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案

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案

美妙的数学教学内容:校本教材1~4页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

2、体会数学世界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对已有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了解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

教学难点:通过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对已有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2002年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这个会标有什么特点?2、教师导言:这个标志的设计基础是1700多年前,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是为了证明发明于中国周代的勾股定理而绘制的。

经过设计变化成为含义丰富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从这个会标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世界的美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妙的数学》。

板书课题:美妙的数学二、新授课(一)、学习数学的趣味美部分。

1、学生集体朗读数学的趣味美。

2、学生自学数学的趣味美,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4、指名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表现出了数学的趣味美。

5、教师小结:数学的趣味美,体现于它奇妙无穷的变幻,而这种变幻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

揭开了隐藏于数学迷宫的奇异数、对称数、完全数、魔术数……的面纱,令人惊诧;观看了数字波涛、数字漩涡……令人感叹!一个个数字,非但毫不枯燥,而且生机勃勃,鲜活亮丽!根据法则、规律,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演化出的各种神机妙算、数学游戏,是数学趣味性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数学思维的出神入化!板书:数学的趣味美奇异数、对称数、完全数、魔术数……(二)、学习数学的形象美部分。

1、教师导言: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

”谈到形象美,一些人便联想到文学、艺术,如影视、雕塑、绘画,等等。

其实不然,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形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万事万物的绚丽画面。

下面我们就接着学习数学的形象美。

2、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形象美部分,用笔画出数学的形象美包括哪些内容。

3、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5、教师小结并板书。

板书:数学的形象美:数字美符号美线条美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第5页思考题1。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说说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2、导入:数学除了趣味美、形象美,还有简洁美和对称美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新授课(一)、学习数学的简洁美部分。

1、导言:数学科学的严谨性,决定它必须精炼、准确,因而简洁美是数学的又一特色。

2、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简洁美部分,用笔画出数学的简洁美的定义,数学的简洁美表现在哪些方面?3、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5、教师小结并板书。

板书:数学的简洁美1)、定义、规律叙述的高度浓缩性,2)、公式、法则的高度概括性3)、符号语言的广泛适用性(二)、学习数学的形对称美部分。

1、导言:对称是美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数学中众多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幻方、数阵以及等量关系都赋予了平衡、协调的对称美。

2、学生自学数学的对称美,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4、指名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表现出了数学的对称美。

5、教师小结板书并以教材中例子进行讲解。

算式:2∶3=4∶6 ,x+5=17—2数学概念竟然也是一分为二地成对出现的:“整—分,奇—偶,和—差,曲—直,方—圆,分解—组合,平行—交叉,正比例—反比例……,显得稳定、和谐、协调、平衡,真是奇妙动人。

6、自学教材第5 页:“>”、“<”和“=”的本领三、课堂总结数学中蕴含的美的因素是深广博大的。

数学之美还不仅于此,它贯穿于数学的方方面面。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形、式,数的美,形的美,式的美,随处可见。

它的表现形式,不仅有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还有比例美、和谐美,甚至数学的本身也存在着题目美、解法美和结论美。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发现数学的更多的美。

四、布置作业第5页思考题2、3。

奇妙数学大世界数字花絮教学内容:校本教材5~11页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趣题的几种类型。

2、掌握数字趣题的解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利用数字趣题的解法,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字趣题的解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利用数字趣题的解法,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碰见过那些数学趣题?这些题你都回解吗?学生举手谈自己知道的数学趣题及解法。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数学趣题及解法,真不错。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更多的数学趣题及解法。

板书课题:奇妙数学大世界数字花絮二、新授课(一)学习数学趣题的类型部分(P6页到7页竖式谜以上部分)。

1、学生自由阅读数学趣题的类型部分。

2、学生自学数学趣题的类型,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4、教师小结讲解:1)、数字趣题,依其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数种:①、竖式谜②、横式谜③、填空谜④、幻方⑤、数阵板书:数学趣题的类型竖式谜横式谜填空谜幻方数阵2)数字趣题的解法:解数字谜,要根据四则运算的法则、规律,对照已知条件,理清数与数间的内在联系,先易后难,由此及彼,使被隐去或要求填写的数字,一个一个地暴露出来。

