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旋转综合知识点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将叶片图案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是( )
2.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B=90°,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AB′C′,则等于()
°°°°
3.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点落在位置,A
点落在位置,若,则的度数是( )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3,4),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
到OA′,则点A′的坐标是( )
A.(-4,3)
B.(-3,4)
C.(3,-4)
D.(4,-3)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6,1)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A2的位置,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到达点A3的位置,△A1A2A3绕点A2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则旋转后A3的坐标为( )
A.(-2,1)
B.(1,1)
C.(-1,1)
D.(5,1)
6.如图,8×8方格纸上的两条对称轴EF、MN相交于中心点O,对△ABC分别作下列变换:
①先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4格;
②先以点O为中心作中心对称图形,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
③先以直线MN为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其中,能将△ABC变换成△PQR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8.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到正方形,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名称,它们是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的五角星绕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完全重合,则其旋转的角度至少为
_____________.
1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O是三条中线的交点,△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____________度后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12.如图,若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B′C′,则A点
的对应点A′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
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
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②、③是由三角形①依次旋转后所得的图形.(1)在图中标出旋转中心P的位置,并写出它的坐标;(2)在图上画出再次旋转后的三角形④.
15.如图,已知△ABC和△A″B″C″及点O.
⑴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⑵若△A″B″C″与△ABC关于点O′对称,请确定点O′的位置;
16.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
(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90°,180°,27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
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
(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依次为A1、A2、A3,求四边形AA1A2A3的面
积;
(3)这个美丽图案能够说明一个著名结论的正确性,请写出这个结论.
17.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
(1)试猜想AE与B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2)若△ABC的面积为3cm2,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
(3)当∠AC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说明理由.
19.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CB,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连接AF、BD.
(1)观察图形,猜想AF与B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将正方形CD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正方形CDEF的一边落在△ABC的内部,请你画出一个变
换后的图形,并对照已知图形标记字母,题(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0. 如图,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格点△DEF是由格点△ABC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写出变换过程)
(2)在图中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DEF各顶点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9.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圆等10. 72°
11. 平行四边形12.(3,-2) 13.14.(-1,)
三、解答题
(0,1),如图
16.(1)
(2)
17.(1)

(2)=-4 =34;(3)结论:AB2+BC2=AC2
18. (1)AE与BF平行且相等,
∵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
∴△ABC•与△FEC关于C点中心对称,
∴AC=CF,BC=CE,
∴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
∴;
(2)∵AC=CF,
∴S△BCF=S△ABC=3,
∵BC=CE,
∴S△ABC=S△ACE=3,
∴S△CEF=S△BCF=3,
∴S□ABFE=3×4=12(cm2).
(3)当∠ACB=60°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
∵AB=AC,
∴∠ABC=∠ACB=60°,
∴AB=BC=CA
∴AF=BE
∴平行四边形ABFE为矩形.
19. (1)猜想:AF=BD且AF⊥BD.
证明:设AF与DC交点为G.
∵FC=DC,AC=BC,∠BCD=∠BCA+∠ACD,
∠ACF=∠DCF+∠ACD,∠BCA=∠DCF=90°,
∴∠BCD=∠ACF.
∴△ACF≌△BCD.
∴AF=BD.
∴∠AFC=∠BDC.
∵∠AFC+∠FGC=90°,∠FGC=DGA,
∴∠BDC+∠DGA=90°.
∴AF⊥BD.
∴AF=BD且AF⊥BD.
(2)结论:AF=BD且AF⊥BD.
图形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如:
①CD边在△ABC的内部时;②CF边在△ABC的内部时.
20. 解:(1)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如:
方法一: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1B1C,再将△A1B1C向右平移3个格就得到△DEF;
方法二:将△ABC向右平移3个格得到△A1B1C1,再将△A1B1C1以点C1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就得到了△DEF;
方法三:将△ABC以点B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1BC1,再将△A1BC1向下平移4个格得到△A2B2C2,再将△A2B2C2向右平移7个格就得到了△DEF.
方法四:将△ABC以点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1C1,再将△AB1C1向下平移4个格得到△A2B2C2,再将△A2B2C2向下平移5个格就得到了△DEF.
(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正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如:
方法一:如图①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D(0,0)、E(2,-1)、F(2,3);
方法二:如图②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D(-2,0)、E(0,-1)、F(0,3);
方法三:如图③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D(-2,-3)、E(0,-4)、F(0,0);
方法四:如图④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D(-2,1)、E(0,0)、F(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