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EO2.0教程-第1章-操作界面

CREO2.0教程-第1章-操作界面


:保存的视图列表。
单击此按钮后,系统将打开一 个列表框,从中选择不同的选 项可切换至零件的各种定向视 图(即从各个方向观察零件看 到的视图)。其中,选择“标 准方向”可切换至标准视图, 选择“BACK”、“BOTTOM” 等可切换至俯视图、仰视图等 各种标准平面视图
:启动视图管理器。单击此按钮,将打开 “视图管理器”对话框,该对话框用来管理各 种视图,包括了“简化表示”、“X截面”、 “层”“定向”和“全部”5个选项卡,分别用 来查看零件的简化视图、截面视图、定向视图, 以及简化、截面和定向视图的组合视图。
当用户创建或编辑某些特征时,操控板的上方会 出现特征工具的操控面板,这些控制面板大都包 含一个控制区。
控制区
在控制区中, 按钮用来暂停当前操作; 按钮用来 恢复暂停执行的操作; 按钮用来预览当前特征的 效果; 按钮用来完成当前操作; 按钮用来取消 当前操作。
2.1.4 状态栏与选取过滤器
状态栏位于操控板的下方,当用户将鼠标光标移 至某个命令或按钮的上方时,CREO会立即在该区 域说明该命令或按钮的功能。 在面对由众多特征构成的复杂模型时,会发生无 法顺利选取目标对象的情况,此时可通过设置 “过滤器”来限制能够选取的对象类型。
:这几个按钮表示分别以线框、隐藏线、 消隐和着色模式显示零件模型。
线框
隐藏 线
消隐
着色

4.3 使用菜单命令调整视图
除了可以利用鼠标和 “视图”工具栏来调 整视图外,在“视图” 下拉菜单中同样包含 了一些用于视图调整 的基本操作命令
着色:为模型使用临时着色,此时基准平面、 基准轴、基准点和基准坐标系都会自动隐藏。
原位置 的视图 新位置 的视图
视图平移 方向引线

4.2 利用工具按钮调整视图
下面以零件视图举例
重新调 整视图 缩小 显示样 式 视图管理 器 旋转 中心
放大
重绘当前视 图
选择视图
基准显示 过滤器
注释显 示过滤 器
:选择视图按钮。用来创建各种平面视图。
1
单击“重定向视图 ” 按钮,打开“方向”对 话框
1.2 了解基于特征的概念 Creo Parametric 是一种基于特征的产品开 发工具。模型是使用一系列易于了解的特征而非 使人混淆的数学形状和图元进行构建的。 下面举例说明基于特征的概念:见下图
在此示例中,我们将拥有一个连接杆, 而该杆是通过七个阶段进行创建的: ①创建一个拉伸,而该拉伸形成模型的整体 形状和尺寸; ②在模型的顶部创建附加的拉伸; ③在模型的底部创建第三个拉伸; ④在模型的底部创建孔; ⑤在模型的顶部创建另一个孔; ⑥在四条内边上创建倒圆角; ⑦在模型的顶部创建径向孔。
图一:零件文件
1.7.2 .asm - 此扩展名表示装配对象。装配文 件包含用于标识和定位一批零件和子装配的指 针和指令;
图二:装配文件
1.7.3 .drw - 此扩展名表示 2D 绘图。绘图文 件包含用于归档绘图中的零件和装配模型的指 针、指令和详图项;
图三:绘图文件
快速访问工具栏

2 CREO 2.0操 作界面
1.6.2 零件模块:此模块是Pro/E软件的核心 模块,大多数的三维模型都是在该模式下进行设 计的。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块下提供的各种特征工 具构建自己想要的产品模型,并可以非常方便地 进行修改。
1.6.3 曲面模块: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外观的 产品造型,需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曲面来构建。 使用该模块下提供的曲面工具构建出产品的轮 廓,再进行一些合并、修剪等操作,最后将其 转化成实体模型。
2.旋转视图 按住鼠标中键,移动鼠标:可以在立体空间 内绕单击位置旋转视图。
全方位旋转视 图。此为单击 位置(即旋转 中心)
按住【Ctrl】键和鼠标中键,左右移动鼠标: 可以在二维平面内绕单击位置旋转视图。
在二维平面内旋 转视图。此时的 旋转中心和引线
3.平移视图 按住【Shift】键和鼠标中键的同时,移动鼠 标,可以平移视图。
图示为建立实体零件模 型

3.2 打开与激活文件
选择“文件”>“打开”菜单,弹出“文件打开”对 话框,找到目标文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可 将其打开。
单击“预览” 按钮,可以 预览模型
如果同时打开了多个CREO文件窗 口,则当前只有一个窗口是活动的, 如果想激活其他窗口,可以在要激 活的窗口中选择“窗口”>“激活” 菜单

3.3 设置工作目录
选择“文件”>“管理会话” >“设置工作目录”菜单, 打开“选取工作目录” 对话框,在“查找范围” 列表中指定一个文件夹, 单击“确定”按钮,即 可完成新目录的设置。 注意此方法只能设置临 时工作目录

