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A 卷)班级 姓名 评分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C.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D.压强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F 2B. F l < F 2C. p 1<p 2D. p 1>p 2 3.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B .斧头具有很窄的刃C .房屋的地基建得很宽厚D .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 5.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 .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B .棒冰融化C .用吸管吸牛奶D .水往低处流 6.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F 2; B. F 1 = F 2; C. p 1=p 2; D. p 1>p 2。
7.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8.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乙,则( )A. p p 甲乙< B. p p 甲乙= C.p p 甲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A.铁轨下铺枕木B.坦克装有履带D.书包背带很宽 C.刀刃磨得很薄10.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液体重量、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11.有一个盛水的烧杯(未满),如果往杯内放入一个木板,此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 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 1′ ;将瓶倒置后,如图2,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2,瓶盖对 桌面的压强为P 2′,则( )A .P 1>P 2 P 1′>P 2′B .P 1=P 2 P 1′=P 2′C .P 1<P 2 P 1′<P 2′D .P 1=P 2 P 1′<P 2′14.如图所示,玻璃管中充满水银,水银柱高56 cm(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当在玻璃管的顶端开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 ) A.保持不变 B.从顶处冒出来 C.落回水银槽中 D.无法确定15.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状封闭容器, 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 ) 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C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16.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D.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厘米水银柱高17.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18.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19.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 ( )A.一定是200帕B.可能是1000帕C.可能是1200帕D.可能是200帕20.密度为 、边长为a 的正方体物块,放在一竖直木桩的水平顶面上,木桩顶面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木桩顶面的中心与正方体物块底面中心恰好吻合。
此时正方体物块对木桩顶面的压强是甲 乙 ? a 2()A. ρagB. 2ρagC. 4ρagD. ρag 2选择题答案:(请将选择题答案对应题号填入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21.某中学生质量为6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N(g取10N/kg),压强是Pa。
22.在型平板车往往装有很多车轮,这样做是为了(填“增大”或“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车子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合力是 N。
23.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
这样做利用了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24.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4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五分之二,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_、橡皮的密度__________(后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 kg/m3)(1)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是;(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写出一种即可).27.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__,易发生安全事故。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8.如图所示,面积为S、高为h、密度为ρ的液柱质量为,液柱底面受到的压力为,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三、实验探究题(11×2分=22分)2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的。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30.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霖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思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会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
小思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思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思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
(4)小思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五、计算题(5+8+6分,共19分)3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 (1)混凝土块的体积; (2)混凝土块的质量;(3)混凝土块受到的重力;(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
(混凝土的密度为2.8×103kg/m 3,取 g =10 N/kg))32.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0.1k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水深0.12m ,如下图所示. (g=10N/Kg )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5×103Pa ,求玻璃杯的质量。
12cm33.冰壶运动员用的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 18 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 0.02 m2,冰壶的体积约为 9×10-3 m3。
(取 g=10 N/kg)求:(1)冰壶的密度;(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