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下载】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复习卷一答案

【免费下载】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复习卷一答案

高二上学期复习卷一·答案秋水1、周战国道老子老庄《庄子•外篇》2、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3、(1)“辨”,辨认(2)“虚”同“墟”,所居之地(3)“卒”同“萃”,聚集(4)“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4、(1)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按季节(2)东,名词作状语,朝东(3)面,名词作动词,面对着,面向(4)少,形容词意动,以……为少;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听说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啊。

(句式填写3,百1,莫1,若1,倒装翻译1,判断翻译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被动句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句式填写1,长1,大方之家1,被动翻译1)(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 )对井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的眼界)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

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

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

(句式填空2,语1,拘1,虚1,笃1,时1,曲士1,被动翻译1,判断翻译1)(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 介词结构后置句 )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大海更广大的。

(句式填写1,莫1,倒装翻译1)(5)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认为少),又凭什么能自满呢?1、《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是一篇议论文的文章(文体)。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2、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因为他热爱西方古典音乐与文学。

B.因为他懂得艺术的伦理价值。

C.因为艺术比科学更具永久魅力。

D.因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作用往往超过科学家。

解析: 爱因斯坦认为,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

”而伟大的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胜过科学。

也许这便是他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的原因。

答: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告诉我们,不论缺少其中的哪一方面,美都是不完全的,都是残缺的。

(2)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前者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答:这句话突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

对于一个健全的人来说,理性的追求与感情的渴望都是必需的,那么科学与艺术正好从这两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满足的途径。

5、文章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试分析“造就爱因斯坦”需要哪些因素。

答案: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

(阅读第11到第12自然段,分析概括,抓住关键词句得出结论。

)说数1、第1自然段文中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归纳“零”的意义:①零是一切数的基础②零是进位制的前提③零具有运算功能2、文中一首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是化用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的句。

原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诗中“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圆周率的小数既不循环,也不终结,包含无限信息。

3、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引用化用/分类别。

4、比较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1)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语言的准确性(2)加入了分数和无理数以后,数学王国更扩大了,在零这位国王两边雁翅排开的阵容就更加威武雄壮了。

语言的形象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俟君子( sì )莫春者( mù )端章甫(fǔ)夫子何哂由也(shěn)浴乎沂( yí )风乎舞雩( yú)2、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在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弹奏,名词用作动词。

希,通“稀”。

(3)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吹风,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A.如或知尔(如果,假如)因之以饥馑(加上,接连)B.不吾知也(了解)由也为之(由于)C.鼓瑟希(弹奏)且知方也(方向)D.何伤乎(妨害)舍瑟而作(讲话)解析:B项中“由”是指子路;C项中“方”指“道理”;D项中“作”是指“站起来”。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B.鼓瑟希,铿尔。

译文: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停了下来。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译文:又有什么妨害呢?也不过说说对此的志向罢了!D.夫子何哂由也?译文:您笑的理由是什么呢?解析:B项中的“铿尔”是“立即停下来”;C项中“其”的意思是“各自”。

D项中的“由”是指子路,而非“理由”。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B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孟子是孔子的学生。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冉有、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

C.“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反映了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

D.“克己复礼”是孔子的言论,说明孔子只有守旧的一面,没有革新的一面。

解析:A项孟子的老师是子思;C项“唯物主义思想”不当,应当是“对鬼神的态度”;D 项孔子有革新的一面。

6、你认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有怎样的性情?子路自信而直率,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更加谦逊,曾皙从容有礼。

7、孔子一生积极进取,但本文中他却与“贪玩”的曾皙志向一致,这应如何理解呢?这与孔子的治国主张“为国以礼”“施政以仁”有关。

他认为“仁”是根本,“礼”“乐”是实现“仁”的手段,并说:“人而不仁,如理何。

”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的“仁”,只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的“仁”才是“仁”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境界。

8、文中气氛和谐,孔子的学生各抒己见,那么文中都体现了哪些在今天依然很有价值的教学原则?(1)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2)孔子善于启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3)孔子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强调为人谦虚谨慎,既教书又育人;(4)因材施教,教学民主,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

楹联1、含义:楹联一般指对联。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按用途分类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旅店)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3、要求(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3、对联(4)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5)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