3.4 保存与备份文件
在“文件”菜单中,用来保存文件的命令包括 “保存”、“保存副本”和“备份”3个。 保存:将当前文件以原名保存到当前设置的工 作目录或其原来的目录下,此时不能更改文件 名称。该命令的作用和“文件”工具栏中的 “保存活动对象”按钮相同。
2.5 模型显示质量:选项菜单---图元显示
2.6 打开系统配置文件config.pro:选项菜单---配置编 辑器
2.7 打开绘图配置文件dwg_setup.dtl:绘图模式下---文件---准 备---绘图属性
点击更改详细信息选项
2.8 拭除内存对象、链接PDM和工作目录:文件---管 理会话

3.6 关闭窗口与退出系统
“文件”菜单中的“关闭窗口”命令,用于将当 前文件窗口关闭,但该文件仍旧存在于进程中。 “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用于退出 CREO软件系统,同时清除所有驻留在进程中的 文件。

4.1 使用三键鼠标调整视图
1.缩放视图
前后滚动中键:以1倍速度缩放视图,前滚缩小, 后滚放大。 按住【Ctrl】键,滚动中键:以2倍速度快速缩放 视图。 按住【Shift】键,滚动中键:以0.5倍速度慢速缩 放视图。 按住【Ctrl】键和鼠标中键,上下移动鼠标:缩放 视图,效果和滚动中键相同。
不显示:从进程中拭除自启动CREO以来新建和 打开过的所有对象以及其所参照的对象。
元件表示:从进程中移除未使用的简化表示。 (一般不使用)
删除:使用该命令可以将指定的文件从磁盘中删 除,包括“旧版本”(删除指定对象除最高版本 号以外的所有文件版本)和“所有版本”(删除 指定文件的所有版本)两种方式。
在CREO中,浏览器用来访问网络页面和CREO模 型文件路径;工作区用来显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和图形元素。 两者占用CREO窗口的同一区域,单击出现在该区 域左侧或右侧拆分条的中部,可在两者之间切换。 拖动拆分条可以将两者同时显示出来。
2.1.2 模型树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 在模型树中,各种特征都按照特征类型标识、特征 名称的形式进行显示(如 )。可以帮助用 户快速直观地了解模型的特征构成和创建时用到的 工具。
1.6.4 装配模块:用来将多个零部件组装成 一个完整的产品模型,以检查设计是否合理。 此外,在装配的过程中也可以对零件进行修改。
1.6.5 工程图模块:用来为零件模型制作二 维工程图,供生产加工人员使用。工程图通常 由多种视图(如投影图、局部图等)和一些标 注(如尺寸、注释等)组成。
1.7 识别文件扩展名 : 1.7.1 .prt - 此扩展名表示零件对象;
2.1 界面简介
主要包括:
快速工具栏 常规工具栏,不同建模环境下 会相应变化,如零件、组件、 工程图下的工具栏选项会自动 发生变化 常规工具栏 导航栏 模型界面
与Proe 4.0相同的导航栏,包括模 型树、文件夹路径和收藏夹
零件模式下的工具栏
组件模式下的工具栏
工程图模式下的工具栏
2.1.1 浏览器与工作区
1.3 了解参数化的概念 Creo Parametric 模型由值驱动,并使用尺 寸和参数来定义模型中特征的尺寸和位置。如果 修改某特征尺寸的值,则该特征会相应地更新。 然后,此更改便会自动传播到模型中相关的特 征,并最终更新整个零件。如下示例:
零件的形状 (孔的大小) 被改变
修改孔特 征的尺寸
1.4 数据全相关性:Pro/E软件的所有模块都 是相关的,例如当用户修改零件的形状时,其 对应的工程图也会自动得到更新。
1.了解 Creo Parametric 概念 2.Creo2.0主操作界面 3.CREO 2.0中的基本文件操作 4.模型视图的调整方法
1.1 了解实体建模的概念 Creo Parametric 使您能够创建零件和装配 模型的真实的实体模型表示。这些虚拟的设计模 型可用于在加工昂贵的模型之前,轻松地可视化 和评估您的设计。 模型中包含材料属性,例如质量、体积、重 心和曲面面积。质量属性随着从模型中添加或移 除特征,这些属性也将更新。例如,如果向模型 添加孔,则模型的质量会减少。 。
2
从“参考1”下拉列表中选择 “前”(表示从前方观察特 征)
3
选择“SIDE”基准 平面作为前参照
5
选取“TOP”基准 平面作为下参照
4
“参照2”设置区自动激活,保持 参照2的默认观察方向为“下” (表示从上方观察特征)
6
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对视图的重定 向
将“SIDE”基准平面 作为前参照,将 “TOP”基准平面作为 下参照,进行重定向, 得到的视图效果
状态栏中 的提示信 息
设置过滤器为“特征” 后,用户将只能在模型 上选取特征对象,而不 能选取几何、基准、面 组等非特征对象
2.2 常用功能的位置设置
大部分的设置都可在选项菜单里找到:文件---选项
基本涵盖常用的设置选项
2.3 映射键和工作目录:选项菜单---环境
2.4
背景颜色:选项菜单---系统颜色---颜色配置
1.5 单一数据库:它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用到 的所有数据都来自一个数据库,可以让所有设 计人员都能共享产品数据,便于协同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