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3)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第2章(3)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7.不论公称尺寸是否相同,只要孔与轴能装配就 称配合。( ) 8.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只有选间隙配合;无相对运 动的配合,只有选过盈配合。( ) 9.未注公差尺寸,说明该尺寸无公差要求,在图 样上不必标出。( ) 10.公称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 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11.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 ) 12.图样标注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公称尺寸就愈精 确。( )



三、选择题 1.当两个相配件要求无相对运动,无辅助件连接 来传递扭矩,应选用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三者均可。 2.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是 。 A.H8/g8; B.G6/h5; C.F6/h7; D.H7/h6。 3.基本偏差代号为M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 可构成 配合。 A.基孔制过渡; B. 基孔制过盈; C. 基轴制过渡; D. 基轴制过盈。

一、 判断题





1.基本偏差应该是两个极限偏差中绝对值小的那 个偏差。( )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 3.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4.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二者实质相同。( ) 5.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 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 6.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 公差等级愈高。( )
=+0.055-(+0.020)=0.035mm
假设孔、轴同级配合,则:
Th =T s =T f/2=17.5μm
查表得:孔和轴公差等级介于IT6和IT7之间。
故选 孔:Th=21μm,
3)选择配合种类。
轴:T s =13μm
采用基孔制配合,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7,孔的极 限偏差为ES=EI+ Th =0+0.021=+0.021mm。孔的公 0.021 。 差代号为 30 H 7( 0 )
2.对于中小尺寸的配合,应尽量采用基孔制 配合。 3.有些情况下,由于结构和原材料等因素, 采用基轴制更适宜。下列特殊情况采用基轴 制:


(1)当配合的公差等级要求不高时,可 直接采用冷拉钢材直接作轴。 (2)配合中轴为标准件。采用标准件时, 基准制不能随便采用,要按规定选用。 例如: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它的内圈与轴颈 配合无疑应是基孔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 合应是基轴制。
配合选用实例
钻套和衬套 H7/g6
1.经常用手更换 2.要求定心准确
钻模板和衬套 H7/n6
1.要求连接可靠,在轻微冲击和 负荷下不用连接件也不会松动 2.衬套内孔磨损需更换拆装次数 并不多
钻套内孔 G7
钻套内孔要引导旋转着的刀具 进给要有一定的导向精度
钻套、衬套、钻模板的配合选用
车床尾座顶尖套筒和尾座体 H6/h5
根据X min =EI-es , 得 es=-X min =-0.020mm,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 代号为f,即轴的公差带为f6。 ei=es-IT=-0.020-(+0.013)=-0.033mm 轴的公差带代号为Ф30f6。 选择的配合为:Ф30H7/f6 4)验算设计结果。 Xmax =ES-ei=+0.021-(-0.033)=+0.054mm X min =EI-es=0-(-0.020)=+0.020mm 介于+55μm与+20μm之间,因此设计结果满足使用 要求,本例选定的配合为Ф30H7/f6。

选择配合的类型时,应考虑配合件间有无相对运 动、定心精度高低、配合件受力情况、装配情况 等。配合类型的选择可依据下表来对比选择。
2.各种基本偏差形成配合的特点

间隙配合有A~H(a~h)共11种基本偏差。
特点:利用间隙贮存润滑油及补偿温度变形、安装 误差、弹性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生产中应用广泛, 不仅用于运动配合,加紧固件后也可用于传递力矩。
二、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国标规定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了四个公差等级:精密级 (f)、中等级(m)、和粗糙级(c)和最粗级(v)。 在图样上标注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只需要在图样 或技术文件中用国标号和公差等级代号标注即可。 例如:按产品精密程度和车间普通加工经济精度选 用标准中规定的m(中等)级时,可表示为: GB/T 1804-m 这表明图样上凡是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包括倒圆 半径尺寸及倒角尺寸)均按 m(中等)级加工和验 收。 Home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

公差等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性 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精度等级。
1.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

公差等级的选择的方法一般采用类比法,用 类比法选择公差等级,首先应该熟悉各个公 差等级的应用范围。 表2-6列出了各个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

