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2.阿托品化:指应用阿托品后,患者瞳孔较前扩大,出现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快,肺部罗音消失等表现,此时应逐步减少阿托品用量。

3.多发伤:指在同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损伤,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

4.急救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RP;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5.中毒: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全身性损伤。

6.复合伤: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所致机体病理生理紊乱常较多发伤和多部位伤更加严重更加复杂,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

7.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外界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问答题
1.中毒的治疗原则:
答: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终止与毒物继续接触。

2)迅速清除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

3)如有可能,尽早使用特效解毒药。

4)对症支持治疗。

2.休克的分类:
答:1)低血容量性休克。

2)心源性休克。

3)感染性休克。

4)过敏性休克。

5)神经源性休克。

3.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
答:1)意识突能丧失,面色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

2)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

3)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

4)双侧瞳孔散大。

5)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

6)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

4.急救给药方式:
答:1)静脉途径给药。

2)经气管途径给药。

3)经骨髓途径给药。

5.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答: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必须立即停药,检测血压,检查脉搏,保护气道,呼吸支持,补液10~20ml/kg,立即静脉注肾上腺素50~100ug或肾上腺素5mg加生理盐水500ml,10ml/h 滴注氢化可的松5~10mg/kg,甲泼尼松1~2mg/kg,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50mg静滴。

6.有机磷中毒的抢救:
答:(一)清除毒物: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

2)洗胃。

3)导泻。

4)血液净化治疗。

(二)特效解毒药,做到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给药:1)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

2)应用抗胆碱药物,要求达到阿托品化。

(三)对症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氧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2)发生肺水肿时应以阿托品治疗为主。

3)休克者给予血管活血药物。

4)脑水肿者应给与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脱水。

5)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病情危重者可用血液净化治疗。

7)重度中毒者应留院观察。

7.昏迷的急诊处理:
答: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插管,行人工辅助通气。

2)保持有效血循环,给予强心升压药物,纠正休克。

3)急诊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4)颅压高者给予降颅压药物,如20%甘露醇、呋塞米、甘油、必要时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

5)控制高血压及高体温。

6)预防或抗感染治疗。

7)控制癫痫发作,用地西泮、苯巴比妥。

8)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

9)给予脑代谢促进剂,如ATP,辅酶A等。

10)给予促醒药物,如纳洛酮,醒脑静等。

11)病情稳定后,送入ICU病房进一步确诊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