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分析示例
协调性动作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材料工具不对称,肩部或躯干要移动, 易失去平衡,易疲劳
容易做到
不能做到
能,但不协调
6
2
例7
使用双手可同时完成动作的夹具
改善前
左手拿垫圈, 右手握夹使之 用手指使之弯折90° 双手协调动作
作业要求:用视波器检查元件
眼
眼
镜子
视
视
波
波
元件 器
器
改善前 1.将元件放置在检查台上 2.用眼检查事播器屏幕
颈部移动角度大
改善后 1.将元件放置在检查台上 2.用眼检查镜中波形
不用移动眼部
2
例3 将两个以上动作合并 作业要求:盖日期印和合格印
定位
日合 期格
日合 期格
改善前 分别在两处盖章 动作多,盖章位置难确定
10
例10
工具
改变材料和工具的存放状态
弹
夹
簧
工件
改善前
改善后
工具未固定
工具固定
取放距离不定
便于作业
11
例11 作业场所的钳子放置
钳子
改善前 钳子放在桌子上, 拿起后要在手里倒一下
握法要调整
支 架
改善后 钳子放在漏斗状支架中
免去握法调整
12
4
例12 零件左右对称布置,便于双手作业
改善前
零件放置杂乱, 随即选择零件进行组装
够得着的近处 ●减少屈身、弯腰等躯干动作
8
例8 眼睛的移动 眼睛→颈部→躯干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 放在看得见的近处
9
3
例9 减小移动距离 作业要求:将盖板固定在产品上
产品
传送带
人
改善前 盖板放在一边, 取到盖板后固定在产品上 手移动40cm
人
改善后 盖板放在传送带上, 取到盖板后固定在产品上 手移动15cm
改善后 零件有序、对称放置, 双手同时、按顺序工作
13
例13
尽量缩小作业区域
传送带 工件 作业台
人
传送带 工件
人
★良好的照明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 ★适当的通风、正常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轻疲劳 ★加强清扫和整理、合适的工作服可以避免工伤
14
例14
容器和器具
方形箱子
漏斗状/托盘状箱子
、、、、、、、、、
零件 过滤网 脏屑
改善后 只要盖1次章
动作少,盖章位置易确定
3
1
例4
双手同时作业
小零件
固定作业
改善前 左手拿零件 右手将零件固定 单手作业
小零件
改善后 左手拿零件并将之固定 右手同时进行相同作业 对称作业
4
例5
双手同时作业
改善前 一件一件地检查
改善后 一次检查两件
5
例6 双手同时反向和对称移动
左手
非协调性动作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22
8
★利用夹具、导轨等限定运动路线 ★利用夹具、导轨等使定位更容易
19
利用重力和其它力取送材料 例19
利用斜槽缩短完成品搬运的距离
60cm
20cm
作业台
工件箱
其它力:磁力、气压、油压、弹力、点滴装置
20
例20
利用重力和机械力取送材料 利用斜架缩短搬运的距离
60cm
20cm
21
7
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改善无止境! 小改善也能创造大效益!
17
例17
辅助工具的应用
镊子
薄小零件
薄小零件
波纹板
改善前 用镊子把薄小零件夹起来 薄小零件易滑动
改善后 把薄小零件放在波纹板上
零件相对固定,夹取容易
18
6
例18
固定夹具 需长时间固定对象物时,可利用固定夹具
改善前
左手拿起螺栓, 右手将螺母拧上
改善后
左右手同时进行下述动作: 将螺栓放在固定夹具上, 再将螺母拧上
15
5
例15
漏斗形容器的利用
加压
轴套 方形容器
改善前 从箱子中取轴套, 移动距离长,不好拿
漏斗形容器出口
改善后 从漏斗形容器出口取轴套 取用方便
16
例16 辅助工具的应用
小零件
小零件
手指
作业台
海绵垫
改善前 小零件放在作业台上, 用指尖拿起来
取用时小零件易滑掉
改善后 小零件放在海绵垫上
取用更容易
★工具、设备的把手做成易握、易抓的形状
7
例8
使用身体最佳部位
手的移动
使作业位置高度达到最佳状态: ★坐在椅子上,前臂水平伸出时
——高度约60cm ★臂肘防灾作业台上,眼睛平视
进行组装零部件,作业者不弯 腰——高度约85cm
手指→手→前臂→上臂
→肩→躯干→腰部
●缩短手臂的移动距离 ●尽可能不动全臂 ●只做凭前臂、手腕或手指即
可完成的动作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放在手
例1 将工具固定减少动作数量
作业要求: 将元件焊在基板上
元件 基板
焊料
电烙铁
改善前
左手 1.取材料 2.拿焊料 3.焊接 4.放焊料 5.材料入箱
右手 (等待) 拿电烙铁
放电烙铁 (等待)
每次都要取放电烙铁
改善后
左手 1.取材料 2.焊接 3.材料入箱
右手 拿焊料
拿焊料
将电烙铁固定在工作台前
1
例2
利用镜子减小视线移动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