公差等级的应用
应 用 量 块 量 规 特别精密 零件 配合尺寸 非配合尺寸 原材料
3.配合件的生产情况

按大批大量生产时,加工后所得的尺寸通常呈正态 分布;而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加工所得的孔的尺寸 多偏向最小极限尺寸,轴的尺寸多偏向最大极限尺 寸,即呈偏态分布。所以,对于同一使用要求,单 件小批生产时采用的配合应比大批大量生产时要松 一些。如大批量生产时的φ50H7/js6的要求,在单 件小批生产时应选择φ50H7/h6。同样,受其它工 作条件的影响,配合的间隙或过盈也应随之变化。 如表2-12。
√ √ √ √
公差等级(IT)
01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 √ √ √ √ √ √
√ √ √ √ √ √












配合IT5至IT13级的应用(尺寸≤500mm)
2.采用类比法选择公差等级时应考虑 的问题

过渡配合有JS~N(js~n)共5种基本偏差。 特点:定心精度高且可拆卸。也可加键、销紧固件 后用于传递力矩,主要根据机构受力情况、定心精 度和要求装拆次数来考虑基本偏差的选择。

过盈配合有P~ZC(p~zc)12种基本偏差。 特点:由于有过盈,用以传递力矩和紧固零件。 公差等级一般为IT5~IT7。

(1)工艺等价性。 相互结合的零件,其加工的难易程度应基 本相当。

(2)配合性质。 (3)相配合的零、部件的精度应相匹配。 如:与齿轮孔相配合的轴的精度就受齿轮 精度的制约;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外壳孔和轴 的精度应当与滚动轴承的精度相匹配。

( 4)过盈、过渡和较紧的间隙配合,精度等级 不能太低。 一般孔的公差等级应不低于 IT8 级,轴的不低于 IT7 级。这是因为公差等级过低,使过盈配合的 最大过盈过大,材料容易受到损坏;使过渡配合 不能保证相配的孔、轴既装卸方便又能实现定心 的要求;使间隙配合产生较大的间隙,不能满足 较紧配合的要求。 (5)在非配合制的配合中,当配合精度要求不 高,为降低成本,允许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相 差2~3级,如图所示的箱体孔与端盖的配合。
车床尾座顶尖套筒和尾座体的配合
带轮与轴 较松的过渡配合 H7/js6
要求精确定心,无相对运动, 可拆卸,加键后传递一定的 静载荷
带轮与轴的配合图
冲床齿轮与轴 较紧的过渡配合 H7/n6
1.为保证齿轮的工作精度和啮 合性要求准确对中 2.大修时才拆卸 3.要传递冲击力矩
冲床齿轮与轴的配合
联轴器与轴 中型过盈配合H7/t6



二、 填空题 1.孔和轴的公差带由 决定大小,由 决定位置。 2.国家标准规定了 个公差等级和 个基本偏差。 3.轴,其上偏差为 ,下偏差为 。 4.表示 (基准)制的 配合,其中H7、f6是 代 号。 5.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公称尺寸的增大 而 ,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 6.已知公称尺寸为的轴,其下极限尺寸为,公差为0.01, 则它的上极限偏差是 ,下极限偏差是 。 7.基轴制就是 的公差带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改变 的公差带的位置,实现不同性质的配合的一种制度。 8.孔、轴间要求无相对运动且需加键、销等紧固件来传递 载荷,则应选用 配合。
是 。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 5.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 前提下, 尽可能选择 的公差等级。 A.使用要求,较小; B. 制造工艺性,较小。 C.使用要求,较大; D. 生产经济性;较大。 6.一个轴上有两个孔与之配合,并要求有不同的 配合性质,应选 配合。 A.基孔制 ; B.基轴制 ; C.非基准制 ; D.配制。
§2.3 极限与配 合的选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
2.掌握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的选择 重点内容: 掌握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的选择原则
主要内容
基准制的选用 公差等级的选用 配合的选用 有关计算

一、基准制的选择

1.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平行的配合制。配 合制的选择主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结构的 合理性。


三、配合的选择


配合的选择主要就是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确定配 合的类型及非基准制的基本偏差代号。选择的基本 方法还是类比法、计算法和试验法三种。类比法是 选择配合种类的主要方法。应用类比法选择时,要 考虑以下因素: 配合件的工作情况 各种基本偏差形成配合的特点 配合件的生产情况
1.配合件的工作情况
1.依靠过盈产生的结合力传递 中等负荷 2.一般不会拆卸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火车车轮与轴 重型过盈配合H7/u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