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无答案)

利津县初中历史七上第十八课导学案
课题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型新

时间月日(星期)
成果目标1.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
2.通过了解东晋、南朝外部环境和统治政策的变化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通过阅读、理解、归纳史料,逐步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4.通过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等,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要素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
情景导引请齐读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
江南?
思考:江南好在何处?
活动自评:
在诵读中,学生感受江南
之美,为探求江南地区开
发塑造氛围。

思维对话问题一:回顾三国—西晋的演变,了解西晋灭亡到东晋建立的更替
活动一:观看课件演示三国两晋的更替,通过“王与马,共天下”
的历史现象,思考东晋统治表现出的特点?
问题二:了解东晋演变过程中重大事件、影响
活动二:通过课件展示,把握节点:士族政治、祖逖北伐、淝水之
战、东晋灭亡。

问题三:南朝是个什么样的历史时期?
活动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宋齐梁陈前后更替,均定都在建康,史
称南朝。

问题四:阅读材料,指出两个时期的江南有何不同?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
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活动四: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
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一:阅读教材和史料,
明确司马皇族在政军方面
依靠王导家族的特点。


根据教材准确解释+2分。

活动二:结合教材第82-83
页,能联系淝水之战使东
晋消除军事威胁,稳定政
局。

明晰东晋建立灭亡的
准确时间+2分
活动三:
知道宋齐梁陈的更替,都
城均在建康,合称南朝+1
分。

活动四:能准确描述两个
时期江南的不同?从劳动
力、生产方式、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表现、贫富程度
等角度,加以合理解释+2

活动五:从北人南迁、自
然环境、统治政策、社会
局势、耕作技术等角度考
问题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活动五:充分阅读教材84页,结合历史题图人口流动趋势,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小组内发言确定思路。

问题六: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
活动六:阅读教材,观看课件,从耕作技术、耕地面积、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了解。

虑+2分
活动六:抓住几个方面,概括全面+1分
拓展迁移小组讨论: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现在的社会经济政
治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上原因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启示来自于所学原因,
符合当下实际,有借鉴
有发扬,条理清晰,有
实际意义。

+3分
达标反馈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处政权是()
A.东汉
B.三国
C.西晋
D.前秦
2.“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
3.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A.宋
B.齐
C.梁
D.陈
4.南朝后期,在南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方处于明显劣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大量北迁
B.梁朝爆发了叛乱
C.祖逖带兵北伐
D.淝水之战的胜利
5.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地方将领势力强大
B.宋齐梁陈定都建康
C.朝代更替非常频繁
D.宋朝爆发大规模叛乱
6.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技术
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对1题,得1分,合计
_____
7.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政权掠夺北方人口
8.在江苏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器具,烧制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专家推测这些青瓷应当是人们当时的日常生活用具。

据此推测这些青瓷器具应属于哪一时期()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两晋南北朝时期
9.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境况。

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11.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图1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图2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1)图1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

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
和民族大交融。

(2)《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丝绵布
设计人:王树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