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1.假设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为10%,你今天存入5000元,一年后的今天你将得到多少钱呢?(不考虑个人所得税)2.如果你现将一笔现金存入银行,以便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末取得1000元,你现在应该存入多少钱呢?(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10%)3.ABC企业需用一台设备,买价为16000元,可用10年。
如果租用,则每年年初需付租金2000元,除此之外,买与租的其他情况相同。
假设利率为6%,如果你是这个企业的决策者,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些?4.假设某公司董事会决定从今年留存收益中提取20000元进行投资,希望5年后能得到2.5倍的钱用来对原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那么该公司在选择这一方案时,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必须达到多少?第二卷1.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资本成本:(1)10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1%,发行成本为发行价格1125的5%,企业所得税为33%;(2)增发普通股,该公司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元,上一年度现金股利为每股1.8元,每股盈利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7%的增长率,目前公司普通股的股价为每股27.5,预计股票发行价格与股价一致,发行成本为发行收入的5%;(3)优先股:面值150元,现金股利为9%,发行成本为其当前价格175元的12%。
2.某公司发行面值为一元的股票1000万股,筹资总额为6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已知第一年每股股利为0.4元,以后每年按5%的比率增长。
计算该普通股的资本成本。
3.某公司发行期限为5年,面值为2000万元,利率为12%的债券2500万元,发行费率为4%,所得税率为33%,计算该债券的资本成本。
4.某企业有一投资项目,预计报酬率为35%,目前银行借款利率为12%,所得税率为40%,该项目须投资120万元,请问:如该企业欲保持自有资本利润率24%的目标,应如何安排负债与自有资本的筹资数额?5.假设某企业与银行签定了周转信贷协议,在该协议下,它可以按12%的利率一直借到100万元的贷款,但必须按实际所借资金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如果该企业在此协议下,全年借款为40万元,那么借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解:实际支付的利息为40×12%,40万元借款中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40×10%,实际借到的可动用资金为40×(1-10%)。
借款的实际利率=(40×12%)/[40×(1-10%)]=13.33%6.承上例,假如企业另外还需为信贷额度中未使用部分支付0.5%的承诺费,那么实际利率为多少?解:企业除为借款支付利息费外,还需为未使用的款项(100-40)支付承诺费60×0.5%。
实际利率=(40×12%+60×0.5%)/[40×(1-10%)]=14.17%7.假设某公司的资本来源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 100万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假设公司下一年度的预期股利是每股0.10元,并且以后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该普通股目前的市场价值是每股1.8元。
(2)面值为800000元的债券,该债券在三年后到期,每年年末要按面值的11%支付利息,三年后将以面值购回。
该债券目前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是每张95元(面值100元)。
另设公司的所得税率是33%。
该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是多少?解:该题运用普通股股利折现法求其资本成本,运用债券资本成本计算公式求其资本成本。
计算两种资本的权数,再运用综合资本成本计算公式求起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普通股成本=0.1/1.8+10%=15.56%债券成本=80×11%×(1-33%)/(0.8×95)=7.76%加权平均成本=15.56%×180/(180+76)+7.76%×76/(180+76)=13.24%8.某公司拟筹资2500万元,其中发行债券1000万元,筹资费率2%,债券年利率为10%,所得税率为33%;优先股500万元,年股息7%,筹资费率3%;普通股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预期股利10%,以后各年增长4%。
试计算该筹资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
解:该题需运用债券和优先股资本成本计算公式,普通股成本计算采用股利折现法。
然后运用综合资本成本计算公式求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债券资本成本=1000×10%×(1-33%)/[1000×(1-2%)]=6.84%优先股成本=500×7%/[500×(1-3%)]=7.22%普通股成本=1000×10%/[1000×(1-4%)]+4%=14.4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84%×1000/2500+7.22%×500/2500+14.42%×1000/25009.某企业目前拥有资本1000万元,其结构为:负债资本20%(年利息20万元),普通股权益资本80%(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80元)。
现准备追加筹资4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1)全部发行普通股。
增发5万股,每股面值80元;(2)全部筹措长期债务,利率为10%,利息为40万元。
