换。

(八)主要训练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1、《大学生军事教程》(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材)2、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内务条令》3、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制定颁发的《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九)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采用考评方法进行,根据实训态度、出勤率、实训质量、实训测试等综合评定。

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二、体育训练课大纲(一)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二)课程编码:01(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情况而确定以下五个基本目标要求:1、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四)课程总学时:128学时(五)课程总学分:8学分(六)实训项目汇总表:(七)大纲内容:01:武术24式太极拳运动[实训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

2、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实训内容]1、24式太极拳概述(特点分类及锻炼价值)。

2、24式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

3、24式太极拳的成套动作。

[主要实训器材]音响设备。

02: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训目的和要求]1、对体质测试项目进行专项练习,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项目的测试。

3、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标准的认识,使学生能基本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实训内容]1、体质测试项目专项练习。

2、测试项目:1、(身高、体重);2、肺活量;3、立定跳远;4、座位体前屈;5、(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主要实训器材]体质健康测试仪器。

03:排球运动[实训目的和要求]1、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排球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和现状。

2、掌握排球基本技、战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3、使学生了解一般的组织竞赛及裁判方法,提高学生观赏排球比赛的能力。

[实训内容]1、排球运动基本规则与裁判法;2、排球基本技术。

[主要实训器材]排球场地与排球。

04:篮球运动[实训目的和要求]1、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博的意志品质。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

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4、了解规则和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实训内容]1、介绍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特点、锻炼价值及其发展趋势。

2、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3、篮球基本技术。

[主要实训器材]篮球场地与篮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