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理论的丛林


观点4
(4)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想像力、独创性和创造力。
观点5
(5)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智慧和潜能只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 X理论-人的本性是X懒/Y惰理的论,需强制监管。
❖ Y理论-工作态度是基于对工作的看法,需 积极创造环境,可激励。
X理论把人的行为视为机器,需要外 力作用才能产生,Y理论把人视为一 个有机的系统,其行为不但受外力影 响,而且也受内力影响。这是两种截 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 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 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 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 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 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 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 关。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 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 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 领导人 。 "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纽约时 报》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
❖ (1)生理需要 ❖ (2)安全需要 ❖ (3)归属和爱的需要 ❖ (4)尊重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
观点1
(1)一般人天性好逸恶劳,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 作。
观点2 X 理 论
观点3
(2)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
(3)一般人缺乏进取心,逃避责任,甘愿听从指挥, 安于现状,没有创造性。
Z理论
❖ Z理论是在总结日本管理经验提出: 认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
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其主要内容是: 企业对职工的雇用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 期的;鼓励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实行个人 负责制;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对企业 职工要进行全面培训,对职工要进行准确 评价与逐级提拔。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6.决策理论学派 ❖ 7.系统理论学派 ❖ 8.数理学派 ❖ 9.权变管理学派 ❖ 10.管理角色学派 ❖ 11.管理过程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 X Y理论(麦克雷戈) ❖ 双因素理论(麦克兰,赫茨伯格)
行为科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指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 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 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调动人的积人性假设理论:Y理论
观点1
(1)一般人天生并不是好逸恶劳的。
观点2
(2)外来的控制与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工作的唯一方法,甚至可以说它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如果让人 们参与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则有利于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
Y
理 论
观点3
(3)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不愿负 责、缺乏雄心壮志并不是人的天性。
总结:行为科学理论的领域
(1) 对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研究。 (2) 与管理方式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 (3) 有效的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 (4) 有关组织团体行为的研究。
◆ 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为以“人” 为中心的管理; ◆ 由对“纪律”的研究,发展为对“行为”的 研究; ◆ 由“监督”为主的管理,发展为“自主激励” 为主的管理; ◆ 由“专制式”管理,发展为“参与式”管理
1909年出生在维也纳,被尊为“大 师中的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 学之父”。首次提出了“组织”的 概念和目标管理,率先对“知识经 济”进行阐释。 2002年,德鲁克 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 由勋章”。2005年11月11日,德鲁 克在美国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知识管理的含义
❖ 知识管理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 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 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 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 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 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 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 理论和实践。
巴纳德的主要观点
❖ “组织不是集团,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是人相互作用的系统。”
❖ 认为组织有三个要素: ① 共同目标 ② 协作意愿 ③ 信息联系
经验管理学派 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主要观点: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应 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 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 对象,将其概括和理论化,以 便于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 和研究人员传授并解决管理问 题。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概说
❖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至20 世纪20年代。
❖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 代至50年代。
❖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 至今。
管理理论丛林的11个学派:
❖ 1.经验或案例学派 ❖ 2.人际行为学派 ❖ 3.群体行为学派(组织
行为学派) ❖ 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
❖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系统组织理论 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出生于 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 。
❖ 切斯特·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 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人群组织这一复杂问题上 的贡献和影响,比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任何 人都更为重要。著作如:《经理人员的职能》 (1938年),《组织与管理》(1848)。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对策比 较 ❖ 基于对人 的“性本恶”的悲观判断,持 “ X理
论”观的管理者就必然会在管理工作中对员工采 用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来迫使他们工作。这 种对员工严加监督和控制的方式,实际体现在泰 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奉行者及其以前的传统的管理 方式上。
❖ 基于对人的“性本善”的乐观判断,持 “ Y理论” 观的管理者会主张在管理行为上实行以人为中心 的、宽容的、民主的管理方式,以使员工个人目 标同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为员工发挥其 智慧和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