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素质 优服务 促发展

强素质 优服务 促发展

强素质优服务促发展
——2014年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后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均衡发展为核心、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着力点,更新管理服务理念、造就高素质队伍、键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坚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服务理念,为学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一、抓队伍,优化管理服务理念。

坚持“师生至上、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严格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规范服务人员工作行为,不断提高后勤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求后勤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安全意识浓厚、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标准严格、服务质量优秀。

学校对后勤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定期召开后勤工作人员例会,学习相关规定,明确工作要求;同时还组织安全、技能知识考试。

如在食堂工作中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主人公意识、家长意识,使员工把学校食堂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工作中做到文明服务、态度和蔼、礼貌待人、热爱学生、饭菜可口、花样翻新以及讲究卫生等。

在服务中做到“三个一”:热心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细心做好每一份膳食,尽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

二、抓制度,规范工作机制。

一是规范落实财务财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建立学校财务财产管理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有效运行。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了公务接待、办公用品采购等操作流程,做到勤俭厉行节约。

二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后勤工作规范。

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学校后勤管理的文件和规章,学校健全了后勤管理工作系列规章制度,如《学校食堂管理与监督制度》、《学校食堂卫生规范》、《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职责》《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统一印制了《学校安全卫生情况记录表》、《食品留样记录表》、《领导、教师食堂值日登记表》、《学生宿舍管理日志》等相关册表;同时制定和完善了分管后勤工作副校长、总务主任、食堂工作及其他从事后勤人员岗位职责,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确保学校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三是加强了督导检查。

三、抓过程,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在后勤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深入开展“四好一满意一放心”和“四个创建”活动,全力打造规范、满意后勤,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的服务。

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严把“四个关口”。

在学校食堂过程管理中,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把关,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严把后勤采购关,严把食品售卖关,严把饭菜价格关,严格把好督察关。

实行“三个不放
过”。

即出现问题不放过、责任追究不放过、立即整改不放过。

二是实施现场管理。

在过程管理中,一是实行定置管理。

对食堂所有设施、设备、原材料等,按照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分区、分类、分层定点放置,并进行具体标识,明确管理责任人,确保摆放有序。

运行正常,打造食堂工作现场的良好环境。

二是实施标准化的作业规程。

制定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较科学的现场操作流程标准,保证工作效果。

三是实行定岗定责。

将食堂管理各个环节细化为一个个小现场,按照“一处一岗、一岗一人、一人一责、一责一事、一事一考核”的要求,细化分工,确保事事有任管,工作常检查,管理即时高效。

四是实行应急管理第一现场原则。

谁第一时间在现场,谁就是第一责任人,谁就要果断按规范处理好相关工作事项。

三是价值引领。

学校在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加强饮食文化的建设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学校开展“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学校食堂内悬挂许多警示名言;宣传橱窗、校园文化墙也普及一些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还通过晨会、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要求学生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抓重点,促进持续发展。

全力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的配套建设工作。

积极做好学校运动场标准化建设规划和建设,4月25日学校运动场建
设开工,预计7月底竣工;一是协同施工方、监理方按上级规定把好质量关;二是规划设计好运动场相关配套工程。

精心设计学校绿美化方案并组织实施,3月下旬学校绿化工程经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施工,施工过程中,多次请设计人员现场查看树苗、优化设计方案,确保高标准;整个绿化工程预计2014年下半年基本到位。

同时,统筹做好校园美化、净化工作。

对后勤管理和服务而言,师生满意才是真满意,家长放心才是真放心,学校发展才是好服务。

后勤既服务于师生,也服务于家长,还服务于社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在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上下功夫,竭力为学生成长、为教师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