从而拨开迷雾,显出“庐山真面目”。

幻方和数阵的制作,则更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解数字趣题,如同侦察员破案一样,开始如理乱麻,渐渐便理清线索,继而顺藤摸瓜,最终便真相大白了!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数学趣题。

(二)学习例1、例2、例3部分1、教师用课件出示例1、例2、例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讨论交流解法,教师参与其中一组。

3、指名小组在全班汇报,师生集体指正。

4、教师小结并讲解解法:例 1解:加数都是两位数,从第一个加数个位是5与和的个位数是9,可以推断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数必定是4。

即5+?=9。

从和的百位数与十位数是18,可断定,两个加数的十位数都是9,这样,谜便揭开了:例 2解:三个加数,只知道其中两个加数的个位分别是7、5,而和的个位却是8,肯定是进位造成的。

从7+5+?=□8,可判断另一个加数的个位必为6,十位上5+□+7=□7,可断定:□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是5,去掉进上来的1应是4。

百位上2+□=6,可知:□=4,去掉进上来的1,□=3。

可知原式为:例3:解:这个减法算式,只告知了减数是1,被减数、减数都不知道。

全式应有八个数字,其中七个都是未知数,初看是比较难解的。

但是认真分析一下减法算式各部分的数位,便可以找到突破口。

被减数有四位,减去1后,差却成了三位数,只有相减时连续退位,才会如此。

那么,什么数减去1需要向高位借数呢?只有“0”!而最高位退1后成了0,表明被减数的最高位就是“1”。

这样,就可以断定被减数是1000。

知道了被减数和减数,差就迎刃而解了!可知,原式是:1000—1=999。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9中“请你动动脑”。

指名学生板演。

2、师生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自己找一些如例1、例2、例3的习题完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回答数学趣题的类型。

2、小黑板出示竖式谜的习题,指名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真不错!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其他的数学趣题及解法。

二、新授课(一)学习例4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讨论交流解法,教师参与其中一组。

3、指名小组在全班汇报,师生集体指正。

4、教师小结并讲解解法:例4:下图的五个方格中已经填入84和72两个两位数,请你在其余的三格中也分别填入一个两位数,使得横行的三个数与竖行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这五个两位数正好由0~9十个数字组成。

解法:可以这样想:十个数字中已用了4个数字,还剩下0、1、3、5、6、9六个数字。

因为中间方格中的数横行和竖行中都用到,所以,只要满足上一格中的数加下一格中的数和是84+61=156,所以95和61分别填上、下两格,剩下的30填中间。

5、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的填法吗?6、巩固练习:P9页“开动脑筋”第1题。

让学生独力完成后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

(二)学习例5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讨论交流解法,教师参与其中一组。

3、指名小组在全班汇报,师生集体指正。

4、教师小结并讲解解法:例5:把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的小方格中,使三个等式成立。

□+ □= □□-□= □□×□= □□解法:可以这样想:在0~9这十个数字中,因为a+0=a a-0=a a×0=0,所以0不能填在加法和减法算式里,也不能填在乘法中作因数,0只能填在积的个位。

因此,第三个等式一定是5×2=10、5×4=20 5×6=30 5×8=40中的一个。

如果是 5 ×2=10,剩下的3、4、6、8、9经计算不能使上面两个等式成立。

同样道理,5×6=30和5×8=40这两个算式也应被排除,正确的填法是3+6=9,8-1=7,5×4=20。

5、巩固练习:P10页“考考你”第1、2题。

让学生独力完成后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

(三)学生自学《数学名言》。

三、布置作业:1、P10页“开动脑筋”第1题。

2、P11页“考考你”第3、4题。

妙题巧解教学内容:校本教材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妙题巧解意义。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妙题巧解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1+2+……+99+100的和是多少?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能想出其他简便的方法吗?2、学生互相讨论后,全班交流。

3、计算这一类的题是很有意思的。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课题:妙题巧解二、新授课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12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12的内容,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4、教师小结讲解。

1)、商克斯“手算”π的故事:德国历史上有位数学家叫做商克斯,他花了20年的光阴,把π的值推算到707位,创造了“手算”π的最高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