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 (1)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 (1)


心病还要心药医 一方面老年人的心病需要积极预防和求治,另一 方面,作为老年人本身,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一种现实 的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 持心理平衡。
在退休之前,就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了解老 年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接受退休的事实。甚至 可以在退休前一年试验“假退休”,即利用一段 时间,从工作中脱离出来,体验一下退休后的生 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软组织扭伤 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 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可减轻 症状。腰扭伤后,若伤势较轻,可躺在垫厚的木 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 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势较重,应到医院 治疗。
如果出现严重摔伤,家人不要急于挪动老人身 体,应先让其仰面躺在硬木板上。如果腰后部 疼痛怀疑有腰椎骨折,应在疼处用枕头或卷折 好的毛巾垫好。若出现头颅损伤有耳鼻出血者 ,不要用纱布、棉花、手帕堵塞,否则可导致 颅内压升高。
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
化。
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 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
是晚餐。
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 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
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
,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
4、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中国有句 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从近代医 学观点来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 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 负荷。河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数年前研究老年 人餐后运动时发现,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餐前的 139毫米汞柱降到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 分,中度运动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占25%,说 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负性作用,但心 电图并无改变。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 饱餐后两小时内进行健身运动。
5、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一 般停练数周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至于生病或在 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
五、合理膳食
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多数老年人有牙齿脱落或对假牙不适应,影响食物的咀嚼 ,因此不愿选用蔬菜、 水果和瘦肉一类的食物。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人营养素不能很好的被 吸收。
在家里,家具摆设要方便老年人行走,地 面要防滑,年人要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定期到医院 做健康评估和跌倒风险评估。同时要避免使用 不适当的药物,凡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老年 人应慎用。
摔倒骨折 不要急于爬起来。在神志比较清楚后, 慢慢地从远端到近端活动自己的关节,如果感觉 不能伸展或屈曲,应呼救或拨打电话等待救助。 在旁人抬送自己的时候要告知,自己的哪个部位 不能活动需特别注意。
饭菜要烂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 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 ,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 软一些,烂一些。
水果要吃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 属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 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每餐饭后应 吃些水果。
饮食要热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 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起其 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
活动能力,是老年人锻炼的主要目的。据研究发现,长期
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 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
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
1、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运动 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有余 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从中 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 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 ,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二)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和听力的下降;心脏搏出量可减少40%~ 50%;肺活量减少50%~60%;肾脏清除功能减 少40%~50%;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 。由此,导致老年人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对环 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 疾病。
(三)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老年人动作和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和反应 速度均降低,加之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减弱和 人格改变,常常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老 年人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 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容易患各种癌症。
躯体小病引出心病 许多老年人由于躯体的小恙引起多种心理障碍症 状,如老年忧郁症、焦虑症等。 老人退休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 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每况愈下。这些 问题均会让老人感到恐惧和危机,一旦身体真的 出现了毛病,无论大小都容易出现过分担心的表 现,进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焦虑、 失眠,引起忧郁症。
由于肝、肾功能的衰竭,维生素D 不能在体内有效地转化 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老年人饮食注意事项
饭莱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
觉得缺滋少味。回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
意色、香、味。
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
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
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 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 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 品,这些食品所合蛋白质均属
跌倒的严重后果
擦伤、淤肿或撕裂伤 髋关节骨折 硬脑膜下出血 软组织伤害、头部外伤、死亡 卧床
导致跌倒的原因
环境因素 疾病因素 心理及其他因素
如何预防
加强日常锻炼
家中的摆设、防滑、方便行走,浴室、
洗手间要装扶手
有效控制慢性病
加强沟通
加强个人防护
跌倒后的自救
分裂症状存在,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也属心理病范畴

一旦老年人突然脾气变得很暴躁,记忆力也大幅衰退 ,身边的人就要考虑让老人到心理门诊进行鉴别,是一般 的老来记忆衰退,还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通过心理科 或精神科及时干预,老年痴呆的治疗效果一般很明显,至 少可有效缓解。据医生称,遗憾的是,一般只是老年人的 儿女过来咨询一下,病人总称“没有神经病”不肯来。临 床上遇见的这类病人通常已是病得痴痴呆呆,由别的科室 请去会诊才转过来。
、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
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
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 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 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应保 持10种左右。
莱肴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 重,殊不知,盐吃多了
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
担,易引起血压增高。 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 每天吃盐应以6一8克为 宜。
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
吃时要慢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 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 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得
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
身体健康。
六、防止跌倒
《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我国65岁以上 的老年居民中,有21%至23%的男性、43% 至44%的女性曾经跌倒过,而且跌倒发生 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
退休以后可以做自己平时喜欢又没有时间做的事 情,扩展自己的爱好,比如画画、书法、音乐、 钓鱼、爬山等。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 活动,让自己变得忙碌而充实。人一忙了,孤独 寂寞就没了;并且学了知识、为他人作了贡献, 还有成就感。同时要加强人际交往,不要把自己 禁锢在房间里,应走访亲戚朋友、邻居,防病于 未然。
老年人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
老年人的生理改变 老年期心理变化
关注心理健康
科学运动
合理膳食
防止跌倒
一、老年人的生理改变
(一)体表外形改变
老年人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皮肤变薄,皮下 脂肪减少;结缔组织弹性减低导致皮肤出现皱 纹;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骼肌萎 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关节活动不灵;身 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身高在35岁以后每10 年降低1cm);指距随增龄而缩短。
2、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 并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 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 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 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 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 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 显好处。
3、如在清晨锻炼,运动量应小一些。人们习惯于 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 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 肌梗死发作和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 ,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和晚上活动为妥。
二、老年期心理变化
一是离群感和孤独感。 二是自尊心与自卑感。 过去是一家之主,如今回家成了闲人,子女也不如以前 那样好指挥了,特别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 料的老人,更容易产生“家人的累赘”想法。 三是衰老感与死亡感。老年期的生理变化如视觉衰退、 听觉迟钝、动作缓慢、忘性增大等等越来越显著,老年 人常可因此而带来性格上的变化,如消沉、多疑、急躁 、唠叨等。
三、关注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生理变化,以及 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 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下降、亲友的离世、 人际交往的减少等等。
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 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 、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则有一定的精神
更年期、空巢期、退休期、丧偶期这四个时期是 很特别的时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特别大 ,很多典型案例显示,老伴去世,其伴侣1-2年也 相继去世。所以老人要随着各时期的变化调整心 理状态,适应和改善家庭和外部环境,使身心更 加健康。
四、科学运动
对老年人而言,以安全有效的运动来增进身体功能并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