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人物细节描写
的动作细节,又表现了她克制依恋之情和她的坚强自 若。这两处动作上的细节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出示幻灯片,明确这里动作的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了 人物的心理。
片断 C: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
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
有洗。
——《孔乙己》
1.细致观察事物。
2.精心锤炼词语。
3.巧妙运用修辞。
4.选取典型细节。
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之前有关细节描写的作业,请同学们 拿出作业。我们作业的题目是“等车”,要求是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 写出 100 字左右的片断。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和练习,我给同学们 3-5 分钟的时间修改一下自己的作业,使之更加完善。请同学们抓紧 时间。
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
等。“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写清楚,
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心理描写,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来
二、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以往的认识以及自己读到的文学作品当 中类似的例子,来谈一谈什么是细节描写。同学们可以举细节描写的 实例,也可以谈自己的理解。
刚才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将刚才几位同学发言的内容概括一下, 对于细节描写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一下: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
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 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
出示幻灯片,明确这里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文章“亲
情”的主题。
通过对以上这些教材中的细节描写片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记
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
功夫”。那么在写人类的记叙文中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 面入手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来谈一谈。(请一位同学回 答,看情况请另一位同学补充。)
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我
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
——《为了忘却的记念》
(提问:①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
②围绕着一中心词,作者用了怎样的细节描写。)
(明确:在片断 A 中,鲁迅先生抓住了柔石与女性的同乡或朋
友一同走路“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一生活场面,进行细
瘦削不堪,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目光呆滞,仿佛是木刻似的。 (二)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 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 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的确,正如刚才同学们分析的,第二段文字描写得更 加细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也就是说,在这 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使文章变得有了感染 力。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今 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写人的记叙文中的 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之人物细节描写
江西兴国潋江初中
刘唐春
【写作目标】
人物细节描写,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等的描写,是根据文章的需要,要求我们为了把人物写活,
为了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服饰等细微之处在具体环境进行描写,来
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个性,达到摹形摹声摹色,至美至纤至悉的境界,把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在作文中。
请以“爱,还要会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能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②字数 600 以上。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路点拨】 通过一两件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表达主题,比如:面对父母的打骂、惩罚,彼此间的矛盾、误解,该如何 去理解,如何去处理,最后在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之后,如何去爱父母,去报答父母。两种写法尽量正 面展开,当然也可以反面展开,但必须要通过一些实例和自身感悟回到正面,提炼出中心思想。
睛不禁又定格在母亲憔悴的脸庞上,灵魂却飞到了 2008 的汶川。
“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但她的姿势却引起了救援
人员的注意,她半跪着,一只手撑着地,身子又尽量往上挺。果然搜救人员在她身下发现了一个几个月大
的婴儿,婴儿毫发无损,依然平静地睡着,婴儿的怀中还有一部手机,上面写着几行字:孩子,如果你能
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可
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动作,来揭示人物内心隐蔽着的微妙的感情。
【牛刀小试】
长出天使翅膀的母爱
——读《母爱的姿势》有感
黄琳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心也随着雨滴沉了下去。《母爱的姿势》,母爱的姿势!泪光中我的眼
比如在《世说新语》中,作者为了表现王蓝田性子很急,运用大量的动词来描写王蓝田吃鸡蛋的情景:有
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得逞,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就从席
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这里用了“扎”、
“ 生气”、“ 扔”、“ 踩”、“ 拾取”、 “放入”、“ 咬破”、 “吐掉”等动词,使人物性格、神
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 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三、下面我们来看几段文字,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每段文字中哪些地
方运用了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的好处是什么?
(请 4 位同学发言,分析细节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
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
节描写。柔石是一位新青年,但对于女性却羞涩地不敢接近,人物“迂”
的性格特点就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出来。)
出示幻灯片,明确在这里生活场面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性格。
片断 B:
水声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
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少年闰土》)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
了当时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描写人物行动一要准确: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
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二要细致: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
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
日汝当用之。
——《项脊轩志》
提问:①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
②这些细节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祖母离开书斋时“以手阖门”,为什么要“阖 门”呢?不久祖母还要再回来,开着门不是更方便 吗?这一动作上的细节恰恰体现出祖母对孙子的关 心,怕打扰了他读书。“自语”的神态,“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话语,则进一步表 现出了祖母对孙儿求取功名的殷殷期望,由此也就突 出了文章“亲情”的主题。)
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荷花淀》
(提问:①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
②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水声嫂“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动作上的细
节,表现水声嫂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
留心划破了手,丈夫参军,本是意料之中,“明天”
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的“震
动”的反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吮”
1、 肖像的细节描写。 2、 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 3、 语言的细节描写。 4、 神态的细节描写。 四、什么是细节描写?我们该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刚才同学们已经探 讨了很多。下面我们同学也来热热身做一个口头练习。 下面我们请我们班多才多艺的能炎堃同学做一段表演,在他表演 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针对能炎堃同学的表演过程任选一 个角度用一两句话作一个细节描写。 (学生大约 5 分钟的表演,然后请 3-4 位同学作口头练习) 五、刚才能炎昆同学的表演很精彩,同学们的发言也很精彩。这“精 彩”就在于同学们的细致观察,抓住了典型细节,用词也很贴切。应 此我们同学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还应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
着地”,这只手也许是纤细的,但它传递着博大的爱,它撑着的不仅是地面,而是大地母亲,是大地母亲
的信念给了年轻母亲无穷的力量!“身子又尽量往上挺”,单薄的身子挺起的不仅是混泥土板块,往上挺
起的更是重重的天,是层层的希望!
任凭那灾难把脊背压弯,任凭那碎石把膝盖刺烂,不屈的灵魂让母爱长出了天使的翅膀!
我不禁联想到发生在南京的空难事故。在找寻幸存者时,救护人员发现一个女子佝偻着身子缩成一团,显 然已死亡,但她的身下发出稚嫩的哭叫声。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小女孩的妈妈贡红梅把孩子紧紧地抱 在怀里,一张圆满的弓形浇筑成母爱的姿势,用身躯挡住乱石和烈焰,用母爱铸就生命的钢铁长城! 不知何时,闪烁着晶莹泪花的眼前,晃动着一方纸巾,我抬头,是我慈爱的妈妈…… 点评: 读完本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母爱的姿势——半跪着,一只手撑着地,身子又尽量往上挺、圆满 的弓形浇筑成母爱的姿势,在给我们强烈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很好地体会动作描写的妙处提供了极好的 例子:母爱是抽象的,可动作描写却能让抽象具体化,让文章细腻表现力强,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性格作好 最好的表现。另外语言描写尽管只有一句话:“孩子,如果你能活着,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但是 这句话一样能对表现母亲的神圣的爱、母亲为了子女甘愿舍弃一切的品格发挥很好的作用。同时神态描写 在文章中虽不多,但一样写出了母亲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只要孩子能好好地活着就心满意足的性格特点。 综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使用哪种人物的描写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文章的需要,为了体现人物的 性格特点,不是为了人物描写而作人物描写。 【误区警示】 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 具体刻画,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 象。 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 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 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 描写动作,要注意细腻,要把一个动作分解开来写,文章才有感染力。 【延伸训练】 人都有爱心,人都有爱好,爱是人的天性。爱,有时要讲究方式;爱,有时要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