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相关知识2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相关知识2
•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对 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税制改革工作 在“七五”计划期间逐步推开。
•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 税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 规范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所得税。198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行10%至55%的8级超额累 进税率,原来对集体企业征收的工商税(所得税部分)同时停止执行。 198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 例》,税率为35%。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 (三)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涵义 •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
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征收的所得税。
• 企业可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
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 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在中国 境内的企业。——负有全面纳税义务 •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 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或者在 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 外国企业。——负有有限纳税义务
•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体系 •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 • (三)企业所得税税种地位分析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体系 • 指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各种企业所得
税法律、法规、规章。
–1、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2、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3、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4、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5、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
得税》)
• 所得税与货物与财产税、行为税等古老的课税相比, 所得课税的历史比较短暂。从1799年英国始创所得 税制度到今天,只有两百多年的时间。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 (二)所得税的种类
–(1)个人所得税 –(2)社会保险(保障)税 –(3)公司(法人)所得税 :160个多个国家实行
• 我国以税收形式征收的所得税包括个人所 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利改税”,也就是史称的第一步“利改税”,即将建国后实行了30 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
• 第二步“利改税”(全面推行):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 办法》。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 大中型企业实行55%的比例税率,小型企业等适用10%至55%的8级超额 累进税率。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纳税人为大中型国营企业,税率由财税 部门商企业主管部门核定。
• 4、1991至2007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 外资所得税分别合并)
• (1)外资“两法”合并。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 (一)所得税的概念
• 指以纳税人的纯收益(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种的统称。
• 税收上所说的所得,通常是指纳税人由于提供劳务, 从事生产、经营,各种投资(包括资金、物资、技 术等各种有形的投入和无形的投入)而取得的收入 扣除为取得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费用以后的赢余。 (概念来自于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刘佐等编著的《中国所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 机构、场所包括:(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3)提供劳 务的场所;(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 工程作业的场所;(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 场所。
• 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是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企业性 单位等。非企业性单位是指基金会、外国商会、农民专业 合作社等。
• 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内容提要
企业所得税概述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思考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LOGO
我国现行企业所 得税制相关知识
谌东云
jxcdy2003@
内容提要
企业所得税概述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思考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 (一)所得税的概念 • (二)所得税的种类 • (三)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涵义
• 1958年和1973年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 化税制,其中将企业所得税从原工商税中独立出来,称为工商 所得税,征税对象仍然是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当时中国经 济的主体——国营企业则仍然是上交利润。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 2、1978年至1982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外资立法)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
• 1、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国营企业上交利润)
•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纲领性文件——《全国 税政要则》,其中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为工商业税中所得税部分, 主要征税对象为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国营企业 因为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其财务核算制度也与 一般企业差异较大,所以国营企业实行利润上缴制度,而不缴 纳企业所得税。
• 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0%至40%的5 级超额累进税率,另按应纳税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税种地位
• 3、1983年至1990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 资利改税)
• 第一步“利改税”(试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