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用典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辛弃疾在词的下片中以长门陈皇后自比,痛陈蛾眉遭妒之愤,并诅咒妥协偷 安的权臣,其命运将一如玉环飞燕既害了国家,最终也就害了自己。杜甫以 王昭君自比,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 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 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分析下面这两首诗在表现人物心理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李清照《醉花阴》
王昌龄《闺怨》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相同点:都描写闺中女子的愁情,人物心理描写细腻 不同点: 1、内容:李诗人物心理描写一愁到底,而王诗人物心理跌宕起 伏。李诗写抒情主人公贯穿从早到晚的愁情,王诗的愁情却是在 见到杨柳色时触动了集聚的愁情,瞬间爆发。 2、手法 :李诗运用了对比、比喻、寓情于景;王诗先扬后抑 3、风格:李诗沉重典雅,王诗深情婉转
4、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 无聊情怀。如元稹《行宫》
请从乐景写哀情的角度谈谈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诗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 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 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 美丽的红花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寂寞哀怨。
5、诗人每以失意的女子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体会两首诗共同的艺术特色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 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 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 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 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放臣弃妇,自古同情。 守志贞居,君子所托。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士暮年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弃置不用
• 寂寞孤独 • 相思牵挂 • 渴望自由 • 美人迟暮 • 王朝盛衰 • 失意无助
艺术特色和手法
(一)借景抒情,浓重的感伤色调。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恰切的比兴、对比、衬托、用 典 (四)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
2、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 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同写为夫做寒衣,同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两首诗表现的感情有何不同?两首诗的写作水平孰优孰劣?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寄夫 陈玉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罗贡曲 刘彩春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空逐春泉出御沟
宫妇
商妇
宦妇
征人游子妇
⒈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意境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闺怨诗主要意象:
1、景物类: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花红、鹦鹉、黄莺、燕子、银河、流萤、飞蛾、烛 光等。 闺中女子看着这些美好的景色或伤春、惜春,感叹春光美好却如同自己的青春一般短暂而容易消逝;或 在空虚寂寞时对着这些景物打发时间、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又或望景怀人,看着迁徙的大雁、或圆或 缺的月亮而思念远方的夫君。 2、行为类:织布、捣衣、缝衣、寒砧、登高、凭栏、梳洗、画眉、梳妆、做梦等意象。 捣衣、缝衣是征人妇为守边打仗的丈夫缝制冬衣的行为,在捣衣缝衣中寄托相思和对战争的怨恨。登高、 凭栏都是为了守望不知归期的夫婿,而梳洗则是感叹红颜无人欣赏的悲寂。 3、室内用具类:灯、烛、珠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帐、玉簟、镜、画屏、熏笼(香炉、香烟) 等。 都是闺房物品,独守空床的少妇将房内物品描绘得巨细靡遗,正是她们空虚寂寞冷之下,在偌大的房间 里寻求慰藉的表现,或睹物思人,或想象未来相聚的美好。 4、庭院建筑类:庭院、行宫、高楼、宫殿、玉阶、玉阑、窗台、章台、栏杆、宫墙等。
找到两首诗的诗眼,进行分析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宫怨 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1、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 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 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已。 2、“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 “空”字,写出宫女自知自己被幽禁 在这深宫中,空自消磨青春,容色调谢而无人问津,正像那宫花一样, 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着流水而去。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 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运用象征,含蓄蕴藉,意境深婉,别具一格。
卷珠帘,是为谁
——闺怨诗品鉴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妩媚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罗贡曲 刘彩春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宫怨 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空逐春泉出御沟
宫妇
商妇
宦妇
征人游子妇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深深庭院,就像困住女子自由幸福的牢笼。她们成天百无聊赖,只能在这庭院之内守望夫婿给她的那 一片天空,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日升月落。
我最喜欢: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妩媚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1、 产生 原因
常见 情感 和表 现手 法 闺怨诗
2、 作者 类别
产生原因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闺怨:闺阁之愁怨
男性诗人
诗
人
女性诗人
诗中抒情主人公为女子
寄予同情 同病相怜
自伤自怜 思君怨君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李诗表现对丈夫们的苦苦相思、渴望团聚、对丈 夫的关切与牵挂之外,还有厌战的情绪,感情丰富, 视角广阔。 陈诗只表现对自己丈夫的关切与牵挂。 2、李白更优秀 李诗寓情于景手法用多个意象渲染,如月、捣衣、秋 风,视觉、听觉、感觉多种角度相融合。感情表现透 彻宏阔。
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 伤情而生幽怨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