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质性数据分析 (2)PPT讲稿
质性数据分析 (2)PPT讲稿
– 尽量用被研究者自己的语言
• 从思考单位入手
– 即被访者的意识形态
码号举例
• 我这次生病以后,(以前挂我号的
老病人)千里迢迢跑来看我,拉着 我的手一言不发(眼睛湿润),我 觉得让你体会到真情……真的是 (声音有些颤抖),什么叫真情 (抽泣).
• 我觉得只是处事态度不同了,要宽
容(眼睛湿润)。好像觉得帮助别 人也是很快乐的事情。
质性数据分析 (2)课件
质的研究概述
• 质的研究定义 • 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 质的研究适用情形
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 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 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 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 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 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
混合方法中的质的数据、个案研究、行动 研究(中也涉及到质的数据)
• 研究方法:访谈、观察、问卷调查、实物
收集
资料的类型
一是来自访谈的资料 二是来自观察的资料 三是文件、实物类资料 (1)文献 (2)纪念性物品 (3)年鉴和编年史 (4)对问卷和调查的开放式书面答复 (5)以及运用问卷和仪器设备等不同方式搜集不同来源和形态的资料
• 我现在好像是吊在悬崖上,手
里抓着一根稻草,命悬一线。 我觉得我抓着这根草,使劲往 上攀,我要活着,我要活下去, 我不能松劲,放松自己就好像 放弃自己了。
• 强烈的生存欲望
(信念态度)
❖ 我(患病)一年后又回去工作 了,生活还是要恢复原来的状 态。我并不想利用得病,要他 (丈夫)做什么,反正都是在 以前正常轨道上行驶,没有不 讲道理的要求。
• 体验真情 • 宽容待人
本土概念举例
• 我有好多事情不用操心,经济上也不拮据……我这样已经
算是很幸福了,但是我并不快乐……因为我必须什么时候 都要去适应别人,必须要做一个和大家一样的、让大家看 你是一个正常的人……
• 幸福——物质上、外在的、赋予的东西 • 快乐——自我的、主观的、内在的满足
思考单位举例(1)
• 两种方法: • 归纳性归类 • 预定的归类
(2)研究者对数据的解释应该是基于对数据的认真解读;
• (3)研究者应该免把未经审视的前见带入数据分析; • (4)对数据的分析应该是一个重复的过程。
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 (1)转录 • (2)备份 • (3)可兼容的形式来组织资料 • (4)便于研究者添加自己的笔记和评论; • (5)为原始数据添加序列号
• 主题方面:被访者反复提到的“感恩” • A是一个时刻持有感恩心态的人
阅读编码
• 编码:是指对初始的定性研究资料根据其
内容和意义用类别标签、概念术语、解释 性短语加以标识、说明和区分的过程
编码•(设2)立码号
– 标准之一:有关词语或内容出现的频率
• 寻找本土概念
– 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 己看世界的方式
• 被访者B提到自己面对伤口持久未愈,痛苦彷徨,甚至出现轻身的想
法。
• 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与研究者以前对坚强特征的定义是相背的,此
时研究者暂时将自己的判断悬置,根据被访者的描述努力使自己进入 被访者当时的情境,理解她的感受。
• 在自己的笔记中做好记录,即被访者曾因伤口持久未愈出现过彷徨和
绝望,她是如何度过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因素?
❖ 恢复常态 (行为表现)
初次编码原则
• 编码越细致越好,直到达到饱和;如果发现了新的码号,
可以在下一轮进一步收集原始资料
• 注意寻找当事人使用的词语 • 命名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原话 • 在对资料进行逐步分析时,就有关词语、短语、句子、行
动、意义和事件询问具体的问题
归类
• 归类
– 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 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
定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
陈向明(2000):按照一定标准将原始资料 进行浓缩,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 资料整理为一个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 联系的意义系统。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初步浏览阶段 • 阅读编码阶段 • 分析抽象阶段
资料审查
• 目的:消除原始资料中虚假、差错、短缺、
冗余等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信、 有效、完整、合格,从而为进一步整理分 析打下基础。
定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进入研究情景..
界定研究问题..
资料收集.
撰写研究报告.
资料分析.
定性研究适用的情形
特殊性问题:探究特殊个案所呈现的问题 过程性问题:探究事物的发生、发展,重点放在动态变化上 情景类问题:探讨的是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 描述性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 意义类问题:探究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 解释性问题:从当事人的角度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解释
典型的质性数据分析流程
质的资料概述
• 定义及特点 • 资料来源 • 资料类型
质的数据
定义: 质性研究强调所搜集资料都是描述性的,即
多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呈现,描述人们的 语言和行为。 特点:
• 来源的多样性 • 形式的无规范性 • 不同阶段的变异性
资料来源
• 研究策略:人种志、现象学、扎根理论、
寻找意义举例
• 被访者A:多次出现“医生很负责”、“很多人帮助我”、“我不知
道如何感谢我的丈夫”等内容
• 语词方面:“感谢”、“感激” • 语义方面:因为得到很多支持和帮助,所以要报答他人 • 语境方面:在提到她得到很多帮助时,她说自己的丈夫停下工作全
身心的照顾她,一些小辈经常来看她,特意送来她喜欢喝的净化水 等具体的故事;
分析资料
• 分析原则 • 前期准备 • 分析过程 • 分析方法 • 检验数据 • 图像分析 • 话语分析
数据分析的原则
• 质的数据的分析遵循这样的原则:从数据中发现内容,基于数据
包含的内容形成理论,从数据的特殊属性得出更普遍的结论或理 论。
• (1)对数据的分析和从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应该完全来源于数据;
• 审查内容: • 真实性审查 • 准确性审查 • 适用性审查
阅读原始资料
• 粗略地看 • 理解上下文背景数据 • 在行与行之间阅读
阅读原始资料
• 以完全开放的态度
– 暂时悬置自己的前设和价值判断 – 勿回避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 寻找意义
– 从语词、语义、语境、主题等层面进行 分析
研究者感悟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