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编制依据1.1发包人发售的招标文件;1.2发包人提供的招标文件补充通知;1.3我单位踏勘工地现场,参加标前会所详尽了解的工程现场情况和资料;1.4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和国家颁布的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安全规则、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规程和相关定额等;1.5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2.编制原则2.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等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发包人对投标人的各项要求。
2.2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执行发包人对本项目的各项指令,按照“项目法”管理要求和ISO9001:2008质量体系程序对项目实施全面管理和控制。
2.3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严肃性。
施工安排尽可能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持均衡生产。
2.4科学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发挥设备配置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施工进度。
2.5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以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名牌,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6科学布置现场,合理安排工序,注意环境保护,推行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2.7合理投入,节约材料,控制成本,节约投资。
第二节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西汉水位于秦岭和太白山之间,属长江流域,系嘉陵江一级支流。
西汉水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寨子山,源海拔高程1920m,北源发源于长板梁,源地海拔高程2020m,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南七十多公里的天水镇汇合始称西汉水,横跨天水、西和、礼县、武都、康县、陕西略阳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天水镇、盐官镇、礼县,于顺利峡折转向南经江口、龙林桥、茅坝、药木院与陕西略阳县两河口汇入嘉陵江。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
东连徽县、成县,东北接天水市,南邻武都、康县,西北依礼县。
隶属陇南市管辖。
地理位置东经105°03′— 105°18′,北纬33°37′—34°13′,东西宽47公里,南北长66公里,全县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5.4万亩。
工程区地处西和县南部。
本标段为第二标段:新建堤防2.874公里。
其中左岸1.829公里,右岸0.982公里。
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2.1水文气象工程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境内,该地区地处陇南山地北部的岷峨山了东麓,东北属黄土梁、峁沟壑区。
圸西部属岷峨山地,山大沟深,由于各地海拔相关较大,气候也有明显的差异变化。
工程治理段的气候特性以西和县气象局的观测资料为代表。
根据西和县气象局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8.4℃,最高气温在7月份,月平均19.8℃;最低为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3.5℃(出现于196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24.6℃(出现于1975年12月15日);多年均降雨量为550mm,主汛期6~9月份降雨量为435.05mm,占全年的79.1%,年平均蒸发量为1262.55mm,干旱指数1.49,无霜期为152天,最大风速15m/s,最大积雪深度10cm,最大冻土深度42mm。
2.2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南秦岭山脉西段,宏观地貌为中山区,山区海拔一般在1500~2000之间,相对高差,一般在500~1000m,之间。
区内山体陡峭,沟壑纵横,基岩出露,植被覆盖率小于20%。
西汉水是嘉陵江的较大支流,省内流经天水、礼县、西和、成县、康县,于陕西省略阳汇入嘉陵江。
工程区西汉水流向基本为北西—南东,受区域地质及支沟控制,河流左右摆动,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形态基本为“U”型,两岸阶地不发育,主要为Ⅰ级阶地,在两岸呈不对称分布,以凸岸较为发育,阶面相对宽展,平缓;Ⅱ级阶地仅零星分布,基上多为坡积物所覆盖,形成倾向河床的缓慢台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其《第1号修改单》(2008年),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3. 施工交通防洪治理区左右岸均有县乡道路经过,交通较为便利,主要外购建材均可顺利云集工程现场,各施工点临时布置简易砂石道路施工。
西汉水左岸新建各段堤防分点布置临时道路,附近无有跨西汉水的桥梁,可供小型农用车运送建筑材料。
4.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工程量统计如下:砂砾石开挖:110038m³砂砾石夯填:89397 m³回填砂砾石:63795 m³现浇C15砼堤顶:151.7 m³现浇C15砼护坡:10628.2 m³现浇C15砼基础:1225.9 m³聚硫密封膏:10.5 m³闭孔聚乙烯泡沫板:48.7 m³5.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2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2月8日。
总工期365日历天。
第三节施工组织总体目标1.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2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6年12月8日。
按照制定的目标工期,通过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优化资源配置,施工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保障措施,力争该项目提前发挥效益。
2.安全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颂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施工安全规则,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组织管理,控制和消除施工中的惯性事故。
做到:不发生特、重大事故及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不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工程承包质量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3.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满足国家、地方及行业环保条例和标准。
工地做到整洁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实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施工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布置原则根据招标文件资料和现场勘察,结合本标段工程的特性,本工程施工布置依据以下原则进行:1.1根据施工招标文件及提供的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在征地范围内布置,临时占地以少为宜。
1.2临时设施的布置力求紧凑、合理,便于集中管理,灵活调度,并不影响各阶段的施工。
1.3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数量按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
1.4布置考虑运输距离短,运输方便,减少二次搬运,尽量减少运输成本。
1.5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要求配备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防洪等要求,工程完工后,按照业主要求,将临时设施拆除。
1.6施工场地的布置,尽量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和对河水不造成污染,房屋布置整齐、美观。
2.施工总体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进行安排,以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标段就近布置施工营地,生产及临时生活设施布置在业主征地范围内。
3.主要临时设施设计3.1施工供电施工用电:工程区附近有农用输电线路,可直接用“T”接法接至施工点,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用电。
另外配备1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使用。
3.2施工交通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外来物资可采用公路的方式,场内施工道路根据施工要求,个别地段需进行修整,以满足施工场内运输要求。
3.3施工供水施工用水从西汉水河道抽取,沉淀处理后使用。
3.4施工通讯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各配备一部手机;场内拟采用4台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讯器具进行相互联系。
3.5施工照明施工照明系统按照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布设,生活区照明采用220V照明线路。
工作面安装500W—1000W碘钨灯(如夜间施工)。
营地、施工场区采用投光灯集中照明,同时辅以白炽灯加强照明。
生产区、生活区照明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要求的照明标准。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说明第一节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本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实施,从我局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西汉水陇南市西和县郭家坝至昌河坝段防洪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项目部下设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综合部等三个职能部门和一个工地试验室。
本标段分为两个施工作业区,下设砂砾石开挖作业组、砂砾石夯填作业组、现浇混凝土作业组及综合作业组等四个专业组。
组织机构如附图所示。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第二节项目管理1.目标管理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项目部各个部门和个人,并制定详细的目标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对各项目标实行动态控制。
2.合同管理坚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确保对发包人的各项承诺,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合同履约率达100%。
3.技术管理从全单位范围内抽调具有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对合同内各工程项目的关键工序成立相应的QC 攻关小组。
4.计划管理合理地安排网络计划,采用平行交叉流水作业,以控制分项工期来确保总工期。
坚持工作例会制度,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对确保工期的各项资源配置实行动态调整。
5.成本管理贯彻实施三阶段施工合同成本控制,即:投标报价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竣工决算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物资的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实行各级成本核算,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6.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工种操作实施细则,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标准工地,通过安全检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7.质量管理本项目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和每道工序,现场挂牌施工,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
在ISO9001:2000质量体系运行中,全员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围绕关键工序开展QC小组活动。
8.文明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发包人关于文明施工的规定要求,组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检查评比制度,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现场评比活动。
9.环保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严格按规定要求制定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施工全过程认真执行。
第三节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制度①为了对本工程实施有效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代表工程局行使管理职能,对该工程进行全面现场管理和合同履约。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局总部专门成立该项目施工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技术难题。
②项目经理部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组建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特长的施工队,施工队服从项目经理部领导,按期完成项目经理部安排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即根据施工需要分解生产任务,进行成本核算后,按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进行内部考核,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将个人收入与生产任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