企业追加筹资后,息税前利润预计为160万元,所得税率为33%。
要求: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并确定企业的筹资方案。
解:求得两种方案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该息税前利润就是无差别点。
求得:EBIT=140(万元)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140-60)(1-33%)/10=5.36(万元)由于追加筹资后预计息税前利润160万元>140万元,所以采用负债筹资比较有利。
第三卷1.某企业上年现金需要量40万元,预计今年需要量增加50%,假定年内收支状况稳定。
每次买卖有价证券发生固定费用120元,证券市场平均利率为10%,试用存货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管理总成本及年内有价证券变卖次数。
解:本题利用最佳现金持有量有关公式即可求得。
现金管理总成本=3.7947/2×10%+40×(1+50%)/3.7947×120/10000=0.3795(万元)有价证券变现次数=40×(1+50%)/3.7947=16(次)2.某企业2001年末库存现金余额1000元,银行存款余额2000元,其他货币资金1000元;应收账款余额10000元,应付账髋余额为5000元;预计2002年第一季度末保留现金余额2500元,预期2002年度发生以下业务:(1)实现销售收入30000元,其中10000元为赊销,货款尚未收回;(2)实现材料销售1000元,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3)采购材料20000元,其中10000元为赊购;(4)支付前期应付账款5000元;(5)解缴税款6000元;(6)收回上年应收账款8000元。
试用收支预算法计算本季度预计现金余绌。
解:收支预算法的关键是确定哪些项目是付现收入或付现支出。
(9)实现付现收入的是:30000-10000,(2)付现收入1000元,(6)实现现金收入8000元,(3)材料采购现金支出20000-10000,(4)(5)均为付现支出。
预计第一季度现金余额=(1000+2000+1000)+(30000-10000)+1000-(20000-10000)-5000-6000+8000=12000(元)本期现金余绌=12000-2500=9500(元)3.某企业自制零部件用于生产其他产品,估计年零件需要量4000件,生产零件的固定成本为10000元,每个零件年储存成本为10元,假定企业生产状况稳定,按次生产零件,每次的生产准备费用为800元,试计算每次生产多少最合适,并计算年度生产成本总额。
解:此题适用于存货模式确定经济购进批量,生产准备费相当于采购固定费用,计算总成本时,应符合考虑固定成本和存货管理成本,后者是属于变动部分成本。
4.江南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下月份现金需要总量为16万元,有价证券变现的交易费用为0.04万元,有价证券月报酬率为0.9%。
要求: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和有价证券的变现次数。
解:有价证券变现次数=16/11.9257=1.34(次)5.某公司拟制定下年度的信用政策,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A:信用标准比较严格,确定的坏账损失率为5%,信用条件是30天内全部付清,并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预计全年的收账费用为10000元。
采用这种信用政策,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000元,预计平均收账期为45天。
方案B:信用标准相对宽松,确定的坏账损失率为8%,信用条件是“1/10,n/40”,采取一般的收账政策,预计全年的收账费用为6000元。
采取这种信用政策,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000元,50%的款项会在折扣期内制服,预计平均收账期为60天。
该公司的销售利润率为20%,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选择较好的信用政策方案。
解:对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决策来说,就是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下信用标准、信用条件调整后净收益的的大小作出决策。
方案A净收益=1000000×20%-1000000×5%-10000-1000000/(360/45) ×10%=12750(元)方案B净收益=(1200000-1200000×1%×50%)×20%-1200000×8%-6000-1200000/(360/60) ×10%=116800(元)由于方案A净收益大于方案B净收益,所以选用方案A.6.东方流通企业购进甲商品2000件,单位进价(不含增值税)50元,单位售价65元(不含增值税),经销该批商品的一次费用为11000元,若货款均来自负债,年综合利息率10.8%,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率2.4‰,销售税金及附加800元;该商品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1)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期;(2)若企业要求8%的投资利润率,计算保利期。
解:计算保利期与计算保本期的道理相同,区别仅在于前者比后者多出一项目标利润,本题的目标利润为50×(1+17%)×8%,日增长费用由存货成本负担的利息费用和储存费用两部分构成,企业购货负担日利息率为10.8%/360,存货负担的日保管费率为0.24%/30。
(1) 存货的保本期=[(65-50) ×2000-11000-800]/[50×(1+17%)×2000×(10.8%/360+0.24%/30)]=409(天)(2) 保利期=[(65-50) ×2000-11000-800-50×(1+17%)×2000×8%]/[50×(1+17%)×2000×(10.8%/360+0.24%/30)]=199(天)第四卷1.某企业主要生产A产品,过去5年A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年度产量(件)单位成本(元)混合总成本(元)第1年1500 205 270000第2年1700 201 360000第3年2200 190 420000第4年2100 200 400000第5年3000 175 470000请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